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护理体会

2015-01-27欧雯450052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二科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8期
关键词:预见性稳定型乙组

欧雯450052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二科

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护理体会

欧雯
450052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二科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乙组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的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甲组(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效果明显,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不稳定型心绞痛;预见性护理;疗效

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够充分,继而所诱发的急剧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临床症候[1];一旦患有该疾病,若不进行及时且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最终将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鉴于此,本研究对所收治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甲乙两组,每组30例。甲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7岁,平均(62.1± 5.3)岁;类型:初发劳累性11例,变异性10例,恶化型劳累性9例。乙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2~74岁,平均(61.6±4.9)岁;类型:初发劳累性13例,变异性11例,恶化型劳累性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临床基础性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全部患者均予以钙离子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甲组患者予以常规性护理措施,即观察患者的病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用药护理等[2];在此基础之上,对乙组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措施:①诱发因素的预见性护理:在临床上,有许多因素可以诱发该疾病,例如突然性体位改变、剧烈的情绪波动、饮食与运动不合理以及气候改变等[3]。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说明诱发疾病的各种因素,以便使患者能够针对这些因素,做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②预见性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详细掌握患者的具体病情,即了解其心绞痛的发生部位、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等,以便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加以注意,从而在第一时间内察觉其疾病发生的征兆,且予以相应药物治疗,避免或降低疾病的发作次数。③放松训练:护理人员可对患者介绍放松训练的基本原理、训练技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且对其治疗目标加以明确。之后,请患者静坐抑或者平躺,并渐渐放松全身的肌肉,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开展放松训练,即上肢、肩部、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臀部、下肢以及双腿等,训练次数一般1次/d,0.5 h/次。④预见性健康教育:入院后,对患者展开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健康教育,除对其介绍该疾病的发生机制、原因、治疗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之外,还应告知其合理的体育运动,对促进其侧支循环的构建极为有利。然而,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应适量,不可过量;若有需要,可在开始运动前和运动后,予以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以避免疼痛的发生[4]。除此之外,在运动过程中,尽可能少的出现拉、推、举等动作;在饮食方面,应坚持低盐低脂,且易消化;进食速度不可过快,进食量适中,不可太饱,尤其是在晚餐时,大约八分饱即可;禁烟忌酒。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经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性的改善,且疼痛持续时间<2min;②有效:经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疼痛持续时间2~10min;③无效:经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得到好转,且时常发作。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医院自制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满分100分,>90分为满意,70~89分较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8.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效果分析:甲组的总有效率76.7% (23/30),乙组的总有效率96.7%(29/3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满意度分析:甲组中有14例满意,10例较为满意,6例不满意,满意度80.0%;乙组中有21例满意,8例较为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96.7%,组间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所谓的预见性护理,就是经由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依据疾病的特征、演变规律等,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潜在性的护理问题,在整体护理的指导之下,以临床症状作为护理依据,针对病患的具体情况,展开预见性的护理[5]。该护理模式是主动对病患的实际病情进行评估,且制定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进而为患者提供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服务。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就对乙组中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其护理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甲组患者(76.7%);同时乙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甲组。由此可见,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其护理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1] 蔡伟良,蔡春花,陈华飞,等.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2(5):595-597.

[2] 来彩霞,杨吟.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 9(16):31-32.

[3] 高晓琴.综合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4,12(7):110-112.

[4] 顾丽辉.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10(5):435-435.

[5] 于泽.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探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5,8(4):122-123.

Nursing experience of 30 cases of unstable angina

OuWen
The Second InternalMedicine-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Zhengzhou University,Henan Province 450052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effect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ofunstable angina pectoris.Methods:60 patients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were selected.They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group and B group.The A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on the basis of this.The B group were given predictive nursing.W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Results:In the B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A group(P<0.05).Conclusion:Unstableangina patientsweregiven predictive care.The effectwasobvious.Itcan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nursing.Key words Unstableangina pectoris;Predictivenursing;Clinicaleffect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8.80

猜你喜欢

预见性稳定型乙组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