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和防治对策探析

2015-01-27王仪春俞建兵张竞舟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8期
关键词: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王仪春 俞建兵 张竞舟

(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7)

据相关调查评估,我国农村约有1.9亿人不能饮用符合标准的水。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使得医药支出增加,使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泡影。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应该被高度重视。伴随我国建设新农村,城乡结合发展理念的提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被政府关注,为逐渐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提供了契机,现就其成因、防治对策进行探讨。

1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1.1 缺少法律体系

近年来,我国已相继建立、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已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体系。然而这种体系大多以城市工业为主,虽说提到农村环境保护,也起到一定作用,但随着新农村建设逐渐向前,之前的法律法规就不适合新时代农村发展的要求,以至于我国农村环保水平下降。虽有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涉及农业环境,却不能保护好农业自然资源。有的环境污染严重还没有立法。最根本原因是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其相关管理体制不能有效建立,农村环境保护法如一张白纸,对农村环保事业的健康不利。

1.2 环保意识差

由于农村人口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使农民保护生态环境得意识差,滥砍乱伐、过度利用、乱扔农业废弃物,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等不好的生活习惯。大多基层农村管理者,只注重政策,忽略环保法律强制性,使现有的相关保护农村环境的法律、法规被政策化。使得新农村环境保护困难重重,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1.3 生产方法不合理

我国农村大多缺少生产技能的培养,因此基层政府加强了技能的培养,当前农民生产水平不是很好,在播种期间没有注重不同土壤、不同品种施肥。只把无机化肥作为肥料,没有将农家肥结合使用。简单的生产方法提高了生产成本且造成环境污染。农田经营不好;土壤中含有大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的物质,但使用保护不当,会造成土壤结构恶化且向大气中释放大量有害气体。肥料农药使用不当;农作物生长需足够养分,并且要防治病虫害,适当施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农业秸秆处理不好;对周围环境有污染。

1.4 乡镇企业无序发展

乡镇企业是农村的主要产业支撑,对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帮助,促使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乡镇企业多为规模小、布局差、管理松、经营者环保意识差等因素,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既浪费大量能源和资源,又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致使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与日俱增。解决好乡镇企业的污染问题,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

2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2.1 把环保法律体系建设好

为能够符合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现有的农村环保法制建设情况,我国必须建设一套相对完善、独立的农村环境保法。把农村环保工作落实到具体中,使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有法可依。其包括:(1)农村资源、环境保护根本法;(2)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单行法;(3)农村环境相关标准等等。为确保环境保护法的建立,由最高立法机关使其具备权威性、强制性、以保证完善,为实形农村环境保护铺垫。

2.2 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环保宣传教育;应当以农村、农民为基础,根据不同地区采用不同方式宣传。以确保环境保护知识在农村普及,且宣传生态破坏造成的不利影响。为了营造绿色食品供求基地,宣传生态保护,优化农业产业构造,提高农民发展绿色食品;培养人民群众自觉养成健康生产、文明生活、合理消费。

环保法制教育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方针,使环保法制意识深入人心,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以环境保护法的教育最为重要,在农村全面普及环保法及科技知识,宣传环保政策、方针,增加国策意识,建立科学发展、秉承环保法制观念,将农村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使其有自觉性和责任感,为防治污染且平衡生态。

环保基础教育;教育部门应把农村环保法与学校环境专题教育相结合,把环境知识、环保理念在农村学校里普及,教育学生有环境保护意识,进而把农村人民的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提高,在农村中小学生队伍中宣传环保,增加环保意识,提升环境文明素养,参与积极性。中小学时期是接受教育最好的黄金期,环保知识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生身上加强,其成本低、效果明显。进而使农村人民的环保意识提高。

2.3 推进清洁农业生产

清洁生产理念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采用先进设备,在源头减少污染,保证资源高效利用,降低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期间污染物的形成,避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

将农田垄耕免作;过度耕种会破坏土地且释放有害气体,垄作免耕会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使用免耕,有利于有机质分解减缓,保证土壤中的碳的需求,加强土壤对碳的锁定;尽量少使用农业机械,少使用化石燃料,为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减少肥料的使用。

降低化肥、农药使用次数,发展有机生态农业;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靠,例如用粪肥和堆肥取代化肥,以便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利用中耕作物、深耕作物等,将蚯蚓、微生物等有利的生物引入以便熟化深层土壤,使农作物根系营养能力增强;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全方位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能普及,积极推行农药增效剂和农药替代品,提高农业清洁生产技能探究,为恢复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3 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根据国家产业调整目录,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乡镇企业淘汰,根据地理位置发展生产密集型事业,将技术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并逐步将乡镇企业做大、做强,进而实现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健康发展道路。设立开发区,对企业类型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合理搭配,以便各污染物能最好地实现物质流和能量的来回使用,以达到各企业资源的最高配置。把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将污染物更好地减排。

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用以加强建设,确保农村基础设施,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积极发展废品回收业,对不可回收的垃圾,距离县城较近的村镇可采用村收集、镇(乡)中转、县(市)处置的模式,做到统一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科学处理;村镇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情况较复杂,对人口较多、离县城较近、污染比较严重的村镇,可通过建设污水管道与县城污水管网连接,集中进行处理;离县城较远的小城镇可采取建设污水处理池并配合人工湿地进行处理;人口密度低、环境容量相对高的自然村,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就地处理。同时与改厕、改厨、改圈相结合,逐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针对人畜粪便污染、农作物秸秆焚烧和废弃污染等问题,可通过建设户用沼气工程、畜禽养殖沼气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等不同类型的农村清洁能源工程来解决。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等的逐步完善,环境意识的提高,环保技术的进步,通过大家的努力,农村逐步凸现的环境问题将得到遏制,并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4 结语

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如果农村经济的增长以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为代价,把肥沃的土地变成污染区,将是得不偿失的。只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规划得当,合理使用,以新型农业科技为依据,形成良性循环,沿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农村的环境与经济将得以协调发展。

[1]王炎阶.陆剑.洪湖.农村水环境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 C].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2010:22-25.

[2]李玉梅.任大鹏.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基本表现与法律对策[J].农村经济,2009(12):87-91.

[3]李侠.顾聪明.宋友坤.浅谈我国农村环保法制建设[J].江苏环境科技,2007(增刊):120-122.

[4]陈润羊.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法律解读[J].乡镇经济,2008(12):4-11.

[5]张克云.方东.农民环保意识和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湖南省浏阳市金塘村个案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3(2):94-98.

猜你喜欢

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分析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分析我国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