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
2015-01-27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
候红梅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57例,患者均接受抗凝及溶栓治疗,并接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干预,57例患者中治愈52例,死亡5例。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复杂,诊断较为困难,积极溶栓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肺血栓栓塞症;急性;临床特征;护理
肺栓塞是由栓子阻塞肺血管所导致的一类临床综合征,根据栓子的来源与类型不同,可将肺栓塞分为空气栓塞、脂肪栓塞、血栓栓塞以及羊水栓塞等[1],其中以肺血栓栓塞最为多见。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由于发病紧急,临床误诊以及漏诊率较高,部分患者因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而死亡[2]。为进一步明确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现对我院部分患者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护理干预措施,以期为畸形肺血栓栓塞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相关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月~2015年4月收住于我院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57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1例;年龄37~72岁,平均(54.2±4.7)岁。
1.2 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
5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烦躁、呼吸困难以及头晕等症状。其中11例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症状,21例存在胸闷症状,12例存在咳嗽、咯血症状,查体见患者心率增加(>100次/分),体温37.2℃~38.7℃;肺部听诊可闻及较大面积的湿啰音,其中2例出现胸膜摩擦音,4例出现颈静脉怒张,同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即“三联征”者3例。超声检查显示肺动脉血栓形成、肺动脉高压,右心扩大,室壁肥厚。下肢彩超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胸部CT检查显示肺动脉中心性或者附壁性充盈缺损,阻塞肺段呈现楔形高密度影,实验室检查显示D-二聚体呈阳性。
1.3 治疗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凝及溶栓治疗:溶栓:尿激酶4 000 U/d,静脉推注。抗凝:华法林5 mg/d,口服;低分子肝素50~225 mg/d,静脉推注。
1.4 护理干预
(1)一般护理:保持病房内环境清洁、安静及舒适,减少家属探视次数及人数。定时开窗通风换气,调节室内温度及湿度适宜。在急性期,应指导患者严格卧床休息,采取健侧卧位,密切监测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对于呼吸困难患者,可采取半卧位,尽可能减少翻身次数,严禁对患肢进行按摩[3]。调节氧流量适宜。(2)饮食护理:提供高纤维、高蛋白及易消化饮食,增加饮水量,降低血液粘度,防止血栓形成;适当增加新鲜水果及蔬菜摄入量,保持大便通畅。(3)病情观察:胃肠道出血以及颅内出血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溶栓治疗前,应对患者全身情况,尤其是凝血功能进行评估。治疗期间加强巡视,重点观察患者有无咯血以及咳嗽加重的倾向,有无头痛以及意识不清,及时判断是否存在颅内出血[4]。观察大小便颜色,必要时进行粪便潜血试验,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4)溶栓后护理:由于溶栓治疗后患者凝血状态发生改变,因此在实施护理操作时应避免与患者肢体发生碰撞、动作轻柔,避免发生皮下淤血,尽可能避免有创护理操作。注意观察注射部位皮肤颜色及皮下有无硬结,明确皮下出血。(5)心理护理:呼吸困难以及晕厥等症状可令患者产生濒死感,进而导致强烈的恐惧情绪,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详细讲解肺血栓栓塞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树立治疗信心,保持良好心态,消除其不良情绪。
2 结果
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干预,57例患者中治愈52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8.8%(5/57)。
3 讨论
3.1 临床特征
引起急性肺血栓栓塞的血栓可来源于右心室、下腔静脉径路或者上腔静脉径路,但临床发现绝大部分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尤其多见于下肢近端深静脉,即从腘静脉上端到髂静脉段的深静脉。近年来,由于介入治疗的普遍开展,锁骨下静脉以及颈内静脉等来源于上腔静脉径路的血栓有增加趋势。血栓阻塞的肺动脉可见于单一部位或多个部位,一般双侧或多部位较为多见。肺动脉阻塞后,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压力增加,进而导致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右心室扩大,静脉系统淤血[5]。而右心扩大后,可导致左心室功能障碍,引起心排出量较前减少,导致低血压甚至休克。此外,右心压力增加以及主动脉内低血压可造成冠状动脉灌注压下降,心肌低灌注,进而诱发心绞痛。因此,或者多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但该表现并不典型,尽管检查手段较多,临床误诊以及漏诊率仍然较高。
3.2 护理要点
溶栓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而溶栓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护理干预应围绕溶栓治疗展开。在治疗期间,护理重点应为监测患者有无颅内以及消化道出血,减少溶栓严重并发症。由于患者凝血功能下降,因此在实施护理操作时应注意减少有创操作频率,必要时应在穿刺部位增加按压时间,减少出血。此外,治疗期间加强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复杂,诊断较为困难,应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结果综合判定,早期确诊并积极溶栓,同时给予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1]严莉,范槐芳,刘岚英.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29例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 护理与康复,2014,13(1): 41-43.
[2]王璐琳,罗群,杨力祺,等. 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与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17例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2): 13-17.
[3]于方飞,邵玉霞,张晓飞,等.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栓塞面积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9): 3678-3682.
[4]李继霞.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442-2443.
[5]王姝,朱立勤,蒋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伴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学监护[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9): 1254-1256.
Nursing Experience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HOU Hongmei People's Hospital of Xin'an County,Luoyang 4718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nd summarizes relevant care measures.MethodsOf 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57 cases,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nticoagulant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and receive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summary Nursing.ResultsAfter active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57 cases were cured 52 cases,5 deaths.Conclusion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complex clinical manifestations,diagnosis more difficult,active thrombolytic and scientific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mortality.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cute,Clinical characteristics,Nursing
R473
B
1674-9316(2015)28-0261-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28.196
471800 洛阳市新安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