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午后
2015-01-26王薇
王薇
1876年,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斯特芳·马拉美的诗作《牧神午后》在法国诗坛引起轰动。作品以“奇迹般晦涩难懂”的手法描写了希腊神话中司掌森林的牧神在幻梦中产生的一段爱情遐思。数年之后,作为马拉美家庭沙龙座上宾的作曲家德彪西以丰富的印象主义手法创作了同名管弦乐作品,将马拉美原诗中朦胧晦涩、梦幻飘渺的情境以音乐的手法生动再现。作品通过对旋律、和声、配器的精妙处理,呈现出丰富的明暗转换及色彩变化,被视为印象主义音乐的经典代表之作。
德彪西作品中的结构往往隐藏于音乐背后,对结构的严格遵循常常让位于色彩与感受的自由变幻。就《牧神午后前奏曲》而言,其结构处理十分自由,在三部曲式的整体框架下,作曲家极具创意地将变奏曲及奏鸣曲的曲式特点融入其中。乐曲开始部分,由长笛率先奏出的主题在飘忽不定的半音行进中铺陈出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竖琴轻盈的滑奏、圆号悠远的音效,与木管乐奏出的不协和和弦共同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朦胧的气氛。在主题的几次略带变化的重复之后,双簧管奏出带有插部性质的第二主题。随着速度的渐次加快,乐队的织体变得更加细腻。在乐曲的第二部分,木管乐器齐奏、弦乐器和小提琴独奏交替出现,在音乐情绪上呈现出略显活跃的倾向。进入第三部分,在竖琴的衬托下,主题以放宽节奏的方式屡次变换调性重现。与此同时,多种动机交织出现,音乐富于变化。在一系列的发展过后,最初的主题基调得以回归。乐曲末尾,第一主题重现,在片段性的陈述中,乐声逐渐褪去,仿佛一场幻梦渐行渐远,最终消逝在遥远的天际。
1894年,《牧神午后前奏曲》在法国首演,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达库尔大厅举办的两场公演中,乐队在观众强烈的要求下对作品进行了重复演奏。这部灵感源于诗作的音乐作品同样获得了来自马拉美本人的赞许。在给德彪西的信中,诗人写道:“你的《牧神午后》不仅与我的诗没有什么不和谐,相反,它以微妙、敏感、迷离的衬托抬高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