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闹”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5-01-27甘培艳甘培英冯乐娟
甘培艳 ,甘培英 ,冯乐娟
1.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甘肃兰州 730050;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1]。然而,近几年来,围堵医院,刺死、打伤医护人员的恶性伤医及“医闹”事件频频发生,不仅影响医院正常的治疗、疗养环境,让一线的医护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人身安全威胁,而且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破坏了社会秩序的安全稳定。
1 现状
2014年5月28日,甘肃省中医院创伤骨科门诊发生一起严重暴力伤医事件,这是自5月14日以来短短半个月时间内,甘肃省发生的第三起暴力伤医事件[2]。2014年8月30日,在湖南省岳阳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两名护士遭到殴打。而就在此前的8月21日,因为发生在急诊科的一起伤医事件,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近百名医务人员集体上访市政府。去年8月,从湘潭产妇死亡事件开始,在短短十几天,全国多地曝出医务人员受到恐吓甚至被袭击的事件[3]……
中国医院协会发布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报告》显示,2008年—2012年,发生“医闹”暴力伤医事件的医院从47.7%上升至63.7%,针对医务工作者的暴力袭击(包括口头辱骂、威胁、殴打甚至凶杀事件)每院平均数量从21起上升至27起,增幅几乎达到30%;因“医闹”暴力伤医事件造成财产损失的医院比例由58.0%上升至68.2%,损失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医院比例也由8.0%升至11.8%。另有数据显示,2014年公安机关破获涉医刑事案件1 349起,刑事拘留1 425人,移送审查起诉347人,查处涉医治安案件4 599起,及时制止发生在医院的现行违法行为8 342次[4]。
2 原因分析
医闹是指受雇于医疗纠纷的患者方。其往往是医患矛盾的导火索,是社会的阴暗面,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家已将“医闹”列入了严打的范围。2013年国家11部委联合印发《关于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2014年公安部制定《公安机关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六条措施》、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均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涉医违法犯罪活动,使一些职业“医闹”和暴力伤医行为有所收敛,起到了一定的震慑效果。然而,医患关系的改善,仅仅靠法律和强制措施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还需要对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从引起医患纠纷的源头入手,进行剖析和治理。
2.1 医改体制的深层次问题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
2.1.1 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尚未缓解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部分医界人士认为,频频发生的暴力伤医案尽管属偶发事件,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大型公立医院的累年积弊及改革滞后,是医患矛盾激化最重要的制度因素。医闹及暴力伤医案件频发,从根源上看,还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尚未缓解造成的。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医疗资源来源单一,政府投入有限,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普遍生存困难,只好自谋出路,用市场运作的方式经营管理医院,结果造成公立医疗机构公益福利性质淡化,同时,由于国家医疗卫生体制尚存在缺陷、医疗保障不完善或保障水平过低以及医疗行业管理存在漏洞等诸多原因,致使近些年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网底效应被削弱。再加上有关医疗行为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对医院的监管缺乏力度,未使医疗机构的逐利行为和医疗服务方面的不规范行为得到有效的监管,个别医院多开检查,过度医疗,诱导医疗,开大处方,拿药品回扣等损害群众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控制,无形中为伤医及“医闹”事件设置了温床。
2.1.2 大医院人满为患,医务人员超负荷接诊问题突出由于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医疗卫生资源尤其是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大医院,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断流失,设备老化,房屋破旧,患病群众被迫到外地,到大医院求医问药,结果既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名医生不堪重负,又容易延误患者病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从而引发医患矛盾。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2014年全年门诊量达到78亿人次,特别是大医院人满为患,有的医生每天要接诊100多位患者,不少医务人员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状态,精神压力也很大,难以满足所有患者需要,这也是医疗系统矛盾多发,易引发医患纠纷的重要诱因[5]。
2.1.3 药价及高值耗材价格虚高、导致“以药养医、以械养医”现象 “以药养医、以械养医”有两层含义,一是医院创收主要不是靠医疗服务,而是靠销售药品,靠医疗器械检查赚钱;二是医生通过收取药品回扣和检查提成来提高收入。“以药养医、以械养医”为医院和医生“开大处方”、“做过度检查”、进行“过度治疗”,以及“收取药品回扣”提供了理由,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表示,当前取消药品加成其实只能解决药价虚高的部分问题,我国一些药品的出厂价格明显高于相邻的其他国家;在高值耗材方面,同样一个吻合器在美国或日本仅售200美元,而在我国要卖到相当于1 000美元。这也是导致医患矛盾的主要诱因之一[6]。
2.2 媒体对医院的负面报道加剧了医患之间的对立
近些年,一些影视剧或是报刊杂志,总是把一些医院的负面东西放大,以此来吸引观众或读者的眼球。比如,有些媒体大副热炒个别医院及个别医疗过程中的医疗事故,过分关注或夸大揭露医疗“黑幕”,挑动人们敏感的神经,加剧了医患之间的对立,伤害了医患之间的互信,导致了医患关系的紧张,为 “医闹”和暴力伤医事件的滋生培植了土壤。
2.3 医疗信息的不对称是导致医患之间信任危机的重要原因
医疗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表现在,由于医生和患者属于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在无有效的约束时,医生会追求谋取最大利益而不顾患者利益,利用信息优势诱使患者消费过多的医疗服务及药品。因为在患者生病时,患者本身很难或者根本不能确定需要什么样的医疗服务,都会在医生的安排下接受检查、服务及使用药品。而医疗服务又是特殊的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患者往往在不知道某项医疗服务的价格、替代方案的情况下接受服务。此外,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很难准确判断,在支付费用时也难以了解滞后的治疗效果。医疗服务的这些特点使得医生和病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是导致医疗服务领域中发生医患纠纷、消费不合理以及医患之间信任危机的重要原因。
3 “医闹”频发的对策探讨
要从根本上杜绝“医闹”暴力事件的发生,必须从改变其发生的环境入手,“疏堵结合”。因为“医闹”问题并非简单的医患矛盾,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3.1 政府引导,完善制度
从根本上解决“医闹”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的合理引导,以及各项制度的日益完善。政府部门加快医改步伐、解决深层次问题,完善多渠道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对于预防医疗纠纷恶性发展至关重要。实际上,近几年来,国家已经在通过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保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积极探索,比如通过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试点、创新全科医生制度、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等,对于解决医改体制引起医患纠纷的深层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渐显成效。
3.1.1 坚持以人为本,有效解决医疗费增长过快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难题,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综合措施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改革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入手,让医院回归公益性,有效解决医疗费增长过快问题。公有医疗机构也应该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做到合理检查、合理医疗、合理收费。政府办医疗机构要建立“惠民医疗区”,对困难群体提供成本价医疗服务。创办“惠民医院”,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优惠的医疗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办医,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通过努力形成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和行之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机制,实现人人享有初级保健,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3.1.2 加强规划指导,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模式 自2014年10月初始,国家卫计委就启动分级诊疗试点,针对一些地区存在的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分布失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要以加强规划指导、推进基层首诊负责制,创新全科医生制度,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模式,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减轻医保支付负担,降低群众就医费用。目前,这项政策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展开,有望使“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社区和乡村卫生院门可罗雀”的问题得到逐步改善和缓解。
3.1.3 实现宏观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医药卫生市场体系 目前体现医务人员价值的收费标准普遍偏低,致使医院转而依赖药品和医用耗材收费来弥补;同时,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疗机构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难免出现追求高精尖技术和设备的倾向,因而忽视了适宜技术的应用,最终导致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过分依赖国外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再加上一些医疗机构为获得医疗业绩和效益,过分渲染某些疾病的危害性、新开展项目的先进性,扩大治疗、手术的适应证,并诱导患者接受,造成高额医疗费用下的低医疗效能。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药价虚高以及高值耗材过度使用的问题,就需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通过出台政策法规实现宏观管理,加大财政投入,下调医药价格,由国家负担除政策内个人应该负担以外的医疗费用,促使医院从盈利性向公益性转变,并通过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包括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干预、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优化供应链、推行医保采购“结算漏”制度[7]等措施有效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以药养医、以械养医”现象,解决医用高值耗材价格虚高的问题。
3.2 理性报道、正确导向
事实证明,一些媒体由于医学专业知识的缺乏和不良动机致使报道缺乏客观性,结论流于武断。而暴力伤医事件的增多也使医生群体产生强烈反弹,使人们开始反思医患关系恶化的原因和寻求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因此,呼吁媒体能够理性、冷静地处理医疗不良事件,加强媒体规范报道,正确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只有把医疗事件归置于就事论事的框架内,才能给医患双方一个公正的评判。舆论导向应从根本上解决医患关系和医疗改革的种种问题出发,以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促进医患双方的沟通;应该鼓励正面宣传医患关系,宣传医务人员先进事迹,而不应放大不和谐的负面事件,特别是坚决制止不负责任、扭曲事实、刻意抹黑医务人员的报道。
3.3 加强沟通,重建信任
在医疗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医方利益驱动机制是过度医疗产生的内在动力,医疗监督的缺位和失效加剧了过度医疗。要从根本上遏制过度医疗以及由此引发的医患纠纷,必须从信息对称的角度,采取对策。比如通过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有效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治理措施,以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规范医疗服务。同时,医患双方应加强沟通,换位思考。医方树立职业自信心,加强沟通以人为本;患方摒弃医学万能论,成为合格就医者[8]。“如果医患间能及时沟通和公平解决,医疗纠纷也就能化解在萌芽状态”。如何让普通的医患纠纷不要升级为“医闹”,兰州市政协委员鲁格兰、郭党雄分别在相关的大会上建议,医院要加强告知制度,引入第三方介入,比如通过医调委来排解医患纠纷。“消除医疗暴力最根本的措施是重建信任,包括医患之间的信任以及患方对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信任。”鲁格兰认为目前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不断增加,一天超负荷诊疗,必然产生职业化的麻木,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交流简短直接,极易产生误会。所以政府部门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完善医院医生的劳动规则,给医生以舒缓的余地。患者也要有更多的理性和法治意识,不要以偏激的违法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在发生医疗纠纷的时候,能够有一个包容的心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一下,能够用一种理性的思维、合法的手段来表达诉求、主张权益,让医生能够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后顾无忧地安心治病,需谨记:医生和患者应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疾病才是双方共同的敌人!
4 结语
“医闹”频发危害严重,对于恶性暴力伤医事件决不姑息。医患关系的改善则需“疏堵结合”,需要集政府、社会及医患各方面的力量,从政府引导、完善机制、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媒体理性报道、正确导向以及医患双方加强沟通、重建信任等多个方面加以解决和治理。
[1]胡爱明.理解和尊重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J].医学与哲学,2012(2):27-28.
[2]甘肃每日网-西部商报.兰州“医闹”事件频发,委员向大会建言提破解之道[EB/OL].http:www.gansudaily.com.cn,2014-02-18.
[3]熊正良.对“医闹”暴力事件的思考 [EB/OL].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2014-09.
[4]王曦.一位女医生眼中的医患关系[EB/OL].中国新闻,http://www chinanews.com/2015-03-08.
[5]王丹,韩璐,甘贝贝.医患关系,我们将持续关注[N].健康报,2015-03-06.
[6]黄顺康.以创新机制设计改善我国医患关系的对策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15(3):15-18.
[7]胡丹.发挥高值耗材团购优势缓解“看病贵”难题[J].中国医疗保险,2015(4):40-42.
[8]秦秋艳,李宇阳.杭州市医患双方对“医闹”现象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6):4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