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高职院校生的主体精神

2015-01-27刘瑛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2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高职院校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输出具有高级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同时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道德素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也是高职院校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高职院校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向社会输出合格的人才,有利于当代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46-03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主要内容的第一次完整表述,既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也体现党中央对文化强国和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部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让大众真正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会其中的真正内涵,从了解到认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民众身上普遍开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在受到各种思想文化冲击和多重价值观影响的高职院校生。学校有责任引导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当今错综复杂思想潮流中而不迷失方向和丧失自我。因此,促进学生有德有才,健康成长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对人的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提供导引,价值观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影响着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同时,价值观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人生经历,接受教育的差异,生活背景的不同,都是价值观产生差异的原因。但是,不言而喻的是,一个社会必然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来规范社会人的行为,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在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维持了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发展;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平等博爱。在中国当代社会,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把握时代潮流,在新阶段、新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今,各种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充斥整个社会,致使很多人思想摇摆不定,甚至摒弃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承,拜金主义盛行,缺乏信仰,无人生目标,所以新风气急需健康价值导引。而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价值观上的体现,是从国家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价值目标的清晰表述,是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追求,也符合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奋斗目标;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属性方面的阐述,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普通民众最基本的价值要求,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并要求在时间过程中得到升华。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院校的重大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尤其是在把保持学校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抓紧的现实形势下,显得尤为突出,更何况,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变化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时还综合了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有足够强大的包容力和感召力。高职院校在各种文化思潮和层次不齐的价值观的冲击中首当其冲,致使很多学生缺乏信念和理想、信仰迷失普遍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指明了方向,在树立和谐理念、打造和谐心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方面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四、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创新思想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是输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以三位一体模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覆盖

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各类矛盾突发,道德缺失严重,高职院校学生受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负面因素的影响,滋生了众多的问题。鉴于此,党中央提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职院校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思想范本。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对高职院校生的思想教育来说是一种明确的、正确的指导,其人文关照包含其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个思想教育,重点融入知识技能教育的全过程,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三位指的是学校、社会和家庭,一体就是高职院校生。

1.学校。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集中在学校,同时,在学校的这一阶段,是高职院校生价值观形成的必经阶段,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可想而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想生思想教育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地位。同时这也是一个常识,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也为学生价值观的接受和形成准备了重要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内容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使课堂更加生动,更具有时效性,与学生的互动摆在重要地位,逐步摸索新的教学模式。课外活动要避免形式单一,要具有丰富内容,探索不同的形式,让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含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呈现的同时,也要伴随着进入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需要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课下和课上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让两者融合贯通,让“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理念教会高职院校生如何更好地为人处世,提供更好的更具导向性的指导意义。

2.社会。高职生是社会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之后也当然要面向社会,为社会服务。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高职院校不能将自己与社会隔绝,躲在高职院校这个象牙塔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这个象牙塔的模式也最终被打破,高职生必须走出去,走向社会,经历社会上的人和事,与社会更加紧密结合,直到完全适应这个社会。政府也有其责任,要做好高职院校生的导向工作,同时引导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促使社会正确舆论的常态化,促使社会反馈回来的价值导向和高职生在学校所学习的价值导向不偏离,两者在预定的轨道上并行不悖,最后达到一致。

3.家庭。每个高职生都是自己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相对于其他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对每个人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大家往往愿意为家人付出,有更高的价值输出,其信任度也高于其他人。因此,家庭在高职生价值观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积极营造积极向上、友善和谐的氛围,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对社会出现的不公正现象正确看待,要使他们正确认知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形成乐观友善的健康心态。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重点明确

1.强化爱国教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国家层面的总战略目标。首先,要增强高职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国家和民族有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对中华民族充满自豪感,同时也应当让学生更多地学习和掌握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和民族发展史,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将相关的内容增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日常教学中。其次,通过对爱国主义的典型人物的宣传,以典型人物的思想轨迹为引导,学习典型人物的爱国和奉献精神;学习重大科技和人文成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再次,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基地,采用多媒体影像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展出的效果,吸引更多的学生,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感染,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有的功能。

2.理想信念教育刻不容缓。理想信念是人一生不可或缺的,是对未知未来的展望,具体体现在每个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上。同时,人生观、世界观是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高职院校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理想信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必须加强他们的理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将实现伟大复兴植根于学生的内心,使其成为指导实践的不竭动力。同时,教育学生将个人价值追求主动融入社会主义理想之中,才能实现个人价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3.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现代学生公民意识比较薄弱,公民教育迫在眉睫。公民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要学习了解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该履行什么样的义务,享受怎样的权利。这些可以在相关教材上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体会和掌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其基本的属性,是每个公民都必须掌握的重点和核心。从心智发展方面来说,处于高职院校中的高职院校学生正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高速发展时期,认知能力也随之年龄的增长逐渐成熟,对高职院校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必须及时的抓住这一契机,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成效,而高职院校想生的聚集之地——高职院校,理所当然地成了进行公民教育的最好场所。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鼓励高职院校生社团自治,让民主意识在相关的活动中萌芽并得以发展,如竞选、竞聘和管理行为。开展人文方面的讲座、公民相关权利和义务的讲座以及其他提高公民意识的活动等,让高职院校生在公民知识方面有更好的更全面的理解。给高职院校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校管理,对公民现象的认知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集体的认同感逐渐加强,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如香港特区政府就倡导培育积极参与的公民精神,以渐进的方式推进参与式公民教育,而“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关心社会”的公民精神已成为公民教育政策的主旨。

(三)依靠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

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的灵魂,一所高职院校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文化建设是其核心部分。世界文化格局趋于多元化,各种思想潮流挤向中国,高职院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必须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文化武器,建立起坚不可破的文化阵地,使在校大学生受到熏陶,渐渐地出现改变。

建立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树立在校学生的主体意识,以高职院校校园为基本空间,承载在校生精神的群体性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责是丰富学校师生的精神文化,建立有效的精神文化支撑,同时在社会道德的形成发展中也功不可没,好的文化是“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的良好方法。优秀的院校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无二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邰玉明.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探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02).

[2]郑钻科.浅谈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现状与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3]白瑞.关于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几点思考[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作者简介:刘瑛(1963-),女,四川乐山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高职院校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