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远程医学系统的升级改造

2015-01-27冀丽红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8期
关键词:工作站病历交换机

冀丽红

解放军第251医院 视频通信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

我院远程医学系统的升级改造

冀丽红

解放军第251医院 视频通信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

本文介绍了我院远程医学系统软硬件的升级改造及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过程。系统硬件升级改造,采用华为三层交换机替换了原有的D-Link交换机;软件以Web CON会诊软件替代了原有的“会诊客户端SatCON_Client”和“服务器端SatCON_Server”两个软件。升级改造后的远程医学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医生工作站和电子病历系统无缝连接,实现了资源共享。

远程医学系统;远程会诊;医院信息系统

全军卫星远程医学信息网是全军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三大工程之一,是以总后卫生部组织的远程医学应用为目的全军性大规模卫生技术建设工程[1-2]。我院1946年11月建院,是全军最早的中心医院之一,驻守在“环京津贫困带”的河北省张家口市,辖区为7区13个县,其中有10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450万人,有100万贫困人口。远程医学系统起步于2004年,对于本地患者来说远程会诊为其节省了大量费用,如去外地医院的路费、住宿费及相关的挂号检查等费用,同时又可以得到更高专家的治疗指导。对于不能转院治疗的患者更是再好不过的解决方法。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远程会诊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远程医学系统必需定期升级改造。

1 系统的升级改造

1.1 系统硬件升级

我院远程医学系统升级采用华为三层交换机替换了原先的D-Link交换机。华为三层交换机共有28个端口,将其划分为3个部分,分别连接不同的网络:① 连接调制解调器、串口服务器、视频终端、病历工作站、会诊工作站等;② 连接视频终端、Modem等;③ 连接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医生工作站和电子病历系统。硬件方面还新增了医用显示器,用于显示PACS下的DICOM格式的医学影像;新增了胶片扫描仪,用于扫描医学影像胶片;新增了文档扫描仪,用于扫描纸质病历资料和专家会诊手稿等。

1.2 系统软件优化

(1)系统更新了会诊软件。以Web CON会诊软件替代了原来的“会诊客户端SatCON_Client”和“服务器端SatCON_Server”两个软件。Web CON会诊软件直接与网管中心连通,节省了会诊服务器硬件和软件。该软件与HIS连接,主要是会诊管理员使用,管理员可以通过Web CON会诊软件申请会诊,准备病历资料,安排会诊,上传专家意见等,方便了管理员管理会诊、维护系统。

(2)新增了DAPP申请软件。该软件主要运行于医院内网的医生工作站。医生在自己的工作站上提交会诊申请,再由会诊管理员在病历工作站上准备病历资料,即从医院内网的HIS、PACS、医生工作站和电子病历系统上提取相关资料,申请会诊。

2 远程医学系统升级改造的意义

(1)系统更新采用的华为三层交换机,实现了远程网与医院内网的连通,方便从HIS、PACS、医生工作站和电子病历系统采集病历资料。多元化参考资料使会诊专家对病人病情的了解更加清楚,使治疗变得更加有据可依。

(2)华为三层交换机配置一定的安全策略,可防止传输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保证病人的病历资料不被泄露,从而保证了网络安全。

(3)新增的其他配套硬件设备,使阅片、采集相关资料方面需求更加完善。如胶片扫描仪可以扫描胶制片子,扫描后直接生成PASS能传输的格式图片以便专家阅片。

(4)WebCON会诊软件和DAPP申请软件的更新,使远程会诊的申请和管理更加方便快捷,简化了不必要的流程。医生可以在自己的工作站直接通过DAPP申请软件申请会诊,上传会诊资料,而管理员通过WebCON会诊软件就可以维护远程会诊系统。

我军的卫星远程医学系统是利用卫星通信网的技术架构和应用模式,租用鑫诺一号卫星的Ku波段转发器,通过功率放大器、数据链路调制解调器、视频链路调制解调器等设备与地面远端站的视频会议终端实现远程医疗服务[3-4]。2013年~2014年全军卫星远程医学系统的升级改造,进一步适应发展越来越快的网络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及安全稳定的要求[5-6]。在“卫勤使命-2014”演习中,远程医疗会诊车等多种卫勤装备在远程医疗方面建立起一条快速有效的信息通道,前后方的专家通过远程医疗交流,共同为伤员制定救治方案,效果显著。

我院自2014年后半年对系统升级后,方便、快捷和资料共享的新会诊系统受到申请远程会诊医生的一致好评;患者也因为会诊效率高、快速,给予了高度评价。

远程医学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我们应更好地发挥其在医学方面的作用,使其在提高基层部队卫勤保障能力和广大官兵卫生防病水平,及周边百姓医疗服务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7-8]。

[1]冀丽红.远程医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医疗卫生装备,2011, 18(5):406.

[2]冀丽红,丁徐徐.远程医学在我院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2, 27(8):122-124.

[2]陈活良,巨瑛,李俊杰,等.战时数字化卫勤保障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12,55(1):1-2.

[3]李莹,高晨光,马宝英.远程医疗会诊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2,26(2):92-93.

[4]翁盛鑫,程少平,黄影,等.美海军远程医疗研究进展及对我军的启示[J].人民军医,2009,52(3):154-155.

[5]姜小明,魏栋,李勇,等.远程医学运行机制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69.

[6]马明.武警远程医学创新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

[7]张雁灵.汶川大地震医学救援行动及战略思考[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1):1-6.

[8]唐忠,欧旭.医院远程会诊系统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J].广西医学,2008,(9):1401-1402.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Satellite Tele-Medicine System

JI Li-hong
Department of Video Communication, No.251 Hospital of PLA,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China

This paper exemplified the practices of No. 251 Hospital of PLA in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software and hardware of thesatellite tele-medicinesystem as well as its integration with othersystems. In the aspects of hardware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Huawei 3-Level Switch was applied instead of previous D-Link Switch. As for thesoftware upgrading, the previously-used tele-medicinesoftware for client Sat_CON Client and forserver SatCON_Server were replaced with a tele-medicinesoftware Web CON. The upgraded and transformed tele-medicinesystem proved itssuccess inseamless connection with HI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s), PACS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hysician’s workstation and EMR (ElectronicMedical Records), which achieveddatasharing.

tele-medicinesystems;remote tele-medicine;hospital informationsystems

TP393.07

A

10.3969/j.issn.1674-1633.2015.08.031

1674-1633(2015)08-0097-02

2014-12-12

修回日期:2015-02-27

作者邮箱:64653418@qq.com.cn

猜你喜欢

工作站病历交换机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强迫症病历簿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修复损坏的交换机NOS
使用链路聚合进行交换机互联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PoE交换机雷击浪涌防护设计
罗克韦尔自动化交换机Allen-Bradley ArmorStratix 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