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院的发展现状

2015-01-26侯彩军刘晓光高树宽王北京刘方曹艳林李敬伟

中国医院 2015年5期
关键词:办医营利性公立医院

■ 侯彩军刘晓光高树宽王北京刘 方曹艳林李敬伟

我国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院的发展现状

■ 侯彩军①刘晓光②高树宽③王北京④刘 方⑤曹艳林⑥李敬伟⑦

卫生服务 财政补贴 办医格局

介绍了我国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院的规模,汇总了民营资本举办医院的主要模式,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民营医院的特点:发展快、数量多、规模小,不能形成对公立医院的竞争;专科特色发展路线;非营利性与营利性医院有相互转化的趋势;处于求生存、无序发展阶段。

Author’s address:Beijing People's Conciliation Committee of Medical Dispute, No.37, Jia, Xingfu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61, PRC

1 我国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院的发展规模

由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民营医院蓝皮书: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2014)》指出,中国的民营医院经历了数十载的发展,机构数量近年来每年以17%左右的速度增长。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全国民营医院数量已达到11514家,数量已占全国医院总数的46%。然而,民营医院整体规模仍然偏小,服务能力不强,与公立医院相比尚未形成竞争力。2012年民营医院中,有86%的医疗机构规模床位数不到100张,仅1%的民营医院为三级医院。在门诊和住院诊疗人次上,民营医院仅占据全国医院总诊疗人次的10%左右;在每年超过万亿元的医疗市场中,民营医院的整体医疗收入占比仍不足7%。从医院数量看,民营医院在我国医院总数中已经占了半壁江山,但是从服务量看,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民营医院只占到11%-12%的份额,公立医院仍然占据绝对优势。[1]

2 民营资本办院模式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民营资本举办医院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社会资本直接投资办院,医院自成一体,自办自营。(2)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民办公营,即由民营资本投资后,交给公立的三级医院托管。(3)民办慢性病医院与公立的三级医院相结合,类似于国外的院后服务或连续性服务模式,如部分“康复医院”、“临终关怀中心”等。(4)公办民营,即民营资本进入公立医院,占有一定的股份,或不占股份,由民营资本带资托管公立医院,医院非营利性质不变,职工的国有身份不变。(5)政府向民营医院购买公共卫生服务。(6)相当比例的民营医院为中医专科医院。

3 现阶段我国民营医院的特点

3.1 发展快、数量多、规模小,不能形成对公立医院的竞争

截至2014年4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7.9万个,其中,医院2.5万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1.9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2万个,其他机构0.3万个。[2]与2013年4月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23020个,其中,医院增加1369所。2014年4月底,全国公立医院13381所,民营医院11584所,民营医院增加的数量占总增加数的50%。

尽管民营医院近年来有长足发展,但在我国一万多所民营医院中,三级医院只占1.57%,二级医院占8%,一级医院占90%以上[1]。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1)民营医院的数量快速增长,且增速远超公立医院。(2)民营医院的机构数占40%左右,但床位只占1/10,服务量也仅占10%,规模太小。高端、高质量的综合性民营医院少,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对全国己备案的1470所民营医院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民营医院正在逐步走向两极分化。民营医院资产在100万元—500万元的较多,资产在3000万元以上的仅占7%左右;民营医院床位基本在50—300张,大于500张的只占1.6%,日门诊量在100人次以下的占一半以上,年手术量大多在100—1000台。达到三级医院规模的只有近10所。因此,民营医院不能形成对公立医院的竞争态势,也不能满足高端、私人商业医疗保险的需求。

3.2 专科特色发展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部分需求

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数据显示,2004年-2010年,民营综合医院和民营专科医院数量年复合增长率均在18%左右,而在专科医院中民营医院已占据了半壁江山。在专科领域,风险小、回报快,因此,目前是开办民营医院的首选项目。美容、耳鼻喉、眼科、口腔、中医、妇产、皮肤科等适合民营医院发展的领域利润率相对较高,这类专科医院还是满足了部分市场需求。

3.3 为追求利润回报,营利性医院、非营利医院呈相互转化的趋势

在三年免税期满后,部分营利性医院在经营状况比较艰难的情况下申请转为非营利性医院。而经营情况较好,能够实现大量盈余的民营非营利性医院,则努力向营利性医院转型,以追求利润回报。但是各地政策不一致,有些地方允许医院转变性质,有些地方则不允许,如深圳营利性医院均不能转为非营利性医院。目前呈现出的医院性质互相转化的现象实际是以避税和减少成本消耗为目的,并不是为满足社会的办医需求。单纯以逐利为目的的营利医院与非营利医院间相互转化的不良现象,是与国家社会资本办医主旨相违背的。

3.4 民营医院仍处于求生存、无序发展阶段

国外大部分非营利性医院都是由慈善基金会或社会捐赠成立、运作的,为社会公益目的而建立,而我国大部分民营非营利性医院是为了追求利润而建立,医院的创办者和现任管理者大多数为商人,利用企业管理的经验和理念来经营管理医院,注重广告效应,依靠商业运作。民营医院的发展目前仍处于没有品牌效应、急于回报、求生存的初级阶段,出现了一些利用虚假广告诱导患者过度医疗、过度检查的不良现象。这种行为不仅让患者失去对医院的信任也逐渐失去同行的支持,最终面临口碑不良的诚信危机。加之民营医院缺乏行业自律和监督管理,政府的政策指引不明确,有限的政策也未落实,使民营医院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1] 庄一强,王培舟.民营医院蓝皮书: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4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EB/OL].(2014-06-04).http://www.nhfpc.gov. cn/mohwsbwstjxxzx/s7967/201406/c614320d53bc40 9f87f42c07d4d68aa8.shtml.

Status quo of both for-profit hospital and non-for-profit hospital in China


/ HOU Caijun, LIU Xiaoguang, GAO Shukuan, WANG Beijing, LIU Fang, CAO Yanlin, LI Jingwei// Chinese Hospitals. -2015,19(5):1-2

health service, financial subsidy, hospital distribution in ownership

The scales of for-profit hospital and non-for-profit hospital in China and the main modes which private capital deliveries hospital were introduced and summarized. Characters such as small scale, sheer numbers and expanding fast of private hospitals made them non-competitive with public hospitals. Most of private hospitals were specialized hospitals which public hospitals were unwilling to enter. There is a trend that for-profit hospitals and non-for-profit hospitals interconvert. General speaking, private hospitals are in status of hardship.

2015-03-11](责任编辑 鲍文琦)

①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甲37号

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③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100034 北京市西城区富国街2号富国商务会所三层1301

④中国卫生法制杂志社,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西绦南巷2号

⑤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甲37号

⑥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0034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8号

李敬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

E-mail:lijingweiy@163.com

猜你喜欢

办医营利性公立医院
多源流理论视野下我国营利性民办大学的政策过程及未来思考
民办学校将分类管理
社会办医大有可为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非营利性医院能否变为营利性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社会办医依旧热衷“高大上”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多元办医 还要松绑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