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澳巨贾与广东“洋酒店”

2015-01-27陈雷刚

党史纵横 2014年12期
关键词:霍英东宾馆珠海

陈雷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酒店业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春天。一批中外合资的经典酒店和星级宾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南粤大地拔地而起,成为中国第一批现代化饭店,是中外合资(合作)的杰作和范本,凝聚了众多港澳华侨巨商的大量心血。这些外资酒店的出现,迅速改善了南粤大地的投资环境和城市服务设施,为广东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霍英东与中山温泉宾馆

改革开放初期,霍英东在内地的许多投资都具有开创性的示范意义。中山是霍英东参加祖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起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次日,《澳门日报》报道了中山县翠亨村被开辟为旅游区的消息。霍英东认为中山大有发展,率先与中山县合作,准备建星级酒店。1979年,霍英东先后三次到中山考察,时任中山县委统战部部长的李晃叠全程陪同了两个多月,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宾馆由此与他们两人结缘。

霍英东为什么在内地的首个投资项目就选择从未经营过的宾馆呢?这与他多次到内地考察之后的所见所闻有关。“既然改革开放让人家来投资,首先必须有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生活环境,有个适宜的食、宿地,使人进来了留得住。”霍英东曾这样对李晃叠说。每次到内地,他最不习惯的就是内地非常落后的旅游服务设施。“洗手间里的面盆连个塞子都没有,只能找暖水壶塞子塞;玻璃破了,找块木板封住;路边的厕所就是一个简易棚,连门都没有,鼻子一闻就知道哪里有茅厕。”在中山考察期间,霍英东听说三乡有个温泉,就跟着李晃叠去看了。后来,又去考察了两三次。“不错,这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上有罗三妹山,下有温泉,是疗养度假的好地方。”霍英东经过一番思量对比,决定选择中山三乡建温泉宾馆!

然而,内地当时没有中外合作建酒店的先例,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光是拟协议,就颇费心思。既不能套用来料加工的,又不能套用独资的。李晃叠与霍英东的秘书在广东迎宾馆推敲了一个星期,也没理出个头绪来。后来,还是霍英东说:“叫补偿投资协议吧!”表示赚钱后他只收回成本,不计利息,不分利润。随后,霍英东联合何贤、何鸿遷、马万祺等港澳富商,组成中澳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与广东省旅游局签署了“补偿投资协议”,投资4000万港元兴建中山温泉宾馆。霍英东的创举,得到当时主管港澳台和侨务工作的廖承志以及当时在广东任职的杨尚昆的支持,批示要求各方面积极配合。

霍英东打算一年内建成温泉宾馆。这要是放在现在不是问题,但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正处于“文革”浩劫之后的恢复初期,百废待兴,物资奇缺,什么东西都要进口,内地所能提供的只有砖石沙和劳动力。虽然霍英东没有从事过酒店行业,但他虚心请教,事必躬亲,经常到工地督促赶工。为了加快进度,他采取分级承包的方式,所有工程都限期完成。最后两个星期,霍英东甚至将家里的管家、维修工、花匠都调来中山,加班加点,昼夜施工,终于赶在开业前完成内装工程。酒店的各种设备都要从美国进口,他就千方百计,采用非常手段,赶在开业前把所需要的物品运到酒店。1980年12月28日,中山温泉宾馆隆重开业。此后一段时间,每天到中山温泉宾馆参观的群众有几千人;每逢星期天,更是达到上万人。温泉宾馆的面包也风光一时,被全国各地的游客当作“手信”送人。霍英东不参与温泉宾馆经营的利润分配,但十分关心经营状况。经常带一大帮亲朋好友到宾馆消费,所有费用由他自己“埋单”。宾馆开业后的第一个春节,大年初三霍英东就和夫人来到宾馆派红包。“宾馆的员工第一次知道过年时老板要派利是。这个习惯也从此在广东各地普及起来。”1982年,中山温泉宾馆开始盈利,营业额仅次于广州东方宾馆、上海的锦江饭店、四川的锦江宾馆和北京的北京饭店,跻身中国内地五大宾馆之列。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中山温泉宾馆的创办开了国内中外合作经营旅游宾馆的先河,一方面极大地冲击了旧有体制的束缚,另一方面解放了思想,培育了群众市场经济理念,在酒店管理、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等方面也开了国内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先河。

霍英东与广州白天鹅宾馆

1978年,国家决定引进侨资与外资在四大口岸城市兴建8个大的涉外宾馆,广州是候选城市之一。国家旅游局通过香港新华社联系上霍英东,希望他能带个头,与内地合作兴建一个旅游饭店。霍英东立即做出反应,与国家旅游局有关人员在北京、广州商谈合作事宜,最后确定在广州合作建设五星级酒店。最初,霍英东希望捐赠半个宾馆、500个房间,但是,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副省长杨尚昆都认为“捐赠”有“要钱”之嫌。最终,双方选择了合资的形式。协议写明,在最初的1.5亿至2亿港元的造价预算中,3/4的资金由霍方提供。1979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建造白天鹅宾馆。这是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

在酒店兴建之初,霍英东就提出“三自”方针,即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管理。他认为,“三自”方针既可以让国内的设计人员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为国内建设培养一批优秀设计人员,又可以为国内培训一批优秀的酒店管理人员,并降低经济风险。对此,霍英东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广州参加设计座谈会,倾听来自香港及广州的建筑师、专家们的意见,期间察觉到,由于内地建筑业自我封闭30年,建筑师对新事物缺乏认识,而香港建筑师则对内地情况了解不多,双方都有局限性。由于设计工作涉及30多个部门,他认为香港方面的设计师未必能考虑这么多的复杂因素,因此由熟识本地情况的内地建筑师负责设计是比较合适的。为了弥补内地建筑师对现代建筑认识不足的缺陷,他邀请他们到香港参观考察一段时间,使他们大开眼界,终于设计出一座耸立在白鹅潭畔,既具现代气派,又不失民族风格,可称国际一流水准的现代化宾馆。该建筑主楼34层,附楼3层,典雅堂皇。步入大堂,迎面一幅3丈多长的人造瀑布,悬在怪石嶙峋的假山前,引人注目。山上一亭一景,彰显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关于施工,霍英东主张由内地建筑公司承建,但要采取新的办法,以承包方式进行。设备采购最为复杂,但经过温泉宾馆的建设,他对此已有经验。当时内地物资缺乏,许多物品要到世界各地采购。这些采购业务他也交由内地人员自行负责,自己仅是从旁协助。这也为内地培养了一批采购人才。

1981年12月27日,酒店封顶。1982年10月广州秋交会前,酒店开始部分试营业,开放了5楼的200个房间。经过3个多月的试营业,酒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决定1983年2月6日正式开业。开业第二天,霍英东要求宾馆四门大开,开放给人参观。这天正好是农历春节,参观的民众络绎不绝。当时的盛况,记者们是这样记述的:“挤掉的鞋子捡了一箩筐。”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是当时人们争先恐后要目睹五星级酒店风采的心情写照。

白天鹅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霍英东的心血。他常常语重心长地对宾馆人员说:“投资办宾馆主要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我投资白天鹅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让外国人对中国有信心,让宾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他要求员工“要千方百计把宾馆搞得更好,因为这是整个国家民族和改革开放成果的体现,而且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和信心。”

白天鹅项目合作的成功,对外资在广州建设酒店旅游项目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在霍英东的带动下,香港方面的李嘉诚、胡应湘、利铭泽以及澳门方面的何贤等巨贾,纷纷与广东方面洽谈合作建设五星级现代化酒店的意向。此后,一批外资酒店在南粤大地陆续兴建起来,广东的旅游酒店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胡应湘、郑裕彤与中国大酒店

中国大酒店是中国最早的3家五星级酒店之一,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期间充满许多传奇。上世纪80年代,风靡全国的电视剧《公关小姐》就是以广州的中国大酒店为蓝本拍摄的。1985年,经济学家张五常曾这样预言:“在中国将来的经济史上,现在广州市的中国大酒店会是一个小小的里程碑。”至1993年,中国大酒店正式开业不到10年,总营业额已超过25亿元,提前还清投资本息。10年赚回了一个五星级酒店。30年间,中国大酒店培养出了2万多名员工,从这里走出的1万多名经过现代酒店管理培训的人才,有如星星之火播撒在全国各地。他们中的大部分成为了其它酒店的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改变了中国酒店业的面貌。

1978年5月,广州市“引进外资办公室”负责人梁尚立联系到6位香港一流地产商,试探他们到内地投资的可能性。这6位港商是:李嘉诚、郭德胜、冯景禧、郑裕彤、李兆基和胡应湘,其中有4位名列香港十大富翁之内。他们当即决定集资10亿港元,成立新合成公司,准备在北京、上海、广州投资建设酒店。由于胡应湘是以建筑师身份兼作地产商的,所以几位巨商决定由胡应湘等人全权负责营建事宜。

胡应湘慨然应命,出任新合成公司总经理,随即在北京等地洽谈合作兴建酒店事宜。但是,由于当时国内观念问题,在选址问题上一直没有结果。在北京受挫后,胡应湘转向广州。广州方面非常热情,地点任由选择。胡应湘最终选定象岗山———市内一座荒芜的小山岗。象岗山位于广交会展馆与越秀公园之间,距离广州火车站、白云机场都不是很远。胡应湘提出,大酒店建成后,要实行现代化管理,外商拥有酒店管理权。1980年3月,广州市市长杨尚昆和副市长梁湘批准象岗山作为酒店地址的方案,对胡应湘提出的外商管理酒店的方案也表示可以讨论。4月12日,在杨尚昆的主持下,广州羊城服务公司与新合成有限公司举行兴建中国大酒店的签字仪式,规定新合成有限公司经营酒店15年,然后归还给广州。

中国大酒店的工程建设主要由胡应湘负责,他在这里展示的首先不是建筑技术和工程管理,而是一系列观念、模式的超前性突破。他认为酒店的设计要由国内设计人员来做,这样可以为国内培训设计人员。在选择广州市设计院为合作伙伴后,他请该院设计师到香港和国外考察学习,最终广州设计院顺利完成了设计任务。在胡应湘坚持下,中国大酒店内设计了18间中、西餐厅,共有3000个餐位。朋友提醒他:“胡先生,你是否忘记了酒店只有1200个房间?就算全部住满,而且所有房客一齐用餐,也用不了3000个餐位嘛!”胡应湘说:“不错,但是你没有把广州市的人口算进去。”怀疑者更加迷惑:“你知道内地人吃饭要交粮票吗?你知道他们有多少收入吗?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全家人到酒店吃一餐的!”胡应湘笑笑:“我不相信中国的老百姓永远是这个水平。他们总有一天会到我的酒店用餐的,我要给老百姓预先留下座位。”岂止餐位,他甚至还给他们留下了足够的车位,虽然当时内地居民几乎尚无私家车。胡应湘并非凭空想象,他有亲身经历香港、美国、日本若干年来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作根据,他是以对中国发展前程的信心为依托的。1983年11月,酒店建设基本完工,广东省和胡应湘共同决定,在1983年12月18日中国大酒店部分开业。

中国大酒店由新合成的另外一个股东郑裕彤管理。郑裕彤是香港新世界酒店主席,有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他邀请了具有多年星级酒店管理经验的法国人卜格出任酒店首任总经理,负责酒店的运营管理。开业后,其一流的管理水平得到了众多人士的好评。中国大酒店奉行开放主义,人们自由进出酒店,无需出示证件,也没有人盘查。

利铭泽与广州花园酒店

广州花园酒店是我国最早引进外资合作建设的旅游饭店,是中国旅游饭店的“黄埔军校”,由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题写的店名,有“广东第一匾”之称。

1978年底,廖承志在北京宴请回国考察的利铭泽夫妇,鼓励他们带头回国投资。利铭泽也有心在内地投资,为国家的发展服务。为了改善广州的投资环境,广州方面也经当时的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王匡牵线搭桥,认识了准备在内地投资宾馆业的利铭泽。利铭泽告诉广州方面的负责人:“内地宾馆设备陈旧,管理落后,与国际水平相距甚远,这会直接影响广州的投资环境。”随后,利铭泽提出在广州投资建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想法,并谈了一些具体合作建议。后来,利铭泽多次到广州实地考察,并与省市有关部门进行了商谈。据时任省委副秘书长关相生回忆,当时的省市政府对这件事非常重视,甚至将已批给某单位的地块拿出来给利铭泽备选,终于让这个项目在广州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关相生说:“如果没有当时省市政府的长远眼光和极力争取,也许就没有花园酒店这个伴随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旅游业知名品牌。”1980年3月28日,广州岭南置业公司代表林西与香港花园酒店有限公司代表利铭泽先生签订《关于在广州合作建造与经营花园酒店协议书》。合作方式是广州提供土地,香港商人利铭泽、李兆基、郭丙联、黄球、叶谋遵、关超然、叶炳仁筹集建设资金和负责酒店管理。1980年12月26日,花园酒店奠基,时任市长杨尚昆参加奠基仪式。

花园酒店1981年3月动工,但港商募集到的1亿港元资金很快就用完了。而此时,正值中英就香港回归祖国谈判的重要关头,港澳商界人心浮动,投资内地的热情锐减。此外,当时香港经济本身也不太好。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合资方既筹集不到资金,也拿不到银行贷款,花园酒店的建设一度陷入困境,万般无奈的利铭泽甚至准备宣布花园酒店停工。就在此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亲自批示:这个项目不能停工缓建,那将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广州市政府也同样认为,如果这个项目半途而废,肯定会影响外商投资内地的信心。因此,时任市长梁灵光坚持要求项目继续施工,资金问题由市政府想办法帮忙解决。经过几番周折,最后梁灵光以广州市市长名义写信给香港中国银行,以市政府名义作担保,为利铭泽争取到了7亿港元贷款,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使得这一项目顺利进行。花园酒店不像白天鹅宾馆和中国大酒店那样,使用国内设计师,而是经过利铭泽的运作,邀请了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美籍华裔贝聿铭主持设计。贝聿铭为酒店设计双Y型结构,这种设计具有“客房规模大,视野开阔,平面紧凑”的特点。

1983年底,花园酒店装修接近尾声,一座富丽堂皇、极富创意的现代化五星级大酒店即将揭去神秘面纱展现在人们眼前。但是,酒店究竟由谁来管理,穗港双方一时难以做出决定。利铭泽自己拥有并经营利园酒店,是当时香港客房数最多的酒店。花园酒店快建成时,利铭泽原打算将花园酒店交由利园管理,并初步组建了管理团队。后来他了解到,北京的建国饭店由半岛集团管理,经营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84年初,国家旅游总局召开专门会议,推广北京建国饭店管理经验。于是,基于花园酒店长远发展考虑,利铭泽经过一番权衡后果断决定聘用半岛酒店集团,管理一流酒店,培养一流队伍。

正当酒店建设如火如荼时,利铭泽不幸去世了。后来,在酒店另一股东黄球的斡旋下,酒店于1984年10月建成。值得一提的是,酒店建设过程中的1984年2月1日、2日,邓小平到广州考察,当时的广东省、广州市领导请邓小平为花园酒店题写店名。邓小平欣然命笔,为正在建设中的广州花园酒店题写了店名。这是邓小平为中国旅游业题写的惟一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店名。为一个利用外资兴建的合作酒店题名,在当时非同小可,这不仅是对酒店本身建设的认可,也是对对外合作企业这一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的认同;同时也表明了中央对广东改革开放的支持,为广州的进一步改革开放谱写了序曲。很快,中央就把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定为开放城市,进一步放宽了地方的权限,并给予外商投资者更多的优惠政策。1985年8月,花园酒店正式开业。至2005年,花园酒店先后19次被国家旅游局评为“最佳五星级酒店”;2002年被国际机构认证组织评为“世界旅游饭店500强企业”;2005年又被境外权威机构评为“中国广州最佳商务酒店”。

刘天就与深圳竹园宾馆

刘天就是第一个在深圳大规模投资的港商,先后被多名中央首长接待。在深圳改革开放史上,“刘天就”这三个字,是绕不过去的精彩。1979年12月底的一天,深圳市委给香港有关方面打了一个关于“房产补偿贸易法”的政策吹风电话,即深圳方面可以拿出土地、厂房等资源入股,外商出机器设备、流动资金,双方成立股份公司,按比例分成。常年在商海中搏击的香港妙丽集团董事长、《天天日报》社社长刘天就马上嗅出了其中的“味道”。第二天,他迫不及待地前往深圳考察。当时,深圳还是个偏远荒凉小镇、边陲渔村,没有公交车、没有的士,行进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的唯一快捷交通运输工具是自行车。刘天就雇当地人带路,租了一辆自行车,坐在后座的车架上一路颠簸赶往深圳市政府临时办事处洽谈。

当年深圳人口才几万,最高级的旅馆是招待所级别的乡村旅舍,住宿条件和卫生环境糟糕简陋,房间里连风扇都是奢侈品,半年才换一次床单,服务员水准低下,服务质量远远达不到接待外商的水平。刘天就认为中央给出了政策,要建立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未来深圳的发展速度会很快,为往来商贾提供上档次的旅游大酒店一定有利可图。于是,他果断决定,投入1500万港元做首期,由深圳方面出地皮和劳动力,双方合资兴办深圳经济特区第一家中外合作酒店———竹园宾馆。1979年,深圳市饮食服务公司与香港妙丽集团公司签订了中国第一份中外合资协议《关于兴办经营竹园别墅的协议》,该协议签约甚至早于霍英东与广东旅游局签订建设中山温泉宾馆的时间。

竹园宾馆1980年动工,刘天就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请来当时最高端的建筑师,精心打造。竹园宾馆是一家园林宾馆,典雅精致,小桥流水、楼阁长廊、翠影婆娑,有欧陆格调的中餐厅。宾馆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去火车站、罗湖海关都很便利。不出所料,1981年落成开业后,竹园宾馆生意火爆,常年客满,从全国各地前来深圳考察、经商、投资的客人成了宾馆源源不断的财源。1982年4月宾馆在全国率先实行工资制度改革,打破铁饭碗,开创了职务工资加浮动工资的工资制度先河。但是好景不长,“左”的无形绳索,禁锢了人们的头脑绑住了企业的手脚:服务员涂口红、对顾客微笑被说成是低级趣味,胸前挂上自己姓名职务被说成是侮辱人格,穿西装戴领带、住宿要空调和地毯的港方人员被说成是资产阶级“二流子”……部分党员干部,不相信香港资本家也有爱国的,表示要与港方人员划清界线,甚至宣布不准港方经理召集我方员工开会……几个月下来,管理没有达到预期,刘天就萌生了退股念头。这些情况引起了时任广东省省长刘田夫的重视。1983年底,他来到竹园宾馆考察,竹园宾馆的中方经理温富小心翼翼地表态:“首先引进海外先进管理经验和设备,再结合深圳情况,应该是搞好一个宾馆的最好诀窍。我宁愿当改革创新的失败者,也不愿意在原地打圈。”刘田夫拍拍温富的肩膀说:“好好干!我们会掌握原则的!”他是第一个给温富吃定心丸的人。随后,当时的深圳市负责人李定、梁湘、欧阳杏等人,以及思想超前的新闻媒体纷纷力挺温富。在1985年,竹园宾馆开张了国内第一家迪斯科歌舞厅。

令人叹惜的是,因为战线拉得太长,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刘天就这位来深投资的港商第一人,1985年宣告破产,他在竹园宾馆的权益被收购,从此远离中国商场,定居加拿大。虽然如此,但刘天就创立的竹园宾馆却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从事了众多创新实践,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谷牧在一次会议上说,党的工作重心已经从政治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从竹园宾馆我们看到,党的干部开始学会经济管理,和外商谈生意,学会引进外商投资,这是转折点,很大的进步,我们的干部再也不是土包子了!

吴福与珠海石景山旅游中心

吴福选择珠海进行投资,则缘于一股浓浓的思乡情结。澳门商人吴福是广东珠海人,上世纪50年代到澳门定居,60年代与人合股创建澳门地产建设有限公司,并经营澳门渡海小轮公司以及戏院等,后曾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上世纪80年代初,吴福在珠海与港商合作投资建设石景山旅游中心。石景山旅游中心是珠海经济特区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几乎与珠海特区同龄。1979年,吴福与时任珠海旅游经理容原辉坐在海边的沙滩上,就着石头签下珠海经济特区第一份中外合作合同。为此,已故国家主席杨尚昆曾说:“珠海的发展是从石景山旅游中心开始的。”石景山旅游中心不但开启了珠海的外资时代,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写下重重一笔。

当时的珠海,拱北只有一间侨社,香洲只有一间招待所。一次,吴福陪同一位葡萄牙桥梁专家考察在珠海到广州沿途几个渡口建桥事宜,当时想在珠海过一夜第二天起程去广州,但因住宿条件不够,不得不返回澳门住了一晚。这个经历对吴福触动很大。不久后他和珠海市委、市政府沟通,想为珠海创办一间能接待中外人士的宾馆。有人不理解,为什么首先考虑到珠海这个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的地方投资办旅游酒店呢?“我当时认为,一个地区发展需要发展第三产业,才有利于招商引资,如果连一个像样的谈话地方都没有,商人怎么会来呢!办酒店更利于解决当地人的就业问题,一间酒店有了几百个员工,就可以解决几百户人生活上的困难;一间酒店需要多少用料,可带动许多行业,也能带动发展工农业和商业。”吴福后来感慨万千。经过努力,1979年,吴福与珠海旅游经理容原辉签署了珠海经济特区第一份中外合作合同。

酒店建设期间,吴福派出澳门建筑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守在工地检查督促施工,投入了不少心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石景山旅游中心兴建速度很快,几乎一天一个样,一间酒店不到9个月就建起来了。”吴福后来回忆说,创办石景山旅游中心让他付出了许多心血,也获得了很多,是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酒店建成之后,酒店的管理模式如何创新呢?吴福决定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的领导体制。董事会由双方各派人员组成,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在分配制度上,采用浮动工资制,纠正干好干坏报酬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弊端。

经过种种努力,石景山旅游中心很快有了起色。西德记者汉斯巴格曼来酒店看后说:“这里的服务比香港好。我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地方还会有这么好的旅馆。你们这样做可以为你们的国家提高声誉,又可以挣得外汇……”后来,石景山旅游中心相继接待了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王震等多位中央领导人和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是中国名酒店俱乐部成员,创造了众多中国第一。1984年,胡耀邦总书记曾向全国推介石景山最早实行的全员劳动合同制。吴福在投资石景山后的第三年就收回投资,此后他又追加投资,先后共投资3000万元港币,至1990年已获得理想回报。1990年,吴福出于自身投资战略的考虑,将股份以2000万元港币转让给珠海。

作为珠海经济特区第一个旅游外资企业,珠海石景山旅游中心的成功创建吸引了霍英东、何贤等外商纷纷踏足珠海,相继建成了珠海宾馆、珠海度假村等一批中外合资酒店。石景山不仅是中国中外合资旅游企业的发韧地,更为推动中国旅游业的起步做出了首开先河的历史贡献。

猜你喜欢

霍英东宾馆珠海
霍英东捐赠字典
霍英东捐赠字典
珠海 革命风云
编读往来
天安门上痛哭的香港富豪霍英东
珠海之旅
宾馆在哪里
宾馆停车,失窃找谁?
霍英东的传奇人生
空中宾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