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5-01-26于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5期
关键词:内镜胃癌黏膜

【摘要】目的 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41例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20例和21例。对照组的20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2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患者出院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和调查。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两组数据对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效果比较好,安全性高。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5.186

工作单位:154007佳木斯市结核病防治院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in Early Period

YU Jing Jiamusi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Hospital,Jiamusi 154007,China

【Abstract】Objective Nursing effect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in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in early period is to be analyzed and studied. Methods Choose 41 patients of gastric cancer in early period who are treated with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in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4 and separate them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t random with 21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and 20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20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are given conventional care, while 21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are given additional comprehensive care; then make an analysis and survey on 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hey are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Results 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 in control group is 80%,while 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 in study group is 95.2%, there is a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s statistic value (P < 0.05). Conclusion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is of efficacy and safety in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in early period.

【Key words】Endoscopic submucosal,Dissection,Gastric Cancer in early period,Clinical nursing

胃癌在我国的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早期胃癌是胃癌的病变位置在黏膜下,不论胃癌是否转移 [1]。在早期胃癌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提高胃癌患者的预后。当前内镜技术快速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能够使胃癌的切除范围更大,也更加安全可靠。为了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效果,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41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护理效果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4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胃镜、超声胃镜以及病理检查,确定为早期胃癌。将4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21例。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男性,8例女性,年龄为49~78岁,平均年龄为(62.4±9.4)岁,9例癌肿在胃窦部,5例在胃体,3例在胃角,3例在胃底及贲门。病灶的直径为2.0 ~3.1 cm,有11例黏膜内癌,9例黏膜下层癌。观察组患者中有11例男性,9例女性,年龄为50-80岁,平均年龄为(63.8±9.7)岁,10例癌肿在胃窦部,5例在胃体,4例在胃角,2例在胃底及贲门。病灶的直径为2.1~3.2 cm,有10例黏膜内癌,11例黏膜下层癌。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护理,术后进行常规的止血、抗感染以及给予营养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检查出患有胃癌时,心理波动比较大,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的想法,这时就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性格以及心理特点,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为患者介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方法以及痊愈的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术后护理:手术后,患者要卧床休息24小时,呈平卧或低半卧姿势,术后第二天如果患者没有不适,可以进行正常的活动,但是在半个月内不能进行剧烈的活动 [2]。对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了解患者的诉求,观察患者的呕吐物以及排泄物的颜色、性状、数量等,如有异常及时反馈给医生。手术后根据医生的医嘱给予患者进行止血、抗感染等治疗,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3)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出现,禁止患者饮食、饮水,多注意休息,禁止下床活动,观察患者的各项体征变化,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为患者输血、补液,如果患者出现腹痛等情况,要及时向医生反馈,并进行救治 [3]。

1.3 评价标准

患者出院时,通过调查的方法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了解,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种情况。护理效果的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患者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分析,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的计数资料均采用χ 2检验,以P<0.05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20例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2例,满意的患者有4例,不满意的患者4例,利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21例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6例,满意的患者有4例,不满意的患者有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癌组织只存在于黏膜层或在黏膜下层是早期胃癌,早期胃癌的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少数人有恶性、呕吐以及类似于溃疡的上消化道症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复发率比较低,是目前治疗消化道癌的主要方法。良好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本次研究中,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发现,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缓解患者的术后痛苦,提高治疗的效果。

猜你喜欢

内镜胃癌黏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82例后壁黏膜完整隆凸阴道缩紧术临床观察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