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

2015-01-27姚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6期
关键词:生命政治思想

姚红

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

据非正式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至少有100名大学生死于自杀[1]。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已经有学者从心理安全阀理论、社会软控制衰弱论、自我认知危机说、信仰危机论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是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生命教育“空场”,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亟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

1 生命存在的意识教育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生命教育的第一层次是生命存在的意识教育。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生命存在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与精神存在的统一。所谓生命存在的意识教育,就是指要对人的三重生命存在有一种自觉的认知与感悟。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社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只有在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生命存在的意识教育,使大学生对生命的存在有一个清晰地认知和定位。

首先,应加强大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存在意识教育。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机会来完成。①要使大学生了解到生命的诞生历程。可带领大学生参观生命科学馆、参观妇产医院等场所,让大学生领悟到生命诞生的不易和美好,形成对生命的珍惜之情[2]。②走进死亡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死亡相关场所,如殡仪馆、临终关怀医院等,让大学生真正体悟到生命的宝贵与有限,从而使他们对死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懂得更加热爱生命。

其次,应加强大学生对社会生命的存在意识教育。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生命存在是人的生命存在的重要形式。因此,可以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认知社会生命存在价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中,在讲解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时,适时地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让大学生真正领悟和体味到社会生命存在的重要价值。

再次,应加强大学生对精神生命的存在意识教育。人的精神生命存在是使人类能够不断超越其他动物成为万物之灵的原因。社会转型期的不确定性、价值多元性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今的大学生带来了精神迷茫。在这种情况下,渗透精神生命存在意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显得尤为必要。比如,可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上通过对典型革命英雄人物的分析,让大学生们明白人的精神生命存在对于人的重大意义,从而能够在生活中学会正确面对人生磨难与挫折,树立积极的精神面貌,勇敢地接受挑战。

2 生存能力的培养教育

渗透生命教育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层次是培养教育生存能力。所谓生存能力是指在社会上一个人能够进行正常生活的综合能力,包括自救能力、自主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

首先,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自救能力。与国外教育相比,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比如,韩国就很重视青少年的生存能力教育,通过在安全馆里体验地震、暴风雨及火灾的模拟情景,培养学生的自救能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渗透培养大学生的自救能力。比如,利用实践教学环节聘请专家讲解和演示遇到灾难时如何学会能独立自救,甚至去帮助有需要的人[4]。

其次,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这种自主能力既包括基本的大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也包括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父母溺爱,自主动手能力较差。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应当在高校开展,如书法绘画大赛、歌咏大赛、寝室文化比赛等校园文化节,使学生们的自主动手能力增强。另外,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在老师的监督下进行的,所以到大学阶段后,很多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推进研究式教学不失为培养大学生自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再次,着力培养大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就越自立,将来就会越有发展。高校应把带大学生到野外进行强化训练,脱离虚拟课堂,以提高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出校门,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社会现状,并逐渐适应社会。

3 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

渗透生命教育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是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生命质量是指“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状态评估”[5]。衡量一个人生命质量的高低,有两个重要的标准:①有无崇高的精神生命追求;②有无健康的物质生命本能。一般而言,物质生命的健康条件得到满足后,生命质量的提升主要取决于精神生命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当代大学生生命质量提升教育更关注的实质是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生命质量。渗透生命教育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包括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品德的教育和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树立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的教育。

首先,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人生有了理想,生命才会有意义。如果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或者目标,不能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便不能确定人生的方向。可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比如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教学时,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为国家、民族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播放相关的思想教育视频,如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节目视频,或者组织学生去探访本地的优秀道德榜样,比如“吉林好人”等人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能够引起大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给大学生以鼓舞、教育和鞭策。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这是大学生生命完善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再次,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教育。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栋梁之材,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中还应加强对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的培养。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比如,可以在一些有意义的节日,如国庆节、“五四”青年节等进行思想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真正体会出生命存在的价值。

[1]卫小将.社会工作与社会问题:中国本土化理论与实务的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0.

[2]李雪飞.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J].教育评论,2015(5):105-10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4]董炯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挑战与实践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63-65.

[5]臧运森,田侃.基于生命质量视角的安乐死问题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5(1):85-87.

猜你喜欢

生命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