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野下的“道德健康”
2015-01-27李诗萌
李诗萌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fhllx@126.com)
心理学视野下的“道德健康”
李诗萌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fhllx@126.com)
通过对道德健康概念的阐释,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道德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意义:道德健康有助于个体获得积极情绪,道德健康有利于提升生命意义感,道德健康更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样,心理健康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德健康的形成,调查发现,在青少年道德问题形成的原因中,早前的心理问题是被忽视的因素,提出只有将心理健康作为道德培养的基础,才是实现道德健康目标的正确路径。
道德健康;心理学;心理健康;道德培养
现代心理学研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事实与价值分离,一些人认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及心理教育等心理干预技术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无关道德,在心理干预时不应作道德判断和评价。认为心理干预只需解决人的心理适应问题,至于这种适应的伦理性质与伦理后果则不必考虑。
近年来,伴随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道德健康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目前,学界已经普遍认可道德健康作为心理健康内在基础的这一观点。但以往的研究较多讨论心理干预中是否需要进行价值干预,而对于道德健康对心理健康的推进和发展意义以及道德健康如何促进心理健康缺乏深度研究。笔者旨在探讨道德健康对心理学的意义及其培养策略。
1 道德健康概念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对“健康”这一概念只从“躯体”角度去理解。20世纪后期,人们开始重视心理健康的讨论,20世纪末,“道德健康”概念被提出。
关于“健康”,WHO下过几次定义,逐渐完善了健康的内涵。1948年,WHO首先提出了健康的定义,1978年9月,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再次强调,20世纪末,WHO进一步指出: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
道德健康是指人的个性倾向性保持积极、高尚和完美的状态。“道德健康”概念丰富了健康的内涵。心理学界需要在道德健康研究的基础上,寻找道德健康对于心理健康的价值,从而拓展心理健康的学术内涵,修正心理干预的目标和方法。同时,以心理学的视野来关照道德健康,也需要改变以往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2 道德健康对于心理健康的意义
2.1 道德健康有助于积极情绪的获得
个体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必然会受到多数人的肯定和赞赏,这样以来个体就会感受到愉悦。情绪体验积极美好,不仅能使他们的心理活动空间扩大,瞬间思维活动序列得到拓展,对有意义活动的参与度增强,从而使他们感受积极情绪的机会显著提高,还可促使个体通过更多行动,摆脱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积极高尚的道德行为中,个体产生的愉快、充实、尊严、骄傲与高尚感,以及受到的赞美、崇拜、感谢和奖励等,构成了幸福感的主要来源。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他的合于他自身的德性的实现活动”。[1]
道德健康的人往往责任感强,这促使其工作专注,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潜能,从而获得突出成绩,体验到价值感、尊严感和成就感,从而感觉到到自我对于他人以及社会的意义,获得超越自我的充实的人生意义感,由此产生持续的幸福感。
健康的道德行为,更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使归属感增强,社会支持增多。道德健康的人,常常以开朗、大度、诚实和乐于助人等态度待人,使他人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因而易于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道德行为还可使个体避免被愧疚、焦虑等消极情绪纠缠。非道德行为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但却会受到谴责。不道德行为即使无人知晓,也会让个体长期存在负疚感、罪恶感、恐惧感等消极情绪。
2.2 道德健康有助于生命意义感的提升
健康的道德行为可避免个体陷入“自我中心”,帮助其超越“空虚自我”,从而提升生命的意义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是类存在物:在精神或意识上,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在生产劳动活动上,人是追求自由自觉的存在物;在社会性上,人是追求交往、互补和合作的存在物。”美国系统哲学家欧文·拉兹洛说:“越来越多的人由于看不到人生的意义,被迫接受精神治疗,他们抱怨一种内在的精神空虚,具有一种完全和终极的无意义感。”[2]道德健康的人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主动协调自我及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帮助自我归属于一个自身认可的、更大的社会整体,从而体会到其人生对于他人与社会的重要价值和历史意义。
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悦纳自我一方面来自个体的主观认识,更多的则是来自他人及社会对个体的认知评价与反馈。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会持续得到有关自己的信息反馈,从而清晰知觉到自我的存在,获得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道德不健康的人得到的反馈消极,因此降低其自尊和自我评价;而道德健康的个体则得到的反馈积极,使自我认知积极、满意,自我悦纳度得到提升。道德健康的个体正是由于在主动与他人融合的过程中接纳了自我、超越并扩展了自我而感受到了有意味的生命,从而以这种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作支撑,消除自身忧郁情绪,提高自尊,提升心理健康水平。[3]
2.3 道德健康更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
道德健康的个体,突出特点是具有清楚、积极的价值观,这是个体保持心理平衡的基础。个体的心理问题,大多是因为在面对抉择时无法做出判断。没有清楚的价值观念,不能对客观事物做出对错、善恶、荣辱的判断,因而陷入矛盾冲突之中,无法摆脱。
健康的价值观可预防个体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使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在社会实践中,人通过具体的、内在的价值标准,来判断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的、有意义的,明白在具体情境下什么是应该肯定、接纳和争取的,什么是应该否定、回避和拒绝的。另外,对价值标准的弹性有充分的理解,对某些行为的可接受性有理性的把握,加上愧疚和自我惩罚等心理活动消除内心的罪恶感等,也是积极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的促进。
因而,通过价值干预,解决个体的道德困惑,必不可少。心理干预不仅需要干预个体当下的心理症状,同时还应使个体从更深的层次上做出反省和道德评价,重新构建和完善个体的道德观,使其不仅从心理感受上达到适应社会,心理平衡得到恢复,而且还应按照健康的道德行为达到适应社会。将道德健康引入心理干预的程序和目标这一行动,在心理干预技术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当然,如果过分强调道德健康对于心理干预的价值,不恰当地运用于心理干预的各个环节,则是有害的。如有可能会出现健康问题道德化,心理问题道德化的情况,会对健康问题作道德化的解释。另一个倾向就是,模糊了道德和心理之间的界线,使人们更不愿意寻求心理的帮助。要避免这些问题,心理工作者则应具有开阔的胸怀,允许多元化道德观的存在;同时,应充分考虑来访者的接受能力,在干预的后期,将道德认知改变作为巩固干预效果、提高干预目标而设置的一个环节。
3 心理健康对于道德健康的意义
3.1 心理问题是产生道德问题的主因
2014年4月,笔者随机选择西安市内的3所中学,调查了45名有品行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年龄在13~17岁之间。调查方法:通过班主任和社区委员会了解这些学生家庭的一般状况;对部分学生的主要家庭成员做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处境和生活情况;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调查结果:45名学生的家庭中,经常吵架的家庭24个(53.3%),父亲或(和)母亲赌博的家庭11个(24.4%),酗酒9个(20.0%),父亲或(和)母亲犯罪入狱的家庭12个(26.7%),离异家庭14个(31.1%),存在其他混乱状况的家庭10个(22.2%)。
调查发现,品行问题学生的家庭半数以上都是问题家庭。教育心理学理论一般认为,青少年的品行问题学习模仿是主因。但本次调查和有关研究报告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影响,使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也是重要原因。心理问题包括心理困惑、不良情绪和异常人格。心理问题可导致个体歪曲地看待自我及外部世界,继而产生道德困惑,对伦理规则产生敌意和对抗心理,最后形成品行问题。
对其中18名学生的访谈发现,他们均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对家庭和社会的敌意,价值观混沌、错误,情绪冷漠、自卑、抑郁、焦虑等,个性发展趋势为懦弱内向、暴虐躁动、随波逐流等。这些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除与先天生理素质有一定的关系外,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问题家庭的儿童,父母离异或死亡,父母有赌博、酗酒、吸毒、斗殴、偷盗、诈骗、淫乱等不良行为或人格障碍,父母对子女虐待、遗弃、专制或溺爱、放纵等,均可使其产生心理困惑和消极情绪,严重的会形成异常人格倾向,导致成年后形成偏执、冲动、分裂、反社会性等人格障碍。
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一是适应不良,表现为无法很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生活、适应自己身心的发展,从而造成学业上、生活上和人际关系上的困难,易于产生愧疚、自卑、抑郁和神经质等负性情绪,从而产生矛盾纠结、回避对抗、自暴自弃等消极心理和行为;二是认知歪曲,表现为歪曲德育目标,将自己的挫折等不良情境归因于现有的社会规范,对社会伦理不予认可和接受。
对刑释人员的研究发现,其重新违法犯罪率很高,70%重大刑事案件的罪犯有过犯罪记录。分析原因,主要是其人格、心理及社会适应存在严重问题。所以,学者建议在监狱或社区对他们进行心理矫正,内容包括评估危险度和改造难易度、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程度,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才能使他们道德健康,从根本上回归社会。[4]
3.2 道德健康应以心理健康为基石
社会调查发现,对于有品行问题的青少年,只进行道德教育往往成效甚微。学校里有品行问题的学生转变率较低,正是因为忽视了对其心理问题的矫正。因此,道德品质的培养,只有和心理干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目标。但以往学校或社会机构的道德教育常常是惩罚的方式,加重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道德健康的内涵表明,道德健康的培养目标,应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人的健康与生活。德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接受各种道德法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符合道德的生活能力和情感品质。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健康的道德品质才能得以形成。[5]美国价值澄清学派代表拉思斯曾经提出四条德育原则[6]:第一,以生活为中心;第二,对现实的认可;第三,鼓励进一步思考;第四,培养个人能力。从这四条来看,中心是“生活”。道德学习的目的直指生活的幸福与快乐。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应该是道德健康的目标之一。
但很长一段时间来,我国德育的最大弊端就是严重脱离生活,背离了教育的初衷,造成了对人的异化,主要表现为德育的“泛政治化”“成人化”“科学化”“理想化”等,[7]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知行不一。
事实上,人在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常常与自身的信仰和价值观相关。解决人在道德上的烦恼和困惑,这是比传递任何道德规则都更重要的事情。同样,培养道德上的生活能力和情感品质,远比掌握社会生存原则更具有生活的意义。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个体的美和善,而不是伦理和规范。[8]也就是说,健康的道德应当从伦理和心理两个层面来理解。
4 结语
作为一种价值取向,道德健康的提出丰富了心理健康的内涵,为心理干预的转向提供了方向和动力,将心理干预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心理疏导已逐步延伸其研究内容,将价值判断纳入其理论体系中,在促进个体心理适应能力的同时,注意适应过程和方式的道德要求。另外,健康的概念还赋予道德教育以新的内涵。德育的目的应当是促进人的道德健康,帮助人学会用道德的方式实现社会适应,从而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因此,摈弃强制和塑造的方法论,接受以心理干预为基础的教育方法,应成为改进德育的重要内容。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05.
[2] [美]欧文·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M].钱兆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
[3] 潘莉.道德健康对心理健康的促进和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10,(2):34-39.
[4] 史金芳.心理学视野下罪犯回归问题之省思[J].社会心理科学,2014,29(2-3):203-209.
[5] 张忠,陈家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7(2):1-4.
[6] [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
[7] 黄冬珠,代中杰.刍议道德教育目的异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1):185-187.
[8] 薛晓阳.论幸福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关于亚里士多德与康德道德哲学的争论与辨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 (5):95-100.
〔修回日期 2015-03-31〕
〔编 辑 曹欢欢〕
“Moral Health”Under the Vision of Psychology
LI Shimeng
(Institute for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Xi'an 710128,China,E-mail:fhllx@126.com)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moral health's connotation,analyzed the significance of moral health to mental health:that moral health to mental health has previously neglected the profound influence,moral health not only help achieve positive emotions,which helps to improve well-being,is more advantageous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health.Similarly,mental health and to a certain extent,affects the formation of moral health survey found that in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adolescent moral problems,psychological problems earlier is neglected factors,put forward only to mental health as the basis of moral cultivation,is the only right path for achieving the moral health.
Moral Health;Psychology;Mental Health;Moral Development
R395
A
1001-8565(2015)03-0463-03
201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