APP下载

孔子“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15-01-27张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2期
关键词:君子孔子德育

张娟

(鲁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0)

孔子“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张娟

(鲁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0)

“德”思想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他以“仁”和“礼”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君子”的人格理想和“为政以德”的国家管理原则,孔子的“德”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和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孔子;“德”思想;现实意义

“德”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孔子一生的活动都奉献给了“德”。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孔子把孝弟、谨信、仁爱等“德”的修养放在“学文”之前,体现了孔子进德在前,修业在后的原则。“德”是孔子首先要实现的目标。

一、孔子“德”思想的内容

(一)“仁”、“礼”是孔子“德”思想的核心

在孔子“德”思想中,“礼”是社会关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仁”是这些准则中包含的基本的精神。也就是说,“礼”是肉体,是人的外在表现,“仁”是灵魂,是人的内在思想。在《论语》中,孔子讲“仁”的次数最多,其次就是讲“礼”的次数较多,他认为解决人们为“仁”的问题,就是要使人们知“礼”。“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也就是说人们要思想上要存“仁”,行为上要循“礼”。孔子的弟子颜渊问“仁”,孔子明确提出“克己复礼为仁”(《颜渊》)。他要求他的弟子言行要合乎礼度,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同上),自觉抵制外界的各种不良影响,坚持以“仁”的思想做指导。在孔子的思想中,“仁”是“礼”的内在主导因素,“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二)培养“君子”的理想人格是孔子“德”思想的目标

“正人君子”一词在中华民族的语汇中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溢美性,追究其根源可以说是出于孔子的思想。“女为君子儒”(《雍也》)这是孔子对子夏提出的明确要求,同时也阐明了孔子最希望培养出来的人格理想目标。正是如此,孔子对“君子”的品格塑造特别重视,“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孔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君子”都不应违背“仁”的原则,“君子”是行“仁”的人,是对“礼”的具体体现。但是,孔子所培养的“君子”,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圣人”,而是现实生活中可以寻找到的常人,“圣人,吾不得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凡是存在于世间的常人,则一定会有过错,孔子认为“君子”面对自己的过错要“勿惮改”(《学而》),“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即便如此,做“君子”也并非易事,孔子自己曾说过“吾未之有得”(《述而》),但是孔子还是循循善诱教育弟子们努力做好“君子”。在《论语》中,孔子把“君子”应具备的“德”都罗织在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网络中,形成了系统的可操作的道德体系。

(三)“为政以德”是孔子“德”思想的政治运用

孔子重视“德”思想,不仅仅针对个人修身这一问题,更在于把全社会的人们引到“德”的轨道中来,以“和为贵”(《学而》)。孔子把“礼”建在“仁”的基础上,把“仁”纳入“德”的思想之中,又把“德”作为社会的准则,这种紧密相连的关系组成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体系。他试图探索当时突出的政治问题,这时的“德”就起到了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孔子把这种思想具体到社会中的人身上,使每一个人都在“仁”的基础上“礼”的约束下进行社会活动,推动社会的良好快速发展,创造一个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大环境。孔子同时强调“德”政,他提出政治家要“为政以德”(《为政》),统治者要以“德”来治理国家,主张以道德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原则。“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同上)这句话中孔子将“德”、“礼”与“政”、“刑”对立起来,并明确指出两种做法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和影响。在孔子看来德治高于法治,以德化民,人民才能心服口服,统治者在处理“德”、“政”的关系上,应该是先“德”后“政”,“政”只是对“不德”之人起到的惩罚的作用。

二、孔子“德”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德”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资源,继承了孔子“德”思想里的精华成分,对于建构新的学校德育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意义。当然,孔子“德”思想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必然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和发展,这是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所得出的必然结论。

(一)学校教育,德育为先

孔子一生从教,并始终将“德”的教育放在首位。孔子教育弟子的目的在于使之“成人”,内容是如何“做人”,所涉及的范围也是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启发式教育。孔子的“德”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这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具有很重要的启示和作用。

(1)重视德育工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做准备

在个人未踏入社会之前,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在学生德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学校德育已然变成了一门具体的学科——《思想政治》而直接服务于考试。里面的内容也“远、大、空”,又多偏重于政治理论,这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了学生认知和行为、理论和实际出现偏差。教师已不能很好地扮演“为人师”的角色,只有教书的职责而没有育人的义务了。这就使得社会中出现了“高分低能”、“智商很高,情商很低”的现象,学校当前所忽视的德育更能引导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这就警示我们,在学校教育中,要以德育为先,重点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应从育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不能仅仅为了学校升学率将学生变成一个个考试的“机器”。学生离开校园,踏入工作岗位后,要的不仅是高智商,更要有高情商来点燃工作的激情。

(2)开展德育活动,践行德育内容

学校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德育常识,这点并不难做到,难的是如何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孔子强调“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孔子认为内在的素质和外在的表现同时具备才算是大雅“君子”。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在思想感化的同时,要积极开展有意义的德育活动,帮助学生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行为举止彬彬有礼开始,于细微处做起,由外在的约束进而印证内在的思想,努力朝着“君子”的方向发展。

(3)开展德育工作,要重视教师的作用

孔子一生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的认真态度,忠诚地履行了一个教师的义务和职责。孔子对他的弟子们总是充满着耐心,循循善诱。尽管是这样,孔子还是谦虚地说:“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同上),这正是我们当代教师应努力学到的精神!有了谆谆的言教,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了,如果再加上教师的身教,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身教对于学生的影响更大!只说不做,那是“巧言乱德”(《卫灵公》)的伪君子形象。“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这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教师榜样的力量。教师要用“德”来为学生做榜样,这种“德”不是强制的,而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地发挥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教师的引导不是强制的,学生的接受也不是被迫的,一切都是以一种自然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学生的言行当中去。

(二)以德治国,创和谐社会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孔子这一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原则,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政以德”在现在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以德治国,但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以德治国比孔子当时的“为政以德”更为具体深刻。

(1)政府讲德,民信而立

“政者,正也。”(《颜渊》)政府的头等大事,就是要自身端正,如果政府腐败昏庸,那么“民无信不立”(同上)。相反,如果政府在公民中始终保持着极高的信誉,那么公民就会拥护政府,国家也会很快强盛起来。那么如何让公民信任政府呢?这就要求政府在任用官员时要“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为政》),官员高尚正直,人们才能尊重他,服从于他;对于已经在位的各级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应该时时加强道德自律,为下级为社会做出表率,“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于正人何?”(《子路》)。这样既可以防止腐败,又可以提高政府在公民中的威信,凝聚人心,加快“中国梦”的实现。

(2)公民讲德,社会和谐

社会所追求的和谐秩序,最终都会追溯到一点上——公民道德,想要社会和谐有序,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使社会主义道德成为广大公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孔子十分重视自身的修养,希望通过陶冶个人的情操,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达到社会有序稳定的目的。孔子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这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更难做到,通过提高公民以及全社会的道德最后达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的和谐目的。这也正是我们现在社会想要达到的目的。

(3)以德治国为主,依法治国为辅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子路》)孔子并不反对“刑”治,只是要求“刑”治要在“礼”治的基础上进行,不加强“礼”治的宣传,人们分不清好坏,“刑罚”处置就不能符合人心。归结到当下,就是治理国家要在“德”主导的前提下,不排除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人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德治国为主,依法治国为辅。国家依靠“德”发挥最大程度的和谐,而在“德”无能为力的地方,“法”就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出现,以防止社会陷入无序的状态,同时为更有效和更持久地运用“德”做准备。由此可见,由“德”获得的秩序是根本的目的,而由“法”建立的秩序只是为了达到更高目的的暂时性手段而已。对国家而言,使公民从单纯的不敢违法到不愿违法,变强制的约束力为内在的心理自觉,这是相当和谐文明的治国方法。

[1]安德义.论语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美]郝大维,安乐哲.孔子哲学思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3]赵林安;简论孔子的思想学说和地位[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

[4]华军;论儒家道德本原的二重建构——以孔子为例的考察[J].孔子研究,2013,(14).

[5]张文惠,邱爱玲.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1,(06).

[6]董连祥.孔子集大成的部分文化成果及现实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G641

A

1674-9324(2014)42-0244-03

张娟(1987-),女,山东莱州市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政治。

猜你喜欢

君子孔子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君子无所争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