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医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2015-01-26罗丽
罗丽
(泰山医学院人口与计划生育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aluerlin@163.com)
·医学生教育·
“微时代”下医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罗丽
(泰山医学院人口与计划生育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aluerlin@163.com)
首先通过调查说明“新网络媒体”已成为青年群体的“亲密伙伴”。其次,了解了新网络时代医学生的思想新趋向:关注社会动向,思考浅尝辄止;主体价值观良好,但多元化价值观显现明显;心理承受力弱化呈现多种形态。最后分析了思想教育如何在网络新时代实现突破:加强校园网建设,引领健康校园文化;建立专门网络思想教育平台;完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党员干部网络号召的力度。
微时代;医学生;网络教育;网络新时代;平台建设
微博、微信等更为便捷的网络传媒工具的诞生宣告着新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家的思想也在这样的网络更新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结合医学生的自身特点,在新型网络环境中,把握医学生思想变化,引领其思想动向,建立适应性的价值新取向,成为亟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1 “新网络媒体”成为青年群体的“亲密伙伴”
随着网络BBS、博客等网络媒体的出现和推广,互联网作为人们了解外部世界、收发信息、表情达意、联络情感的传播纽带,其作用日益凸显。近几年内出现并迅速流行的全新网络媒体——微博,则在BBS、博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网络媒体的应用空间,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全民网络时代。[1]无论是何种身份都可以通过百余字甚至十余字的微信息在浩瀚网络中占据一席之地。至此以“微博”为标志,当今的信息传播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新网络媒体”时代。而在这庞大的微博应用群体中,大学生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微博使用最广泛和最丰富的群体之一。以医学生为例,在调查的某校医学相关的7个专业的400余名学生中,有56%的学生使用微博时间超过一年,65%的学生微博使用频繁,有45%的大学生同时关注微信、米聊等交流媒介。显而易见,大学生们以自身敏锐的信息接受力、感受力和无限巨大的知识包容性,把“新网络媒体”作为了自己的亲密伙伴,向全世界表达他们的思想和主张。
2 新网络时代医学生的思想新趋向
在网络成为媒介主体的当下,大量不良信息的侵入,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年一代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诸多新特点、新问题、新矛盾在他们的身上也明显的呈现出来。[2]而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在思想意识、行为习惯,承受力等各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由此也引发了笔者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新的思考。
2.1 关注社会动向,思考浅尝辄止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政治问题、重大政治事件的看法虽然多能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对社会热点尤其是民生问题比较关注,如医疗改革问题、贫富差异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以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等,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关注,但在接触这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同时,他们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和客观辨识的能力,因而造成了主观认识与实际脱节的现象。[3]在对医学生群体的调查中发现,78%的医学生选择上网时浏览时政要闻,53%的学生会转发甚至参与讨论热点话题。虽然学生们对当下的新闻和时势政策表现出了较大的关注度,但是62%的学生对于热点话题的认知却只停留在只是知道却不十分了解的阶段。学生们对于这些问题缺乏基本的理论性认知,深入思考更是无从谈起。
2.2 主体价值观良好,但多元化价值观显现明显
医学作为一门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要不断与国际、国内交流,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这就使得频繁的接触和吸纳国外的先进资讯成为专业课学习中的必然因素,也就使医学专业学生有了更多时间通过网络了解世界。而现代社会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与涌入,尤其是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使得当代大学生有了全球化的文化视野,思想空前活跃,多元化意识迅速增强。[4]在多元化的思想碰撞中,学生们不再以单一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社会和世界,而是多角度地分析和评价。调查发现,在面对众多公众事件的道德认知和是非判断上,大学生们基本都能呈现正确的价值判断取向和良好的道德评判观点,但是由于网络道德资源的缺乏与不足,监管力度的缺失等因素也在无形中助长了医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道德任意”状态的形成。调查统计表明,对于网络垃圾信息以及低俗道德思想观是否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这一问题上,只有42%的学生认同这一观点,25%的学生不认同,还有33%的学生说不清楚,没有自己的观点;在调查网上聊天是否注意文明用语时,有67%的学生认为网络是虚拟的,不必注重自己的言行,另外有75%的医学生支持网络个人信息的虚假性。正是这种网络信息的虚假性使得学生们在虚拟世界中表现出了与现实角色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诸多面,各种不文明网络行为也正是随着这样的一种虚假和无约束而无限蔓延开来,使大学生们将自己的这种“道德任意”行为看成了正常的网络处事态度。
2.3 心理承受力弱化呈现多种形态
作为一个大学年限比其他普通专业多一年甚至两年的医学专业学生群体而言,学习成本高、就业机会少、工作风险大等诸多因素成为医学生背负的巨大压力。有研究表明,医学生的心理焦虑、抑郁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在巨大的课业压力和枯燥的学习环境下,心理焦虑和抑郁并没有很好的通过人际沟通得到缓解和释放。大多数医学生选择了在网络世界中发泄不良情绪,在这种循环中,学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网络上的畸形发泄越来越多,逐渐导致了医学生面对现实社会心理承受力的减弱,以至于在面对现实挫折时大多选择逃避甚至更为极端的方式解决。近几年,医学生犯罪的案例逐渐显现,而这其中,通过网络媒介获取重要信息成为了助长犯罪形成的重要手段,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缺失也慢慢从虚拟走向了现实。
3 思想教育如何在网络新时代实现突破
3.1 加强校园网建设,引领健康校园文化
近年来,高校的校园网络逐渐建立和普及,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提供了平台。一方面,各高校都在逐渐完善和丰富校园网的内容,为学生开辟学习生活、休闲娱乐、就业指导、时事论坛、校园活动等众多栏目。但是在内容完善的同时,对于校园网的管理却并不同步甚至滞后。很多板块由于管理不到位,更新不及时,导致无人问津。调查显示,在众多的校园网栏目中,医学生利用率最高的是与自身学习直接相关的教务平台,而像时政论坛、就业指导等的板块,却很少有学生问津甚至有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其存在。因此,加强校园网的建设,要从管理方法上加大力度,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络环境,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们在畅谈人生、表达主张的同时,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另外,高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电台等视听平台对网络进行整合,通过生动的视听信息向学生传达信息资源,加大信息传播的力度。
3.2 建立专门网络思想教育平台
由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性和局限性,使得现在的大学生对于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缺乏兴趣,从而导致他们的很多思政观点不客观不深入不全面,缺乏正确的认知和引导。但是调查发现,在关于是否希望学校创建一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网站)这一问题中,59%的医学生表示支持并认为有必要。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对于思想政治的引导是渴望的,因此,传统的训导式教育方式和单纯的摆事实举例子的引导方式俨然不再适用于当下学生们的教育需求。通过新网络媒介寻找突破口成为当务之急。建立新型的网络思想教育平台,将理论性强的思政观点转化为生动的事实信息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并通过开展时政辩论和分析、演讲等形式,将大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难点问题与形势政策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提高他们对时政信息的深度挖掘和探究问题的严谨思维,从而真正地将他们从一个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5]另外,紧密结合时政,积极开展能引发青年学生关注和参与的活动,才能在学生群体中引发兴趣,产生共鸣。比如在“中国梦”提出之后,微博上开展的一系列关于青春和梦想的线上主题活动,展播的关于梦想和奋斗的生动实例,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也在无形中促进了新一代年轻人积极人生品格的塑造和良好价值观的确立。
3.3 完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的复杂性和普遍性在加大医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也为网络心理咨询带来了曙光。传统的心理咨询,对于大多数有咨询需求的学生来说,因为怕让同学们知道和误解,往往采取消极回避的方式,从而大大削弱了心理咨询的功能。然而通过网络进行咨询和沟通却能在很大程度上排除学生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加强心理咨询的实际功能,这种方式也成为了思政工作者思想引导的新方法。[6]辅导员们可以通过开设博客、微博等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并通过观察学生微博、微信等关注学生的状态,及时把握学生情绪,从而“对症下药”,化解问题。
3.4 加强学生党员干部网络号召的力度
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中的积极作用”。作为大学生中的骨干群体,学生党员和干部应充分发挥他们在网络思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7]以大学生独有的创新意识和热情为网络教育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而作为高校管理者,也要给予这些学生骨干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性,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带领广大学生群体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总而言之,新网络媒体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是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医学院校来说,能否把握医学生的特点,及时转换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优势,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疏导,才能在未来的思想教育建设中游刃有余,才能更好地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从而造就更多健康、睿智、博学的社会栋梁。
[1] 沈培辉.“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于传播学视角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5(4):1-5.
[2] 张小焕.“微时代”下的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J].传播与版权,2014,(3):140.
[3] 胡玮,马静.“微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5):133-137.
[4] 余波.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提升新素养——试论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应对之策[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6(2):59-61.
[5] 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2):49-51.
[6] 曾露.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3,(10): 49-50.
[7] 祖文成,贾元义,苏郡,等.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4,(7):125-127.
The Analysis and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 for Medical Students'Ideological Condition in the‘Micro Era’
LUO Li
(School of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Taishan Medical College,Taian 271000,China,E-mail:aluerlin@163.com)
Through investigation that the“new network media”has become the partner of youth groups firstly,the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new trend of medical students in new network era,including:paying attention to social trends,thinking of something but without deep thinking;main body values is good,but diversity values show obvious;mental strength weakening presents a variety of forms.In the final analysis how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of network breakthrough: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network,to lead healthy campus culture;establish a network ideological education platform;perfect the network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platform,to strengthen medical students'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strengthen the student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network call.
Micro Era;Medical Students;Network Education;New Network Era;Platform Construction
R192
A
1001-8565(2015)05-0772-03
2015-05-29〕
〔修回日期 2015-08-28〕
〔编 辑 曹欢欢〕
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编号:13AJY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