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2015-01-27陈彦合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2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探讨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当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多样的问题和状况,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众多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本文分析了当今大学生就业中产生的问题,指出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从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优化育人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58-03

随着社会各行业的快速变化与发展,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全社会各阶层都在关注的话题。不仅仅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和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帮助大学生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也关系到大学生的前途命运和家庭幸福,对国家长治久安、和谐稳定有着重大影响。

一、就业中产生的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经过用人单位、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有力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工作,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中仍产生了不少问题。

1.创新意识薄弱,竞争意识欠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率加快、知识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知识转化的速度猛增。在这种情形下,知识的接受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操作。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那些包摄面广、迁徙性强、概括程度高的“核心”知识,而这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构建”和“再创造”,这就需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当前,大学生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独立性思维品质、发散性思维品质以及想象力,不能把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当中。许多毕业生对于创业虽有一些想法和冲劲,但缺乏信心和勇气,也不愿意承受创业的艰辛和风险。很多大学生缺乏强烈的竞争意识,“等、靠、要”现象比较严重。

2.缺乏集体主义意识,社会责任感淡化,公德行为失范。当代大学生要求学校、家长、社会给予足够的空间来张扬个性、追求自我,但是过多的自由使得一些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只强调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或集体,有的大学生不积极参加班级或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缺乏集体意识,不注重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带有严重的功利色彩,重实际和重物质的现实主义思想泛滥。

3.价值观取向存在一定的偏颇,功利性较强。据调查显示,在就业的区域选择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希望留在大城市以及沿海城市,不愿意去西部边远地区或是条件较差的基层工作;在职业定位上,普遍追求安稳的职业,认为进政府、学校等一些机关单位、事业单位才是好工作;在收入报酬的选择上,多数毕业生希望自己低付出就可以拿到很高的薪水。

4.专业素质不高,心理素质脆弱。目前,高校学生自身学习比较被动,专业基础不扎实,知识了解过于表面化、浅显化,并且缺乏实践经验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大学生一毕业突然发现面临着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渴望独立与习惯依赖等各种矛盾,这就会滋生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受不了挫折的自卑感,习惯依恋父母的依赖心理,看到某些社会现象缺乏判断力的从众心理等。

5.缺乏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目标不明确。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一片茫然,就业目标模糊不清。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对自己正确的认识和规划,部分学生在参加人才交流会或者去人才市场应聘都没目标,缺乏必要的准备,全靠碰运气。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就业中产生的问题和就业环境的变化,高校应提高认识,采取措施,在就业指导的内容、方法和环境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不断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教育。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纷至沓来,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大学生的思想变得复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积极开展形势教育、政策教育、国情教育、职业教育、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道德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针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个人材料、简历弄虚作假,随意毁约,冒名顶替等诚信缺失问题,开展诚信教育,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以及公平竞争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主要是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陷入劳动法律纠纷,这与他们欠缺法律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知法”、“懂法”不应该只成为法律专业学生的专利,而是应该将法律知识普及到每一位学生。在就业指导中加强法制教育,除了进行一般性的法律知识普及之外,更应该着重于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比如《劳动法》、《合同法》。大学生有了扎实的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守法”,并利用法律这一武器更好地来保卫自己的权利。

3.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当前处在就业、学业的巨大压力下,而优越的生活和一帆风顺的成长环境并没有赋予他们多少抵御这些压力的经验和能力,使他们体会的人生挫败感会更强烈,这种内心的压力会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是正常的生活。所以,重新认识并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以适应社会势在必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来实施。集体教育就是通过对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教育,比如可以开开“座谈会”。而个别教育则是针对性地采取不同且单独的教育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保证教学效果的灵活多样。另外,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平等待人,想学生之所想,谋学生之利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达到教育的理想效果。

2.榜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榜样教育是指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为范例,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榜样的先进事迹,以其具体形象的形式,易于接受和仿效,具有很强的感召力,能够产生正面激励作用。同时榜样所体现或代表的先进思想,深刻寓于具体事例当中,易于学习和理解,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上进行榜样教育,我们不仅要注意搜集优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典型事例,而且要注意发掘不同领域的先进典型代表,尽可能请他们现身说法。同时,榜样教育还要与社会实践进行密切结合。学校要尽可能地为大学生提供深入基层或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对口的实习机会,使得他们的视野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书本中,而是深入社会,开阔眼界。从而促使学生把学习先进与推动自己的学习、工作密切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价值观。

3.日常教育与毕业教育相结合。日常教育就是从入学教育开始,就把大学生就业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因此,就业教育应当从大一入学开始,贯串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的全过程。再结合毕业时的集中教育,针对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焦点,采取专题讲座、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等形式,邦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正确规划自己的未来。只有把日常教育和毕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不断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1.优化学校教育环境。一方面,重视校园环境的优化,加强校园卫生的管理以及硬件的投入,确保校园形成一种干净整洁、健康向上的面貌。另一方面,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校内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课内外文化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打造高雅校园环境、丰富学校制度文化,弘扬校园主体精神。

2.优化网络舆论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互动性、灵活性也在不断增强。当今大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现实环境,还包括虚拟的网络环境。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努力创建积极、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健全规章制度,制定政策法规,加强网络管理和监督,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氛围和价值导向。其次,努力占领网络阵地,创新就业教育的形式。利用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掌握最新用人需求,及时分析整理,结合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来引导和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针对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借助网络平台将其反映出来。把多媒体有效地运用到课堂以及其他就业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思想素质在得到全面提高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优化社会环境。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指导老师要引导毕业生对社会就业大环境有明确且充分的认识,并教会学生自己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正确的评估和分析。只有这样,毕业生分析正确,准备充分,掌握了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和岗位要求,再根据市场用人的需求,正确地评价自己,改进自身,以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最终顺利实现就业。

总之,新时期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是确保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教育环节,政治思想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不断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改善育人环境,才能实现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汪玲,朱文星.试论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J].思想政治,2011,(01).

[3]涂德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9).

[4]赵旭阳,周永杰,任春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03).

[5]刘莉莉.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昌大学,2010.

[6]李守香.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7]李艳杰.问题与对策: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D].河北经贸大学,2012.

作者简介:陈彦合(1989-),女,内蒙古固阳人,内蒙古科技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探讨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