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2015-01-26李妍婕

四川党的建设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亲戚台账

李妍婕

感情上是否贴近群众,思想上是否尊重群众,行动上是否更了解群众,这是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领导干部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党员干部联群众、走村帮扶不漏户、家家户户见干部”,省委要求联系服务群众要点到点、面对面、实打实,用脚步缩短距离、用行动丈量作风、用亲民赢得民亲,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末梢堵塞,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暖到群众心窝里。

“三本台账”精细为民服务

省委规定:针对农村山区,县级以上机关党员干部每年要开展两次大走访活动,乡镇(街道)党员干部要经常走访群众,动态更新和运用好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三本台账”。

在“台账工作法”发源地德阳市中江县,石垭子村支部书记田明阔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三本厚厚的台账,里面分门别类地记录了村民们的各种民生诉求。他说:“以前工作中对村民反映的事常有遗漏,现在村干部每周、每月做什么,哪些事需要立即办理、效果如何,台账上都记得清清楚楚。”

资阳乐至县龙溪乡灵泉庙村,“孤寡老人邓永章符合五保政策,但未纳入农村五保”的问题记入台账后,村干部主动上门了解情况,为他办理了遗失的户口本、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及时向民政部门申请了农村五保,乡、县两级民政部门加快审批进度,将老人纳入了农村五保。

凉山州会东县柏岩乡柏岩村村民沈加寿在台账本上申报了计划生育特别扶助资金,没想到3天后乡里就安排他进行鉴定确诊,还有人电话回访他对办事效率的满意度。

全省各地还建立健全了“下评上、民评官、基层评机关”的社会评价机制,主动邀请群众参与、监督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并及时对成效进行评议,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按照分类“建账”、集体“议账”、限时“结账”、公开“晒账”四步流程,基层干部找到了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具体方法,把服务群众落到实处。

“有了三本台账,干部做事情有头绪了,有了轻重缓急,也有了目标方向,事情干好了,老百姓就没有了怨言。”台账工作法让广大干部的工作更加规范、更加精细、更加贴近群众。

截至8月29日,全省共建台账12万本,登记各类问题60万个,解决近50万个。

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省委规定:针对城市社区,机关在职党员、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党员、流动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人认领1个公益服务岗位或参加1个社区内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服务活动,每年累计完成义工服务时间不少于16个小时。

全省有4300多个机关党委(总支)、2.8万个机关党支部、39.4万名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推行“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服务模式,在社区编织起了一张张服务群众的工作网,党员干部帮助社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的情景随处可见。

今年春节,眉山市彭山县蔡山社区十分热闹,县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180人忙着为百姓免费健康体检、收集群众意愿、义务打扫卫生等,每人分工不同,却各尽其责。“平常很少参与社区集体活动,通过‘双报到这个平台,能为社区建设出一份力,感觉很实在。”党员张友利表示,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党员会更贴近老百姓,能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攀枝花市米易县攀莲镇,县公安局法制室党支部认真践行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知识宣讲和法律咨询服务的承诺,定期组织全体党员为群众讲解如何搞好治安防范,减少、避免人身财产损失等法律常识,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

达州市团包梁社区,数十名市委组织部的党员干部帮助群众打扫街道。社区居民杨雪松说:“我们小区街道卫生最让人头疼,因为对面就是火车站,人多货杂,党员‘义工队来了后,不仅帮我们搞卫生,还经常帮我们检查自来水表、煤气阀门呢!”

全省各级机关特别是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普遍结合自身职能特点和优势,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党员义工队”等,深入社区和居民院落开展形式多样的上门服务。通过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一些党员干部感受颇深:“坐机关时间长了,与群众距离远了,感情淡化了,这次走到群众中间去,与群众在一起,感觉彼此距离近了。”

“结对认亲”暖人心

省委规定:针对藏区、彝区的民族特点和区情特征,全面推行州、县机关党员干部与对口联系地区的农户结对认亲,乡镇党员干部与本地农户结对认亲。

“太阳出来一朵花,认亲干部来我家。问寒问暖拉家常,一见如故亲一家。”在四川藏区,一首当地村民自编的山歌被广为传唱,歌声中表达了对党的群众工作的赞许。

在甘孜道孚县觉洛寺村11岁藏族小姑娘七美巴吉心中,道孚县干部四郎生根是她最亲的人。5岁那年,小巴吉不幸被沸水烫伤右脚,因没钱做手术,致脚掌挛缩畸形,走路一颠一簸,常被同龄孩子嘲笑。去年四郎生根和巴吉家“结对认亲”后,他多方奔走,联系医院,并拿出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2.7万元为巴吉看病。手术后,巴吉终于可以正常行走了。巴吉的父亲勒珠感慨:“有了这个亲戚,是我们全家的福气!”

类似的感人故事不胜枚举:生病了,有“亲戚”联系医院;缺技术,有“亲戚”上门传授……干部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认了亲,我们就是一辈子的“亲戚”。老百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干部与我们结对认亲戚,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在阿坝州马尔康县打扒村,村民袁兴清过去全家收入仅靠他一人打零工。结对认亲后,在“亲戚”的帮助下他学会种植大棚蔬菜技术,并争取到贷款,建起了5个蔬菜大棚,现在年收入1万余元。

在甘孜州乡城县,村民在“亲戚们”的带领下,发展高原油菜、蓝莓、酿酒葡萄、核桃、藏猪、藏鸡等,走上了高效特色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

截至8月29日,全省组织藏区6万多名干部与25万多户农牧民结对认亲,把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落实到每个农牧民家庭、寺庙和人头,做到有重病住院必访、有子女辍学或待业必访、有意外灾害必访、有家人去世必访、有思想异常必访……一系列举措夯实了藏区长治久安、跨越发展的民心基础。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至今,全省党员干部已分期分批走访群众400多万户、1578万人次,结成联系帮扶对子220余万个,投入资金26.8亿元,解决民生难题20多万件。老百姓们普遍反映:“群众路线走得好,原来那些‘很有距离的领导干部让我们感觉不再遥远!”(责编:裴佩)

猜你喜欢

最后一公里亲戚台账
结对帮扶成“亲戚” 扶贫路上心连心
比亲戚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
韩雪峰的“台账”
ERP系统的设备创建及台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