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现代教学方法及其合理应用
2015-01-27单福新
单福新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 137000
病理学是与临床医学紧密相联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医学课程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具有理论抽象、专业名词多、内容复杂、直观性和实践性强以及较难记忆的问题,加之高职高专教学时学时较少、教学任务重、学生不重视实验、学习积极性不高和学习兴趣不浓等现象或问题的存在,而教师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熟悉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转归,只有完成这样的任务才有利于后续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有限的教学实践完成教学任务,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是病理教学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综合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破解。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相关文献[1-6],总结分析病理学现代教学方法及其合理应用。
1 多媒体教学法
在病理学教学中,各种病变的肉眼及镜下照片、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及录像等均可以多媒体课件予以体现。由于传统教学手段只能使用简单的挂图进行形象教学,而多媒体可以形象、生动、直观地为学生展示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和无法观察到的病理变化。
如讲授泌尿系统疾病时,一般先对正常组织结构进行复习,再讲解发病机制,最后介绍几种常见疾病。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时,教师需将肾单位组成画在黑板上,然后进行讲解,教师的绘画水平限制了画图质量,影响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点;只能以语言描述加挂图的形式为学生讲解发病机制,这不仅枯燥无味、形象性差,学生难以理解相应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如采用多媒体授课,教师只要通过大型幕布展现立体图片,肾单位的组成可从不同角度清楚观察,结合FLASH动画将肾单位的工作过程进行全面温习,这在复习解剖组胚相关学科的知识的基础上节省了授课时间,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优势。
可见,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课堂知识容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应用并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病例讨论教学法
病例讨论教学法是不同于“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要合理以类型不同的病例作为引导,使学生从病例资料中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线索,发现并合理解决问题,将机械性的记忆知识转变为理解记忆知识的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双方互动,完成单元教学目标。
引导预习。在预习新课内容时,学生常有不知下手的方向、哪些为重点内容、难以把握预习的广度与深度等问题,教师要进行引导预习。如在讲授“急性肾小球肾炎”前一次课布置预习内容时,应为学生分发典型病例,通过病例引导学生合理完成预习新课内容的任务。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感性认识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病理生理等基本知识,同时学生在病例理解、分析过程中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能够很好地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努力探索医学知识。此时,学生会带着疑问来学习新课,以更好地解决相应疑难和发现的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其主观能动性会被调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学好病理学知识。在此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问题,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归属感。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强化知识的多元性,在温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更扩展了知识面,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问题式病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营造和谐氛围,以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病例及其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疾病发生的病因、病理过程、病理生理机制,并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在此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认真思考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各抒己见、大胆辩论并踊跃发言,课堂气氛轻松,在教师引导下和不断的争论中,使问题得以正确解决,真正做到积极学习,发挥个人能动性,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和自我表现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很喜欢病例讨论式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记忆、自学、归纳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病理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衔接临床医学课程教学。
3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
3.1 带着问题听课
教师在授课前应先介绍一下本次课的重点问题,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带问题去听课,做到有重点听课。如讲“休克”时,向学生介绍过去认为小动脉、微动脉等小血管扩张是休克的共同发病环节,从而降低动脉血压,此时可应用血管收缩药物来提高血压,但经过治疗有许多病人却没有产生如期的治疗效果,病情有时反而恶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呢?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听课,可更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抓住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课后提问,多数学生理解了微循环障碍是休克的共同发病环节,学生及时掌握了当堂授课重点内容。
3.2 带着问题自学
高职高专学生自学能力较差,但病理学一般在第二学年开设,经过一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学生大部分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正确引导。如在讲授临床常见病“肝性脑病”时,肝昏迷是最重要的疾病,且危害患者生命,由此提出相应问题:什么是肝昏迷?为什么应用降血氨药和左旋多巴来治疗肝昏迷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检索资料和教材进行自学,通过信息反馈,多数学生明确了氨中毒和假性神经介质的作用是其主要发病机制,正常神经介质为假性神经介质取代出现昏迷,治“本”之策就是应用降血氨药物和左旋多巴。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更为明显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及其作用发生了转换和更新,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保护和开发,有利于学生创新开拓精神、全面发展之培养和养成。这要求教师必须在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要学习、掌握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于学科教学中,做到合理应用,相得益彰。
4 比较教学法
病理学内容繁多复杂,一些疾病有许多容易混淆的相似之处。为更好地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可以通过比较教学法以发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的区别和联系。
4.1 类比法
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内容存在于同一系统疾病中,为了帮助学生记忆,通过比较可能混淆的因素常可形成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如从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这两个方面比较急性肾炎、恶性肾炎、慢性肾炎这三种疾病,从致病因素、病理变化和传播途径这三个方面比较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从危险人群、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治疗结局比较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从病原体、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比较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
4.2 异比法
指从表面上相异的内容中找出其存在的差异,这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病理学知识,有利于判断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如课本中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比较。
4.3 横向法
在病理学教学中,横向比较主要从空间角度,比较同类疾病及其病理变化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可以充分显示每类疾病和病变的差异和特异性。如从致病原因、病变特点、结局等方面比较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从发生原因、发生部位及发病机制三个方面比较动脉性充血与静脉性充血,从内外液交换以及机体变化等方面比较高渗、低渗、等渗3种类型脱水。
4.4 纵比法
纵向比较是从时间角度,分阶段比较某一疾病发生发展历程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比较同一疾病不同时期的病变特点和临床表现。如比较红色肝样变期和灰色肝样变期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特点。
4.5 借比法
借比法就是借助学生所熟知的一般事物和现象来比较抽象的特殊事物和现象的一种教学方法。如肝瘀血时,发生萎缩甚至消失的是损伤较重的肝小叶中央区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的是损伤较轻小叶周边区肝细胞。这可借比为房屋发生火灾,人们都往门口方向跑并将其堵塞,这相当于肝静脉回流受阻,离门口越近的人越容易受到挤压,好比损伤较重肝小叶中央区的肝细胞坏死;相反,离门口越远的人受到挤压越弱损伤较小,好比损伤较轻的肝小叶周边区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4.6 综合比较法
综合比较法是全面比较各种病理变化或功能代谢各个要素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比较能够明确被比较对象的共性和个性。如从发生原因、外观、细胞数、蛋白质含量、比重、粘蛋白试验凝固等方面综合比较渗出液和漏出液,从形态、种类、功能和临床意义等方面综合比较各种常见的炎症细胞。
5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
理论与实验是紧密相连的,所谓理论指导实验,实验验证理论知识。通过观察病理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理论课知识具体化,通过观察、对比正常和异常标本,提高掌握知识的程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肝脏体积增大、边缘变钝、表面光滑是脂肪肝大体标本的表现,肝脏一般呈淡黄色,质软,切面隆起,边缘外翻,触之有油腻感;光镜下观察脂肪肝时可有大小不等的界限清楚的圆形空泡存在于肝小叶中央部肝细胞胞浆内,有的形似脂肪细胞的肝细胞核被脂滴挤到一侧,提示我们脂肪变性导致的肝细胞体积增大使肝脏出现体积变大,边缘变钝,切面隆起之病理改变。将肉眼观察和镜下观察结果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脂肪变性的理解和掌握。
要体现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的高素质医学实用型人才,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通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通过授课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后续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也是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动力。
为了完成病理学学科教学目标,授课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并组合运用,使学生掌握病理学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必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培养学生缜密的临床思维能力,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学好、学实病理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孙丽梅,邱雪杉,王恩华,等.病理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6):899-902.
[2]唐群,雷久士,张秋雁,等.病理学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1):100-102.
[3]王晓杨.病理学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4):211-213.
[4]陈光平,陈吴兴,叶宁海,等.传统实验结合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1):125-126,156.
[5]何妙侠,王建军,郑建明,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实习实施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效果评估[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1):85-87.
[6]王艳霞.中国病理学教学改革近况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