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极地科研的资助分析
2015-01-27朱春艳华薇娜
朱春艳 华薇娜
(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2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四川绵阳621010)
0 引言
极地科学是研究极地特有的各种自然现象、过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极地以外的地球系统单元相互作用的科学,包括极地生物和生态学、极地海洋学、极区空间物理学、极地大气和气候学、极地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南极陨石学、极地冰川学、极地测绘与遥感、极地管理与信息科学、极地观测和工程技术等分支学科,是一门由多个学科领域构成的综合性学科[1]。近年来,世界各国已逐渐认识到极地的战略地位,纷纷加大对极地科研的投入,以求在极地权益之争中获取更多主动权。在中国,以支持基础研究为主要目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以下简称NSFC)对极地科研的投入直接反映了国家对极地科研的重视程度。
为清晰再现NSFC对极地科研的资助状况、明确资助特点,本文选取NSFC极地科研项目为研究对象,对项目的年度变化、项目类型、学科分布、依托单位、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归类和统计分析,以期为极地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以NSFC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nternet-based Science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SIS)为检索平台、NSFC申请系统中极地科学(D0611)下所有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通过项目名称和项目主题词途径检索南极、北极、极地、企鹅、格陵兰、昆仑站等词获取其他科学部极地科研相关项目作为补充,去重、汇总后得到1998—2014年间NSFC极地科研项目446项,共涉及89个单位、21个省市自治区、11种项目类别、8个受理部门、经费21 750.785 8万元[2]。检索时间为2014年5月15日。
2 NSFC对极地科研的资助情况
2.1 NSFC极地科研项目的年度变化
1998—2014年间,NSFC资助极地科研的项目数量和资助经费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图1所示,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2002年,资助项目数量较少,共计44项,占总量的近1%,年均资助经费不到130万元,项目平均资助经费为14.7万元;2003—2010年为第二阶段,8年间资助项目数量逐年增加,共计198项,占项目总量的44.39%,年均25项,年均经费近900万元,项目平均资助经费与第一阶段相比增长了142%,达到35.6万元;第三阶段为2011—2014年,资助项目数量大幅提升,4年共计204项,占项目总量45.74%,年均51项,其中,2013年65项,为历年最多,同时经费支持力度得到大大提升,2011年首次突破2 000万元,年均经费3 515万元,项目平均资助经费为68.9万元。
图1 极地科研项目数量和年度经费趋势图Fig.1.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number of projects and expenditure
为进一步分析项目数量与年度经费的关系,以年代为标记、项目数量为横坐标、年度经费为纵坐标作散点图,详见图2。从NSFC极地科研项目数的变化趋势来看,随着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资助经费也相应增加,项目数量的变化与经费变化成正相关关系,其中R2=0.748。从以上分析可以推断,随着解决各类极地问题的国家需求持续增长,问题导向的极地科研项目量和经费还会相应增长。
图2 极地科研项目数量与资助经费散点图Fig.2.The scatter diagram of the number of projects and expenditure
2.2 NSFC极地科研项目的类型分布
NSFC极地科研项目涉及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重点项目、专项基金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共11种项目类型。其中,面上项目最多,共215个,占48.31%,项目平均经费48.53万元,平均延续时间为3.2年;其次是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53个,占34.38%,项目平均经费23.46万元,平均延续时间为3年;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1项,占9.21%,项目平均经费7.97万元,平均延续时间0.7年,且有13个属于会议型项目;项目数量较少的是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各为1项,详见表1。
表1 NSFC极地科研项目的项目类型统计表Table 1.Number of projects by category
2.3 NSFC极地科研项目学科覆盖广泛
NSFC分为数理、化学、生命、地球、工程与材料、信息、管理、医学8个科学部,以及计划局、联合基金领域、办公室共计11个部门受理项目申请。极地科研项目覆盖数理、化学、生命、地球、工程与材料、信息、医学等7个科学部和联合基金领域,详见表2。
表2 极地科研项目申请学科分布统计表Table 2.Number of projects by discipline
在所有NSFC极地科研项目中,地球科学部资助的项目最多,共计380个,占85.20%,涉及地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6个二级分支学科,自然地理学、环境变化与预测、土壤学、地理信息系统、矿物学、岩石学、第四纪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学、构造地质学与活动构造、大地构造学、环境地质学和灾害地质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化学年代学、宇宙化学与比较行星学、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大地测量学、地震学、重力学、地球动力学、空间物理、边界层大气物理学和大气湍流、大气遥感和大气探测、中层与行星大气物理学、大气动力学、气候学与气候系统、数值预报与数值模拟、大气化学、大气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海洋环境科学、生物海洋学与海洋生物资源、海洋遥感、极地科学等37个三级分支学科,其中极地科学项目最多,共计191个,其次是物理海洋学、气候学与气候系统和岩石学,项目数量在10个以上。
1998—2014年间,生命科学部资助极地科研项目22个,集中在微生物学、植物学、生理学和整合生物学等学科,主要方向为微生物资源与分类学、微生物生理与生物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特殊环境生理学、植物分类学等。
数理科学部资助的极地科研项目共计21个,研究集中在天文学,重点在天文技术和方法,其次是宇宙学、星系和类星体、天体测量和天文地球动力学等方面。
此外,极地科研项目还涉及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电子学与信息系统、自动化、特种医学、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领域等学科领域。可见,NSFC极地科研项目学科覆盖广泛、涉及许多交叉学科,NSFC的极地科学是一个复杂、综合、与多学科交融发展的学科群。
2.4 NSFC极地科研项目的依托单位分析
1998—2014年期间NSFC资助从事极地科研的依托单位89个。按照单位性质,NSFC将依托单位分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部门。由表3可知,科研院所获得资助项目数量和经费明显高于高等院校和其他部门。
表3 不同性质依托单位在NSFC极地科研项目中的分布统计表Table 3.Number of projects by discipline
在所有依托单位中,40所高等院校受资助152项,占项目总数34.08%,经费9 532.09万元,占经费总数43.82%。从项目数量来看,中国海洋大学受资助项目数量位居前列,共25项,占项目总数5.61%;其次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分别为19项、15项和10项。从资助经费角度来看,位列第一的是中国海洋大学,共计3 110.6万元,其次是吉林大学1 077万元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 002万元。同时,除综合类和理工科高校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7项,279万元)、上海师范大学(3项,131万元)、华东师范大学(1项,43万元)、南京师范大学(1项,24万元)、南阳师范大学(1项,24万元)、天津师范大学(1项,95万元)6所师范院校,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2项,111万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1项,24万元)两所军事院校。
除高校外,有48所科研院所也获得NSFC资助。其中,项目数量排名第一的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56项,占项目总数12.56%,经费2 151.7万元,占经费总额9.89%;其次是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分别为27项和25项,经费为756.4万元和963万元。在所有科研院所中,国家海洋局下属第一、第二和第三海洋研究所共获资助69项,占项目总数15.47%,经费2 561.4万元,占经费总额11.78%;中国科学院下属26个研究所受资助100项,占项目总数22.42%,经费4 861.481 7万元,占经费总额22.35%。
另外,依托单位中有唯一一家医院,即北京积水潭医院,该医院被资助1个与特种医学相关的项目(南极越冬环境应激源对人体肠道菌群构成的影响,批准号:81372127)。
可见,在NSFC资助极地科研中,科研院所发挥着主体作用;随着极地科研工作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不少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和军事院校以及医院都参与其中。
表4 极地科研项目依托单位统计表(项目数量≥10)Table 4.Number of projects by affiliation(the number of projects≥10)
2.5 NSFC对极地科研资助的地理分布
89个依托单位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省市自治区总量的61.76%。从项目经费来看,项目数量不低于10的省市自治区受资助经费共计19 761.786万元,占经费总额90.86%;其中北京、山东、上海位居前列,共有经费12 306.796万元,占经费总额56.58%。详见表5。
表5 极地科研项目依托单位属地统计表(项目数量≥10)Table 5.Number of projects by region(the number of projects≥10)
从项目数量来看,排名前10位的省市自治区立项419个,占项目总数93.95%;其中位居前三的北京、上海、山东共有项目262个,占总量的58.74%,在全国范围内已占据半壁江山。图3显示,在1998—2014年间,北京每年都有立项,虽然立项数量有起伏,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上海立项始于2000年,项目数量平稳波动;山东在1999年开始获批立项,在2013年达到最高峰。
17年来,项目总量为1的省市自治区立项时间皆为近几年,除江西在2008年立项外,其他地区的立项时间都集中在2010年以后。
图3 各地极地科研项目数量年度分布表(≥10)Fig.3.Diagram showing the number of projects by region(the number of projects≥10)
3 问题与讨论
3.1 NSFC极地科研项目重研究、人才,轻环境条件建设
NSFC坚持支持基础研究,二十多年来,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个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目前,研究项目系列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人才项目系列包括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环境条件项目包括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联合基金与联合资助项目、科普项目、青少年科技活动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专项基金[3]。1998—2014年期间,NSFC极地科研项目446项,其中,研究项目232项,占52.02%,项目总数过半;人才项目198项,占44.39%,在人才项目中立项最多的是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53项,这说明NSFC非常注重对极地科学青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值得关注的是,NSFC对极地科学环境条件项目的资助相对较少,17年来不足20项,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仅有1项,这对在极端恶劣环境下推进极地科研工作、强化极地战略地位、维护国家极地权益等都是不利的。
3.2 NSFC推动了极地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但在申请系统、项目管理方面尚未体现
随着学科的不断演化与发展,极地科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极地研究的深入与扩展。近年来,NSFC资助极地科研项目多为跨学部申请,涉及除地球科学部以外的数理、化学、生命、工程与材料、信息、管理、医学等多个科学部;但实际上,项目的申报、评审和管理主要以NSFC提供的代码体系为依据,加之地球科学部有“极地科学(D0611)”这一分支学科,故绝大多数极地科研项目都入此类,然而许多在其他科学部受资助、存在交叉性和综合性的项目在代码标引上并未体现极地科学的学科性质,这就容易出现部分申请代码重复资助不同科学部下同一或相似选题等现象。从项目申请者角度来看,只有准确把握申请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归属及交叉程度,正确认识NSFC代码体系,合理标引项目代码,才能使自己的申请书投送到合适的同行范围内;从NSFC项目管理角度来看,科学合理标引项目代码,尤其是涉及交叉学科的项目应从不同学科角度给予代码标引,对相关学科申请书进行相似度比对,很大程度上减少相似内容在不同科学部下获得资助的现象,同时,也便于全面统计分析某一学科所有项目的资助情况[4]。
3.3 NSFC极地科研项目、经费仍集中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强优势的依托单位
17年来,NSFC资助的极地科研项目依托单位89个,但由于依托单位在极地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积累和优势研究方向存在差异,因此,资助项目数量和经费仍集中在一些领域全面发展或研究水平具有领先优势的单位,如项目数量位居前列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从2000年开始历年都获得资助,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都有相同经历,这种优势积累所体现的马太效应对提升中国极地科研核心竞争力是非常有益的;从另外一方面来看,相比优势单位,初涉NSFC极地科研项目或受资助较少的依托单位缺乏获得持续资助的竞争力,但作为长尾分布上的大多数依托单位,其对中国极地科研整体实力的影响不得不引起重视。
3.4 NSFC应进一步推进极地科研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的搭建
鼓励科研人员与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开展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实质性合作研究,促进中国更多学科领域进入国际前沿是科学基金的发展任务之一[5]。NSFC资助的极地科研国际合作项目偏少,共计41项,占项目总数9.21%,平均经费7.97万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极地科研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6-7]。因此建议从极地学科基础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增加对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积极为极地科研搭建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不断促进中国极地科研更快更好地发展。
4 结语
本文对NSFC极地科研资助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NSFC的资助促进了极地科学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科研人才的培养,推动了交叉研究领域的发展。面对极地区域战略地位的迅速提升,建议NSFC加强统筹规划、创新管理模式,在加大对研究、人才项目资助的同时也兼顾环境条件项目的投入,促进中国极地科学的综合发展。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http://www.nsfc.gov.cn/nsfc/cen/xmzn/2013xmzn/01/04dq/004.html.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https://isisn.nsfc.gov.cn.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3年度报告.http://www.nsfc.gov.cn/nsfc/cen/ndbg/2013ndbg/qy.html.
4 冷疏影,李本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科学资助状况分析.中国科学基金,2014,(4):268—275.
5 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专家委员会.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报告.http://www.nsfc.gov.cn/nsfc/cen/pgbg/index.html.
6 王琪.1986—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体育类资助项目的统计分析.体育学刊,2013,20(6):60—64.
7 华薇娜,闫苗苗,刘芳.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绩效评估工具的方法和价值——以2007年评估结果为例.甘肃社会科学,2011,(4):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