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做好兰坪县植树造林树种的选择工作

2015-01-27熊发堂

绿色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树种选择

熊发堂

摘要:指出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行业对木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然而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地恶化,因此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积极打造速生林业基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前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也是发展林业生产最重要的一步。但是不适当的造林树种的选择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还不能实现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主要结合兰坪县的实际情况,对于目前植树造林树种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避免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些措施,为现阶段的植树造林工作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兰坪县;植树造林;树种;选择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2002802

1引言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人们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为了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延续人类源源不绝的生命,人们开始大面积地植树造林,以期改善现有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但是盲目的、不科学的植树造林又将会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造林树种选择所存在的误区作出以下论述。

2兰坪县概况

兰坪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三江并流”核心区,隶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有21万人口,国土面积4372km2,森林覆盖率高达64.8%,林地面积有28.45万hm2。目前造林树种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造林规划的长期效果不明显。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成为现阶段该县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的关键,然而在树种的选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探讨该县的植树造林树种的选择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植树造林树种选择工作的误区

3.1过于注重眼前利益

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人民日益富裕起来,另一方面却不断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变化。而目前兰坪县主要采取植树造林的方法来改善生态环境,这种方法对环境改善工作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忽视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方面,使得效果并不显著。一方面,植树造林工作只注重当前的经济利益,没有把长远利益放在首位,因而对树种的选择并没有适应生态环境要求,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因素。另一方面,植树造林没有从全局出发,整体考虑,因而导致生态植被并不能与当地的环境相适应,而且还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2造林更新树种品种单一缺乏多样性

植树造林的重点是对树种的选择,合理的选择方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有效建设。首先对于树种选择,应注重考虑树种的生理结构特征与生态学特征,应着重考虑树种之间的年龄差距,进行合理搭配,从而能够避免树种之间选择不当,缺乏多样性的问题。其次要对树种结构进行选择,植树造林对于树种应考虑以经济林为主,这样能够保证在一定的基础上增加当地的经济效益。最后要对植树造林的树种进行合理的搭配与分组,保证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植树造林树种选择工作的重点

4.1造林树种的选择

植树造林的成败在于树种的选择,如果造林树种选择不当,不仅对树种的成活率造成影响,而且也不能发挥造林地的生产潜力,更起不到森林的防护作用。对于植树造林的树种要注重选择,一方面要使选择的树种能够适应当地经济发展要求,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使选择的树种能够满足造林目的。上述两个方面对树种选择极其重要,只有在选择时全方面考虑才能在维持生态环境效益的基础上创造经济效益,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植树造林要考虑的细节也不易忽视。首先要考虑所选树种的来源与栽培方式等,确保栽培成功;其次要考虑树种是否与当地生态相协调,是否能适应当地生态环境,从而确保栽培树种的成活率;最后要选择适应力强的树种,建立新树种,使树种能够适应环境要求。

4.2经济林树种的选择

经济林树种选择要着重注意产品的果实、树皮、果壳,以及花和叶片等与果树生长发育相关的部分,因而对经济林树种要求比较高,一方面要产品数量多,满足产品种类多样性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质量要求,确保果树能够正常收获。因而经济林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林木选择,在选择树种时要选择质量好的品种,确保成活率与收获率;其次选择的经济林树种要能适应当地环境与民风民俗,适应当地需要;最后根据不同地点选择不同的树种,满足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3防护林树种的选择

防护林包括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固沙林等,因而对于防护林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地质地形,根据当地环境进行选择。由于防护林主要用来起着防护保护的作用,因而对于防护林的选择要求比较高。首先要求防护林的树种根系发达,能笼络土壤,适应不同地质土壤的要求;其次还要保证树种的树冠浓密,能够充分改善土壤的性能,提高土壤肥力;最后要求树种能够适应各种土壤要求,同时还能在地表下形成良好的保护层。

4.4苗木规格的选择

对于苗木规格的选择,也要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首先由于山区造林地形复杂,栽培比较艰难,因而选择苗高50cm、地径0.5cm左右的裸根苗或苗高20cm左右的优良容器苗造林。其次对于造林条件比较好,地形平坦的地方,要根据不同树种、不同用途、不同灌溉条件、不同经济实力而定,可选择胸径10cm以上的全冠或半冠大苗造林;而一般非规划林地造林除桉树外,也应选择苗高不低于1.5m、地径不小于3cm的苗木为宜。

4.5确保造林更新树种选择的适应性和目标性

对于树种选择的适应性首先要考虑土地的土壤情况,使土地情况适合树种生长。其次考虑选择适合的坡位,根据造林的具体坡位进行必要的、具体的对比分析,从而用来确定造林树种的种苗来源。对于造林树种目标性选择,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满足对木材的需求量而建立多样化的造林树种;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植树造林的树种能够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满足林业生产的长期发展,创造造林种类的多样性,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

4.6建立完善的造林更新树种选择系统

建立完善的造林更新树种对当地生态环境极其重要。对于造林树种应在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满足当地生态多样性发展要求,正确地处理好树种的特性、造林地的特点以及造林目的之间的关系。这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要求,建立完善的树种选择系统,选择效益最高的树种为造林树种。另一方面应根据当地树种建立相应的造林技术数据库,并根据具体的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的特点来选择树种,做到适地适树地选择树种,实现由计算机辅助造林及更新树种的选择工作。

5结语

总之,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坚持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树种,用最科学的方法,保证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环境条件相适应,更严格地是,应使某树种的地理种源与立地条件相适应。因此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选择适合的树种,保证造林树种选择上的适应性和目标性,才能更好地避免发生树种选择的误区,减少人工造林的投资风险,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植树造林工作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完美融合地实现林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炜.浅议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适地适树[J].吉林农业,2011(11):23~25.

[2]齐志新,那书越.浅谈造林树种的选择[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3):44~47.

[3]陈兴祥.昆明市城市绿化树种选择[J].林业调查规划,2012(5):24~27.

[4]王红春,周海峰.适地适树适宜度快速判定方法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11(3):33~36.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树种选择
珍贵树种黄檀栽培技术
植树造林 保护家园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植树造林作贡献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郴州市开展植树造林“百日攻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