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信息共享促进矿业发展的探讨

2015-01-27孙克峰

中国矿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矿业勘查资料

孙克峰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地质信息是地质工作所形成的信息资源,是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地质信息不仅包括地质资料所承载的信息,还包括地质工作所形成的其他信息。因此,不仅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掌握地质信息,各类地质调查机构、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地质科研机构、地勘单位、企业手中也掌握了大量的地质信息。但是地质信息共享不足,存在信息孤岛问题,地质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向社会提供地质信息服务的主体是国家级和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其他掌握地质信息的单位有很多将地质信息作为自己的财产,只在单位内部共享,未向社会提供共享服务。以湖北黄石市为例,市域内开展地质工作的单位比较多,共有十几个部门,三十多个地勘单位,形成的地质资料分散保管,由于涉及经济利益和商业秘密,很难达成地质信息的共享协议[1]。

地质信息共享是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础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基础地质科研、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预警等工作的有力支撑,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重大工程建设,服务防灾减灾,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政府主管部门、掌握地质信息的单位需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地质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地质信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我国矿业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本文将探讨地质信息共享对矿业发展的所起的作用和服务矿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1 地质信息共享与矿业发展的关系

1.1 地质信息共享通过支持地质勘查促进矿业发展

地质勘查是矿业发展基础保障。刘益康教授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矿产勘查是矿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矿业赢利的基础[2]。找矿是高风险、长周期的一项工作,地质勘查要为矿业企业提供充足的资源,就要走在矿业前面,至少超前十年[2]。资本市场中,矿业企业占有的资源量的多少,是企业最重要的实力表现,可开采的矿产储量和矿权是每一个矿业公司最主要的资产,并直接影响其股票的价格[2]。当前我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缺少资源评估、盲目买矿、利益受损,矿业企业更应加强基础地质勘查科学规避投资风险[3]。

地质信息共享直接服务于地质勘查。地质勘查的高风险性及商业资本的逐利性,要求矿业企业谨慎选择探矿靶区,这就需要对前人资料做好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需要专家团队的科学决策,需要现场扎实的工作[4]。为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国土资源部曾专门发布全国整装勘查区地质资料目录、全国整装勘查区地质钻孔分布图及钻孔目录等地质信息。美国地质调查局对全球矿产资源的储量、供需以及消费结构等信息进行长期跟踪,并对全球矿山进行系统监视,在此基础上,收集并整理世界各国地质矿产资源条件、矿业政策法规以及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信息,对各国投资环境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编制出详细的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探开发投资指南,为本国矿业公司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3]。

1.2 地质信息共享通过支持矿业信息市场发展促进矿业发展

地质信息共享能够有力促进矿业信息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矿业信息市场直接服务于矿业发展。中国矿业生产要素市场不发育、不配套的状况,累及商业性矿产地质工作发展滞后,反过来又影响到矿业的可持续性和重工业的基础稳固性,这个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5]。信息市场属于生产要素市场,发展矿业信息市场既是矿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矿业信息市场中,地质信息被收集、整理、加工,形成有价值的信息,用来为找矿、采矿提供咨询服务。世界各国地质矿产资源条件、矿床矿点信息、矿业政策法规及金融税收等投资环境方面的信息,都是国内矿业企业走出去所需要的,有利于降低投资经营风险[3]。

矿业信息市场的发展依赖于地质信息共享。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市场主体有自身的数据获取手段,如遥感信息、位置信息采集等,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大范围的地理信息,对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的依赖性较小。而在矿业信息市场中,市场主体自身掌握的地质信息有限,且这些地质信息发挥作用还常常依赖于其他地质信息的获取。在当前的情况下,地质资料有相当一部分是涉密的,民营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取,不利于矿业信息市场的发展。因此,地质信息共享是矿业信息市场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

2 推进全社会的地质信息共享,更好地服务矿业发展

2.1 研究地质信息共享的体制机制,构建地质信息多部门、多层次的协同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以全国地质资料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受委托保管地质资料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属单位、相关行业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全国地质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各地质信息服务机构应在建设过程中着重加强馆际协作和信息共享,互通有无,合作共赢。近年来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自2009年起,国土资源部持续推进油气等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工作,目前已有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等35家单位成为受委托保管地质资料单位;全国地质资料目录中心集成了76个节点的54万条地质资料案卷级目录,利用互联网为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同时,中国地质调查局也在着手建立局属单位的地质信息共享服务机制,建设地质信息服务平台[6]。地质信息服务机构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这需要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强服务机构之间的协商,研究建立地质信息共享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信息共享、服务收费等政策标准、进行地质信息资源的整合。地质信息的丰富能够使地质勘查工作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促进矿业信息市场的发展壮大,增强矿业企业的竞争力。

2.2 提高地质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化水平,推进地质信息互联网服务,建设统一的地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目前地质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服务机构提供互联网服务,但服务内容差别比较大。其中有些单位开通了专门的服务网站,有些单位在门户网站上设置了服务专题页面。服务内容较少的只提供本馆概况、馆藏资料目录查询、服务指南、联系方式等基本内容,服务内容较多的还提供新闻动态、法规标准、数据产品等内容和地质资料在线浏览、下载等功能。在服务内容的更新频率上,这些网站的差别也较为明显[6]。

地质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受到资金、人员、服务观念等因素影响,为了让社会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信息化水平低的服务机构,应加快地质信息服务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栏目设置,增强检索功能,拓展服务内容,并建立明确的信息更新机制,使地质信息互联网服务更加便捷高效[6]。

在各家地质信息服务机构做好互联网服务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建设地质信息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共享服务平台,为矿业企业提供统一、优质、高效的“一站式”地质信息共享服务。

2.3 整合现有资源,设立地质信息服务的专门机构,建立健全地质信息服务制度和信息发布审批机制

许多掌握地质信息的单位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服务场所、服务制度和从事社会化服务的专职人员。已建立的服务机构人员短缺,提供优质地质信息服务的能力不足。掌握地质信息的单位应整合单位现有资源,设立服务机构,配置专职服务人员,在网站上公布服务机构地址、服务人员及联系方式,并建立健全地质信息服务制度和上网公开信息的发布审批工作机制。要依据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对地质信息定密,并明确地质信息的服务方式。

2.4 依据地质信息服务产品体系,大力开发地质信息服务产品

地质信息服务产品体系是指依据不同需求,按照地质信息相互关系分类组成的系列服务产品,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其划分为地质数据库、地质图件、地质资料、技术方法、仪器设备、技术标准等六大类服务产品,其中每类产品又按照专业类别进行划分。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地质资料数据的研究开发上投入较多,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服务产品。目前我国的地质信息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以地质资料数据的借阅复制为主,地质资料数据的研究与服务产品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重要成矿区(带)开发的综合性服务产品还比较少,用起来不够方便[6]。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明确提出,“推进地质资料的研究开发,充分发挥现有地质资料的作用”。地质信息服务机构应争取设立地质信息服务产品开发岗位或充实服务产品开发力量,主动了解用户需求,系统整理加工地质资料数据,参照地质信息服务产品体系,开发形式多样、可持续更新的服务产品[6]。

部分地质资料数据由于保密原因无法向社会提供共享服务,掌握这些地质资料数据的单位应主动研究脱密技术,对地质资料数据进行脱密技术处理。开发地质信息服务产品是地质资料数据脱密技术处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与地质资料数据相比,地质信息服务产品能够为更多的矿业企业服务。

3 结 语

新常态下保障我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地质勘查工作,保证矿业企业占有的资源量,大力发展矿业信息市场,为矿业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增强矿业企业的竞争力。地质信息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地质勘查工作的起点和基础,还是矿业信息市场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为使地质信息在我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保障作用,需要打破部门分割,消除信息孤岛,推进全社会的地质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这就要求地质信息提供者转变观念,增强共享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同时要求地质信息使用者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维护地质信息的版权。总而言之,地质信息共享的意义在于更好地服务矿业发展,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 朱琳,陈安怀,刘忠明.浅谈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上海模式在湖北黄石市的应用[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4,30(3):293-297.

[2] 王宝金,朱占平,刘忠,等.对我国矿业地质工作发展的思考[J].中国矿业,2009,18(2):30-32.

[3] 徐铭辰,岑况,陈其慎.美国矿业发展于中国之借鉴[J].中国矿业,2011,20(8):11-14.

[4] 郭有民.国内大型矿业集团应重视风险地质勘查[J].中国矿业,2008,17(10):34-36.

[5] 方克定.不同时空条件的地质工作与经济发展需求[J].地质通报,2003,22(11-12):845-849.

[6] 孙克峰,丁克永,郑啸.地质资料服务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探讨[C]//全国地质资料馆.第九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14:346-348.

猜你喜欢

矿业勘查资料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