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献血安全隐患分析与防控措施
2015-01-26◆王霞
◆王 霞
责任编辑:吴小红
无偿献血工作开展以来,街头随机献血和团体献血相结合,有力地保证了临床血液供应。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血量的逐年增长,开展团体献血活动次数随之增加。团体献血需预先安排,由于献血人数较多,且采血环境受限,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本研究对团体献血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1 安全隐患
团体献血时常见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方面:
(1)献血人数较多且时间集中,人员频繁进出献血场所,容易对采血环境造成污染。
(2)有些团体为调动献血者积极性,对献血者进行物质奖励,存在极少数不能献血人员为取得奖励冒名顶替献血现象。
(3)团体献血人数较多,但由于采血工作人员较少,不能与每位献血者进行认真、细致沟通,给采集血液质量带来安全隐患。
(4)有文献显示[1],团体献血者献血反应较个体献血者献血反应总体发生率以及轻、中、重度献血反应率高。究其原因:一是团体献血时每次都会增加部分初次献血者,以年轻人居多,对献血知识不了解,缺乏献血经验,有恐惧和紧张心理[2]。二是团体献血多见于献血淡季(夏季7月、8月和冬季1月、2月)[3]。夏季气温 较高,献血人数众多,空调降温效果不佳,且献血者等待时间长,易产生焦躁心理,进而影响生理因素,导致献血反应发生;寒冷的冬季,温度较低,血管收缩,采血护士一次穿刺成功率低,增加了献血反应发生率。
(5)团体献血时工作繁忙,采血护士容易发生违规操作现象,采集血液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2 防控措施
2.1 合理选择献血场所
当献血团体人数在20 人以内,可在献血车集中采血。献血车分采血区域和非采血区域,车前放置工作台,用于献血征询和体检,由专业人员引导献血者上车,前门上、后门下,避免人员无序走动。每天对献血车进行严格消毒,并做好监测,确保采血环境符合标准要求。
当献血人数在50 人以内,且所在社区或单位距离献血屋较近时,可安排在献血屋集中献血。献血屋设有独立的征询室、初筛室、采血室及休息室等,采血环境更优越。
团体献血人数较多且距离城区较远,可选择在临时献血场所集中采血。可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住所内设立临时献血场所。临时献血场所的消毒工作须严格按标准进行。
2.2 落实有效核对
做好团体献血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献血者最好在完全自愿、没有任何经济报酬、没有来自外部的任何胁迫下主动献血[4]。献血时,工作人员向预约单位代表告知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要求。献血前征询时,工作人员向献血者解释出示真实有效身份证件的必要性和冒用他人身份献血的危害性,并在每个流程根据有效身份证件做好核对工作。
2.3 与预约单位充分沟通
团体献血前,工作人员应向预约单位代表了解预计献血人数,安排好工作人员和献血服务志愿者。工作人员热情耐心接待献血者,做好体检、征询等工作,确保从符合标准的献血者中采集安全的血液。志愿者应具有责任心和亲和力,热爱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强烈的服务意愿[5],可以帮忙发放献血宣传资料,安排秩序,指导献血者填表和配合工作人员做好献血者关怀等工作。
如人数较多,在100 人~200人时,可请预约单位让献血者分时段献血,使采血工作有序进行,缓解工作人员压力。
如到人口基数大、献血人数在200 人以上的乡镇、农村采血,可向市站提出要求,增派工作人员和献血车辆。献血车可以分次到乡镇、农村下属村民委员会、分场采血,避免因一次采集大量血液而带来的冷链、效期和偏型等问题。
2.4 做好献血知识宣传
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做好献血知识的宣传工作。着重加大针对初次献血者的宣传力度,让初次献血者了解“献血能促进健康”,尊重他们对献血量的选择,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做好献血前、中、后的护理工作,尽量减少献血反应发生,使初次献血者转变为固定献血者比例增加,努力壮大无偿献血者队伍。同时,应向预约单位代表告知献血前注意事项,天气炎热或寒冷时选择装有空调的临时献血场所,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献血前和献血后的护理工作。
2.5 落实采血护士培训
加强对采血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应急能力培训及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规程;对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护理人员及时处理并记录,做好回访工作;献血场所的急救药品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过期药品及时更换,已用药品及时增补;采集血液时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除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外,还要注意法律意识的加强[6];与献血者充分沟通,努力减少献血者痛苦,使献血者和血液安全得到最大程度地保障。
3 小结
团体献血由于人数较多,社会影响较大,安全工作尤为重要。消除团体献血中的安全隐患,使献血者献血安全得到保证,有利于无偿献血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团体献血的实际情况,查找安全隐患,采取相应防控措施,较好地保证了采血安全。通过防控措施落实,盐城市中心血站采血点于2013年-2014年共计开展团体采血113 次,采血人次达11 205 人次,未发生1 例安全差错,献血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1]杨秋华,欧阳金桥.个体献血者和团体献血者献血反应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10):1028-1029.
[2]汤传敏,洪 缨,席光湘.采血不足量的原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1):1229-1230.
[3]徐祥莲,何 军,杨 娟,等.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和预防[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29(6):653-655.
[4]朱跃国,王 伟,曹大康.团体无偿献血的有序管理与功能发挥[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1):1198-1199.
[5]易慧宁,钱 坤,陈曙光.志愿者医院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25(12):1-3.
[6]薛雅静.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8):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