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生命教育实践探索

2015-01-27李翩翩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学

李翩翩

(温州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185235852@qq.com)

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1]医学院校的生命教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医学生识读生命本质、确立生命价值目标,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同时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成为德术双馨的医疗卫生人才的教育活动。[2]

1 医学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特殊性和必要性

医学的本体是人的生命,医学的初衷与本质是服务于生命,医学的精髓是对人的生命本体的同情、尊重、仁爱与体恤,是对人的生命健康的维护。医学教育是与生命教育紧密相关的神圣事业,然而近几年,部分医学院校学生自杀、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如北京大学医学生跳天桥自杀事件,中山大学大三医学女生跳楼自杀事件,复旦大学医学研究生投毒杀人事件等等,这些事件在让人对生命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对于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生命教育的重视。伴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技术渗透到医学的各个方面,部分医生的理性完全受制于技术,病人“被器官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然而,在医疗过程中,非技术性因素,如仁爱之心等与医疗技术因素一样,都关系到病人的康复。所以,医学生除了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与理念。培养医学生的目标应该是使其发展成长为尊重生命、有爱心和高尚职业道德的人类健康守护者,因此,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树立生命神圣观,要把如何呵护生命健康作为自我成长的必修内容。

2 当前医学院校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在课程设置中,忽视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展

我国的传统医学教育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但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关研究表明,国内医学院校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比例最高为9.3%,最低为4.6%,大多数院校在7% ~8%之间,平均为7.45%。[3]而在欧美国家,多达20% ~25%,英国、日本也有10% ~15%。[4]课程设置中没有针对生命教育设置专业课与选修课,在重视技能培训的大环境下,学生参与相关课程主要是为了拿学分,完成学习任务。

此外,生命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割裂现象较为严重,没有实现相互整合渗透,生命教育培养计划单一、结构和内容设计上存在不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对生命教育内容给予重视,多以理论讲授为主,照本宣科、脱离实践,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更不能产生共鸣,无法使学生产生对生命的关爱与珍爱之情。

2.2 在文化活动开展中,缺少人文与生命关怀的氛围

校园文化活动虽然形式多样,但是内容单薄,缺少人文与生命关怀的氛围。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带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活动。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极易受到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价值观的熏染。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各级组织均会开展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但是,此类活动带有较强的说教性,极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效果不甚理想。第二,带有功利性的文化活动。社会转型必然带来激烈的竞争,受此影响,校园风气日益浮躁,校园文化活动带有强烈的物质化、功利化色彩。例如校市省国家各级联动的创新创业大赛等,可以直接拿到国家级赛事的名次;就业推助工程,可以直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对于此类立竿见影的活动,各级组织均会大力推进,而忽视了对于学生人文与生命关怀这种细水长流的教育活动。第三,带有文娱性质的文化活动。部分大学生精神世界空虚,唱歌、跳舞等此类文化娱乐活动虽然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但由于缺少更高的立意,活动意义有待提升。

3 医学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对策

3.1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展生命教育理论教学

3.1.1 开设生命教育选修课。

通过理论教学、互动体验及课后思考与实践,力求让学生感受生命的起源、诞生、成长、境遇及死亡。

我校已经通过开设生命教育选修课,对医学院校开展生命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开设的《大学生生命教育》选修课共36个学时,课程内容分“生之智慧”“生之探索”“生之关怀”三个篇章,具体包括“认知生命”“情绪控制”“正念减压”“创造力培养”“自信的魅力”“学会感恩”“守护生命”“临终关怀”等学习单元。通过课堂的理论教学、融入“口足画家体验”“苜蓿种植”“成长账单”“画我一生”等互动体验活动,加上老师引导课后思考,力求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进而珍爱生命,并且推己及人。课堂中融入的互动式体验教学,借鉴了国际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教学经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面对生命的过程,了解生命的珍贵。

3.1.2 渗透医学专业课程。

大部分的医学专业课程本身就是生命教育的良好素材,如医学生应该如何向大体老师致谢;应该如何人性化地对待动物、人类生殖、生育控制、遗传、优生、死亡、安乐死、器官移植等诸多方面的道德问题等,都是珍贵的生命教育素材。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使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提升生命品质。在《医学伦理学概论》《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专业课程中逐渐影射出生命教育的内涵,营造生命教育的浓郁氛围,引导全体学生自觉形成正面的、积极的生命观是医学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部分。此外,在医学生入院实习期间开展相关讲座与活动,导师有意识地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正确看待与对待生命,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与真诚关爱,帮助病人摆脱病痛,也是开展生命教育很好的方式。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生命教育校园氛围

3.2.1 结合专业特色和优势,丰富生命教育活动。

医学院校生命教育的开展可以借助各二级学院的专业优势,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例如,我校药学院举行包括药膳制作、药膳识别的“药膳大典”系列活动;临床医学院开展对医学技能、健康知识进行比赛的“钱礼杯”医学文化营活动;口腔学院开展的包括知识竞答、义诊等活动的口腔健康文化节;检生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的探寻海洋生命奥秘的海洋生命营等活动。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医学生在参与的同时,巩固了专业知识,提升了对生命健康的认知,增强了身心健康。

3.2.2 开展生命教育工作坊、主题班会、团日活动。

我校自2010年起已在校级层面开展相关的关爱生命系列活动;校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开展“风雨阳光,成就生命彩虹”大学生心理活动月系列活动,全校层面开展“生命教育”主题班会、团日活动、职场体验等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体验活动,有“向生命鞠躬,奏梦想乐章”生命教育团日活动,“5·25我爱我”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生命·责任”“爱心接力,情寄汶川”等主题论坛,创办“心灵电台”等活动。这些主题教育活动的持续开展,使广大师生共同感悟生命价值,以更强烈的使命感投入到“关爱生命”的活动中。

3.2.3 加强校园专业文化环境建设,突出生命文化气息。

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突出生命教育为主题,营造和谐的生命教育氛围。我校在建筑中体现医学专业特色,如“希波克拉底桥”“南丁格尔桥”“同仁楼”“同济楼”。校园中,放置着白求恩、华佗、钱礼等医学大师的雕像;教室、宿舍张贴、悬挂医学大家经典医学名句;建立人体生命科学馆、实验动物纪念碑等,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生命文化气息,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

3.3 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提升生命境界

医学生志愿服务是医学院校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的最佳途径。我校第一临床学院开展“健康巴士”医疗服务实践活动,结合医学院师生专业特色,进入学校、社区、敬老院、孤儿所,开展针对保护视听力、运动与健康、饮食与健康等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第二临床学院建立了“血液银行”,倡导在校医学生积极加入志愿献血者存储数据库——“血液银行”。当出现特殊情况,在急需用血的情况下,能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到“血液银行”中的志愿者,组织开展献血活动,保证应急血源。自2012年成立至今,已有一万多名在校医学生加入“血液银行”,3名学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口腔学院牵手美国“微笑联盟”开展了“幸福微笑”公益活动,引进先进的治疗技术,帮助中西部地区贫困唇腭裂患者实施一系列治疗修复。眼视光学院结合温州市“爱心温州·善行天下”慈善救助行动开展“明眸工程”公益活动,为中西部地区贫困和弱势人群免费开展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移植等手术。截至2014年,“明眸工程”先后在全国十三个省市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结对各省市级医院17家,培训医务人员100多名,筹措经费2300多万元,开展免费手术5000多例。学校“生命教育社团”发挥附属医院的优势,开展“暖阳工程”,为临终病人送关怀。学校各社团组织通过为社会各界提供相关的志愿急救课程,提升大众对溺水、心脏病发作等意外事件和突发疾病的急救技能。通过灾情教育,大众了解了火灾、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应对措施,学会自救与帮助别人。医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体会到生命的顽强,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在奉献知识与青春的同时,也收获着感恩和快乐,不断升华其生命境界。

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探索生命意义,澄清生命价值,多元适性发展,增强挫折承受能力,学会积极地生存、健康地生活与独立地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和谐,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5]积极探索医学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对策,有利于医学生在爱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懂得珍爱他人生命,真正成为一名有仁心仁术的医务工作者。

[1] 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25 -29.

[2] 陈秋余.医学生生命教育实施路径探究[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31(6):730 -733.

[3] 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10):66 -68.

[4] 孙英梅,岩磊,张甦,等.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7):414 -415.

[5]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生命教育导师职业培训课程[Z].2012.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学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逻辑起点——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有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内药用植物园规划与建设初探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