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5-01-27孙巍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2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校园文化大学

孙巍

(桂林理工大学 团委,广西 桂林 541004)

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孙巍

(桂林理工大学 团委,广西 桂林 541004)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应重视大学精神的导向作用,使校园文化在建设上有明确的核心、目标和方向。大学精神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深厚的情感基础,并为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价值源泉和精神动力。

校园文化;大学精神;思考

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指引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发展的道路。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当中,由大学成员共同创造、传承而形成的一种共同的精神理念。它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历史文化传统、校园风气、办学理念、思想观念及文化风貌,它是大学的灵魂和本质所在,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推动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学校师生的传承、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一、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

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对于提升师生的思想理念和精神境界、激发师生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形势下,把握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探讨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有着突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1.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贯彻、延续的主要内容。大学作为知识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基地,它是探求学识和真理的神圣殿堂,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在整个发展的历程中,大学始终沿着自身所特有的校园文化方向前行,逐渐形成了一些共有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念。这些风貌、思想、观念及情操体现了大学所具有的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内在共性和个性的集合体,它传承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所贯彻和延续的内容。它包括人文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价值理念、批判与包容精神以及传承与创新精神等。这些精神相互联系和促进,时刻都体现着大学精神的一般特质,表现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每一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由于不同的学校办学目标、发展方向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所以展现了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文化品质和精神风貌。

2.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与指导思想。大学精神是一种内在的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也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大学精神展现的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念,它最终体现的是一所学校最具特色、最富有典型意义的校园精神文化。大学精神作为校园精神文化中的主体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学精神一经形成,就会通过各种校园文化建设形式以及不同的文化活动载体,转化为师生的一种共性的内在精神力量,并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塑造等功能,对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大学精神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把握大学精神的特点,充分理解大学精神的内涵,对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3.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升华,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彰显出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大学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的自身发展和历史传承息息相连,许多大学的大学精神融合了校园文化发展中的当代思想理念,成为这些大学生生不息、永葆活力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学精神根植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随着校园文化的发展而改变,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根基、共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沿袭着大学精神的发展,并以大学精神作为指导,是大学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总之,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校园文化在长期建设与发展中积淀的特定的大学精神的人格化和个性化,是学校的典型意义上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风貌、水平、质量、效益以及凝聚力、感召力、生命力的具体表现。

4.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提炼和升华。大学的老师及学生是大学精神的主体和中心,所以大学精神既隐藏于师生们的心中,又在师生们的行动中得以体现。大学精神隐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展现着大学独特的精神理念,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提炼和升华,它始终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当中。没有大学精神的指导和支撑,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继承性和规范性。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又是对大学精神的倡导和实践,同时也是大学精神的一个重要依托,体现在方方面面,没有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就是一种虚幻的理想主义,很难在实践中生根发芽。[2]

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和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冲突,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许多高校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高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意义,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偏离大学精神所引领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大学精神的正确引领。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经常缺乏对校园文化系统发展方向的正确把握,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缺乏核心精神,忽视了大学精神的引领作用,只注重于物质等显性文化建设,而忽略了精神等隐性文化的作用,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成效,流于形式。其次,没有正确把握大学精神的指导作用和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淡化了大学精神,使大学生的行为没有很好地体现人文性、非功利性、自由性和科学性等大学精神特有性质。

2.大学精神的缺失。由于文化的多元性和交错性,在当今大学校园里喧嚣浮躁、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在弥漫,有违大学精神的本质和追求的目标,导致大学里学术氛围和学术水平下降,使学生学风淡化。此外,实用主义风气也逐渐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当中,不断侵蚀着校园文化,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社会而服务,只是把教育的目标指向于传授学生某种谋生的技能和手段,忽视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导致校园中人文精神的淡化。最终,将造成校园文化建设在误区中越陷越深,使校园文化越来越远离大学的培养目标。

3.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肤浅。校园文化的核心应着眼于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不仅在于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精神生活,而且在于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内容的人文性和科学性,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但是,由于对高校管理者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全面和正确的认识,许多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上,从而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学生优良人格、完善高尚道德修养、培养良好学术品格、提高文化理念等方面的功能,使校园文化建设偏离了学校正确的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导致目前大学校园文化总体水平不高,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成效不大。

4.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冲击。信息时代的核心是网络的普及与应用,文化信息的网络化,使文化的传播方式不再是单一方向的灌输传播,而是一种立体式的传播。这就造成了来源是教材、图书、报纸、杂志及长久以来形成的固有传播方式、行为习惯的传统校园文化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导致文化传播在这些文化阵地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和不同价值观念的文化信息都在网络上汇集、传播。其中由于腐朽文化的侵入,在这交叉立体化网络文化阵地中,校园文化建设很难在网络技术上、文化规范方面加以及时控制,这就对网络中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挑战。

三、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贯彻和体现大学精神内涵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贯彻和体现大学精神,是新时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构建利于人文精神的校园人文氛围。校园人文氛围是高校校园的整体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它存在于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文化环境之中,良好的人文氛围一旦形成,就会对全校师生产生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成为大学精神的最直接表现。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人文精神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对自由、平等的尊重,这是对学生的必要的终极关怀。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建立有利于自由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校园人文氛围,贯彻和体现出大学精神,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先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2.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倡导和体现创新、科学、自由、价值等内涵,体现出大学精神。知识是大学学习最基本的要素,创新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源泉,对大学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通过对高校发展建设制度、内容、方法乃至体制的创新,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校园文化,才能使校园文化自我提升、充分展现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体现的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科学性,由于不同的大学校园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背景,所以形成的大学精神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科学内涵。此外,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发展总是与一定社会基础相关联的,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的自由、价值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中,形成更加符合高校的发展方向先进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体现创新、科学、自由、价值等正确思潮的精神内涵,也要符合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不断探索大学精神的发展规律,调整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制定相应的措施,采取相应的制度,并进一步形成对大学精神内涵建设的丰富和补充,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加符合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更加具有时代的新鲜气息和充沛活力。

3.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相联系,在综合中贯彻、体现大学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出:“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3]所以将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相联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立足社会的文化资源,在其中体现大学精神,是建设校园文化和发展大学精神有效的科学途径。

大学通过向社会输送符合社会建设和发展需求的人才,为社会提供新鲜的血液。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及时代的变化,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基调和发展方向。因此,在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时不能脱离社会和时代,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紧紧依托社会历史文化,使大学生通过社会历史文化的学习、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社会文化实践的锻炼,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水平。

4.构建校园形象,丰富和扩展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建设代表着大学生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必须倡导和体现大学精神。因此,构建符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要求的大学精神内核是校园形象建设的目标。大学精神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各个层面,一直在不断地影响和净化着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是丰富和扩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由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各种外来思想、学术思潮在这里相互碰撞,使校园文化变得异常复杂。所以,只有树立良好的校园形象,构建大学精神内核,丰富和扩展大学精神,才能更好地去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及自身发展的正确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帮助学生明确道理、分辨是非,从而提炼出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使大学精神更为丰富。

5.依托大学精神创新,拓展和提升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是以学术研究活动为基础,并在长期的学术活动实践中内化为大学精神的过程。以大学精神为中心,保留其中的求知与务实的特点,创新出更新更高尚的文化。拓展校园文化要以开拓大学生就业为基础,开拓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平台,帮助他们主动与社会相接触,以便毕业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信息网络作为学校校园文化的一个全新的载体,使学校校园文化从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是提升校园文化的有效手段。所以,从这条思路出发,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以形成良好校风为目的校园文化网络,对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和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活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领域,把大学文化推广出去,拓展文化品格,使之成为大学精神发展的源泉与动力。[4]

[1]李有亮.大学精神的缺失与重建[J].现代大学教育,2009,(5).

[2]周文宣,武传君.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培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8,(1).

[3]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1).

[4]魏耀辉.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科教育,2009,(12).

G642.0

A

1674-9324(2014)42-0001-03

2012年度广西共青团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增强大学生文化创造活力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QT-C2013002研究成果。广西教育厅教改项目《高职学生素质拓展平台构建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JGZ132。

孙巍(1983-),女,汉族,四川邛崃人,讲师,法学硕士,桂林理工大学校团委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校园文化大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山西大同大学校园植物区系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