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自主招生与学生家庭资本:一个社会学视角

2015-01-27王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2期
关键词:资本考试家庭

王红

(东北师范大学 农村教育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24)

高校自主招生与学生家庭资本:一个社会学视角

王红

(东北师范大学 农村教育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24)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是对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一次积极探索,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也给高校带来新的挑战。学生的城乡差别、家庭资本差异,导致农村学生在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三个方面均处于弱势,缺乏与城市学生的竞争力。因此,需要调节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自主招生政策向农村倾斜,加强监督,逐步解决农村考生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处于弱势的问题。

自主招生;教育公平;家庭资本

自2003年开始,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改进,2012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出台,进一步指出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改革工作的方向和重点。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毋庸置疑,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已然成为普通高校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今天,平等的受教育权是每个公民不可剥夺的权利,追求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宗旨已是必然。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之于家庭资本相对薄弱的农村学生而言有失公平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借此契机,谈谈笔者对于此问题的粗浅看法。

一、自主招生天平倾斜,农村学生问路无门

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享受平等的入学机会是每个适龄学生应有的权利。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试,宏观层面上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表现,在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实现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多元化录取方式改革的积极探索,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推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一考定终身”给学生带来的压力,毋庸置疑,这一举措在无数为高考奋斗的莘莘学子们的求学之路上燃起一盏明灯。但是,这盏明灯仅仅是为高考之路上的精兵强将准备的,余下的百万大军只能翘首期盼,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获得一次自主招生的机会更是难上加难,只能望洋兴叹。

全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生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考生自荐,即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可以提供相关证书证明自主报名参加考试;一类是中学或校长推荐,一般具备推荐资格的中学大多数为各高校挂牌的生源基地中学。地方高校选择生源的方式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无形之中已经关上了农村学生获得自主招生机会的大门。

首先,高校自主招生对象的“高门槛”,使农村学生一票难求。高校自主招生,旨在通过高校自行组织考试,选拔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但是地方高校对“优秀高中毕业生”的条件限制基本关上了农村学生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进入理想学校的大门。仅就2014年北京和上海高校自主招生的27所高校为例(中国人民大学除外),除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七所学校对于招生对象没有明确的要求之外,其余20所高校均要求招生对象获得相关学科的全国竞赛或省级竞赛中的奖项名次,占北京和上海高校自主招生学校的比例高达65%。对于农村学生而言,能够进一所教育质量相对好一些的县城中学读书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受家庭条件、学校条件的限制,参加省级、全国级竞赛的机会少之又少,更何况是要和那么多来自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学生竞争呢?天资固然是不分城乡的,但是一个人能否成材单凭天赋是不够的,后天的培养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有限,没有一个好的家庭条件和学校条件作为支撑,何以有获得国家级、省级竞赛的机会和资格?地方高校自主招生的“高门槛”,使得这些长得“又瘦又小”的农村高中生只有羡慕之情,不能产生非分之想。

其次,招生范围的锁定,农村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校自主招生除通过学生个人提供相关获奖证明的自荐方式外,地方中学也可推荐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但是,中学推荐是有一定限定条件的,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中,大部分高校对于可推荐优秀高中毕业生的中学设置一定限定条件,北京市的高校倾向于选择生源基地中学或各个地区所在省、市的重点中学,上海市的高校倾向于选择位于江浙沪一带的中学推荐的考生,也就是说,除规定内的重点省市学校外,其他学校基本没有推荐的资格,那也就意味着,一般普通中学的学生很难获得一次自主招生的机会,而在省、市重点中学中,城市学生是主要构成群体,农村学生多数分布在县城一级的中学,所以,即便农村学生具备某一方面的特长,学习成绩优异,是在读中学中的佼佼者,也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只能与高校自主招生失之交臂。

再次,考核评价多元化,农村学生力不从心。普通高校选拔录取方式多元化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之一,高校自主招生采取笔试、面试、综合素质测评等多元化的选拔方式,对于考生的学业成绩、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评。目前就2014年北京和上海的自主招生考试来看,已经全部采取笔试加面试的考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单纯的笔试评价的刻板性,有助于选拔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然而,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与城市学生竞争的难度,即便是学业成绩与城市孩子不相上下,但是由于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难免在面试和综合素质考察方面处于劣势。

二、家庭资本变作筹码,农村考生捉襟见肘

资本一词,基本概念解释为能够创造、带来新增价值的价值附着物,多用于经济学领域。资本凝结着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体现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资本只能在市场中根据不同的位置的不平均分布发挥效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者赋予“资本”一词更为丰富的内涵。在布迪厄看来,资本以多种形态存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以产权为制度化形式;(2)文化资本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化形式;(3)社会资本以社会声誉、头衔为符号,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1]

1.城乡考生的经济资本差异。经济资本是以金钱为标志的,是各种社会资源中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资本形式。父母拥有较多的经济资本,意味着他们有较为雄厚的经济支付能力,能够为其子女的教育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能够为其子女提供充足优质的教育,使其子女在各级教育机会获得的竞争中均能抢占先机。[2]就城市和农村学生家庭拥有的经济资本来看,农村学生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要明显低于城市学生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尤其是来自大城市重点中学的城市学生的家庭。所以,一方面农村学生的家庭能够支付学习资源的能力有限,例如学校选择、辅导资料、名师指导、所见所闻等,凭借学生自己的努力只能在学习成绩上与城市学生进行竞争,缺乏优质教育资源支持,获得某一方面特长发挥的机会有限,在受教育基础不平衡的情况下,自主招生考试之于招生对象的要求明显有利于城市考生。另一方面,自主招生考试在各个地区设置考试地点的高校并不多,一般高校会选择让考生到该校参加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追加了自主招生考试的经济成本,对于家庭经济支付能力有限的农村学生而言,遥远的路途需要支付一定的路费以及住宿费,若要参加不同地区的自主招生考试,考生还要往返奔波,这对农村家庭的考生而言,无疑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相反,城市学生的家庭经济支付能力具有相对的优势,顾虑少、负担轻,无论是选择地域还是选择学校方面,城市家庭的学生相对于农村家庭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2.城乡考生的文化资本差异。布迪厄所谓的文化资本是指“不同的家庭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财产”。根据表现形式不同,文化资本被区分为三种基本形态:表现为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体化”文化资本;表现为文化商品的“客观化”文化资本;表现为教育资格的“制度化”文化资本。[3]文化资本的价值随着教育行动强加的文化专断与不同社会阶层教育行动灌输的文化专断之间的距离大小而变化。正如布迪厄所言:实际上,文化遗产以更隐蔽、更间接的方式传递,甚至不需要一步步的努力和明显的行动。家庭预先投资的文化资本的差异会反应在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收益上,影响学生的日后发展。首先,就“形体化”文化资本而言,父辈群体的行为习性、价值取向、交往行为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思维方式、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方面,相对于城市家庭的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有限,日常生活粗线条,给予孩子认知和行为上的引领程度有限,而城市学生的家长有着相对于农村家庭更高的文化水平、眼界见识,营造的家庭文化氛围略浓一些,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习性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孩子占据一定的个人优势。高校自主招生不仅选拔有特长的优秀高中生,同时也注重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考察,面试环节对于考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都会加以考量,城市考生在面试考核时占据相对的家庭文化资本优势,相对于农村考生的忐忑不安,会更加的游刃有余。其次,相对于农村学生的家庭,拥有较多家庭经济资本的城市考生能够支付更多的“客观化”文化资本,即文化商品,包括各类图书影像资料、科技产品的陈列观摩等,一方面能够增长见识,另外一方面对于理解所学知识、开发创新思维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考生所不及的。

3.城乡考生的社会资本差异。社会资本包含了人情债、关系的优先权或社会地位以及信用。城市考生和农村考生家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上的差异决定了其二者在社会资本上存在必然的差异。“有钱能使鬼推磨”、“朝中有人好做官”是每个人都懂得的暗箱操作的“真理”。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的大环境下,拥有了人脉就意味着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与途径。自主招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也为一部分没有机会进入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的群体打开了一扇“后门”。城市考生家庭拥有的人脉资源与社会关系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来自农村家庭的考生,也就取得了关系的优先权,加上城市考生家庭较高的经济资本,选择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大学的筹码大大增加,同时,高校对于自主招生考试的自主权提高了走后门的可操作性,所以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现一个蔡荣生也是不足为奇的事情。而凭借自身努力的农村考生,即便是获得自主招生考试的机会,也因为社会关系的运作,成了炮灰,只是在为城市考生做嫁衣。

三、调节招生政策标尺,擎起农村考生蓝天

1.宏观调节,教育资源均衡化。自主招生政策的招生范围限制让农村学生望而生畏的客观事实反应了城乡教育资源存在差距的深层因素。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低,不能同城市学生享受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其特长发展、学业成绩都会受到一定影响,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城乡学生的差距会逐步拉大。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均衡城乡教育资源是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配足配齐实验室等相关设施,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使农村学生的天赋和创造力得以施展的空间,让农村学生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素质提升,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2.政策引领,向农村考生倾斜。城乡考生家庭资本的差异,使农村考生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处于弱势,适当地制定向农村考生倾斜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农村考生一定的政策支持,减轻农村考生的经济负担、增加农村考生参加自主招生的比例作为对农村考生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处于弱势的补偿。现行的自主招生高校中,个别高校考虑到农村考生的弱势,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例如,在2014年北京和上海两地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中,北京大学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学和农村户籍考生的政策倾斜,在自主选拔录取的初审、复试和确定候选人等环节提高农村户籍考生入选比例,使北京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候选人中农村户籍考生的比例不低于20%。对国家明确的重点农村扶贫开发地区可给予重点扶持。此外,北京交通大学提出降低对教育不发达的县级以下农村学校考生证明材料的要求,上海交通大学提出减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考生的报名费、资助部分面试的交通费的规定。上述三所高校的做法让家庭资本薄弱的农村考生看到了希望,但是这仅占北京和上海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27所高校的11.1%,要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考试政策向农村倾斜的高校范围,促进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生源城乡的均衡化。

3.法制监督,确保招生透明化。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教育行政部门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应该健全相关的监督体系,保证高校自主招生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下进行。招生面试环节全程录像不能解决自主招生考试因利益交易带来的全部问题,要想保证自主招生考试不成为利益交换场,一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督查委员会,加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自主招生从招生选拔到考核的全过程的监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通网上公共监督平台,让学生和家长成为社会监督的主要力量,同班学生和家长对于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的学业成绩和个人素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能够作出客观的评判,提供监督的质量和公信度,减少通过社会资本运作的学生群体在自主招生政策下进行的利益交换,为农村考生擎起一片蓝天。

[1]陈卓.超社会资本、强社会资本与教育公平——从当今中国教育影响社会分层的视角[J].青年研究,2010,(5):7.

[2]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26

[3]刘志民,高耀.家庭资本、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获得——基于江苏省的经验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18-27.

[4]刘群,钱民辉.家庭资本:学生教育获得差异的重要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4-10(B05版):1-2.

[5]蒋国河,闫广芬.城乡家庭资本与子女的学业成就[J].教育科学,2006,(4):26-30.

[6]潘小明.自主招生政策的渐进调试过程及影响因素[J]教育探索2013,(5):57-62.

[7]焦新.自主招生问题突出高校将停止试点资格[N].中国教育报,2013-12-28(001).

[8]樊本富.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制度选择[J].教育科学,2009,(2),50-53.

G646

A

1674-9324(2014)42-0003-04

王红,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资本考试家庭
家庭“煮”夫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