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常规检验中的常见误差分析

2015-01-26朴银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5期
关键词:血常规白细胞标本

【摘要】目的 对血常规检验中的常见误差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48例患者的血液标本,来对保存温度的不同、采血部位的不同以及样本存放时间等导致的不同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找出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的出现原因。结果 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储存温度、不同的采血部位、放置时间等。储存温度的不同、采血部位的不同以及放置时间的不同都会使检测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应该明确血液样本的各种影响因素,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减少血常规检验误差,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5.140

工作单位:150000哈尔滨市朝鲜民族医医院

Analysis of Common Errors in Blood Routine Test

PIAO Yinhua Korea National Hospital of Harbin City in Heilongjiang,Harbin 15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Common errors in blood routine test are to be analyzed.Methods Choose blood samples selected from 48 patients who a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February 2015 and make an analysis of different test results due to different preservation temperature, blood sampling places and preservation time and then find out reasons for common errors in blood routine test.Results Reasons for common errors in blood routine test are due to preservation temperature, blood sampling places and preservation time; and what’s more, because of different preservation temperature, blood sampling places and preservation time, test result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tial between test results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s statistic value (P < 0.05).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o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affecting aspects in blood routine test and conduct a strict quality control in order to reduce common errors in blood routine tes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provide much more accurat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Blood routine test,Errors

血常规检验是常规检查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临床上对各种疾病诊断以及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 [1]。为了分析血常规检验中的常见误差,本文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48例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48例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48例患者中有28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5.4±5.7)岁;呼吸道感染患者9例,白血病患者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例,肺炎患者10例,冠心病患者4例,颅脑外伤患者2例,胃肠道疾病患者5例,肝癌患者3例,其他疾病患者5例。

1.2 方法

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仪器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dvia 212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过程中使用仪器配套试剂 [2]。对本组的48例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对血液样本的采集、保存以及送检时间等方面进行检测,并分析研究造成误差的因素。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

与患者的病情比较,48份血液样本中有3份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误差率为6.25%。通过研究发现,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储存温度、不同的采血部位、放置时间等。

2.2 储存温度的不同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常温下血常规检验的白细胞平均为(8.17±1.24)×10 9/L,红细胞平均为(4.36±0.75)×10 12/L,血小板平均为(194.32±29.87)×10 9/L,血红蛋白值平均为(129.71±25.25)g/L;4℃冷藏下血常规检验的白细胞平均为(7.77±1.26)×10 9/L,红细胞平均为(3.98±0.88)×10 12/L,血小板平均为(171.57±27.45)×10 9/L,血红蛋白值平均为(111.11±21.12)g/L。则不同储存温度下的检测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常温下血常规检验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计数均显著高于4℃冷藏,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的采血部位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静脉血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白细胞平均为(6.32±1.79)×10 9/L,红细胞平均为(4.11±1.28)×10 12/L,血小板平均为(235.78±25.12)×10 9/L;末梢血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白细胞平均为(7.78±2.22)×10 9/L,红细胞平均为(5.28±1.518)×10 12/L,血小板平均为(184.7±29.87)×10 9/L。则末梢血的血液样本的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静脉血,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放置时间的不同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对立刻送检的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白细胞平均为(6.75±1.11)×10 9/L,红细胞平均为(4.35±0.88)×10 12/ L,血小板平均为(167.71±28.88)×10 9/L,血红蛋白值平均为(119.89±24.88)g/L;采血后2 h送检的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白细胞平均为(5.74±1.04)×10 9/L,红细胞平均为(4.66±0.94)×10 12/L,血小板平均为(222.22±29.34)×10 9/L,血红蛋白值平均为(128.48±25.94)g/L。则放置时间的不同,检测结果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立刻送检的血液标本的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采血后2 h送检的血液标本,血小板、血红蛋白计数显著低于采血后2 h送检的血液标本,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血液样本中含有交叉反应物质、补体以及高浓度的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内源因素,标本被细菌污染、溶血、储存温度以及储存时间等外源因素等都是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 [3]。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血常规检验中的常见误差,结果显示,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储存温度、不同的采血部位、放置时间等。常温下血常规检验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计数均显著高于4℃冷藏(P<0.05);末梢血的血液样本的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静脉血(P<0.05);立刻送检的血液标本的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采血后2 h送检的血液标本,血小板、血红蛋白计数显著低于采血后2 h送检的血液标本(P<0.05)。

综上所述,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应该明确血液样本的各种影响因素,在血常规检验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血液标本的储存温度、采血部位以及防止时间等各个环节都需加强质量控制,同时还要求检验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并且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血常规检验,来减少血常规检验的误差,并保证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血常规白细胞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白细胞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血常规解读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