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州区油松栓皮栎针阔混交林造林模式研究

2015-01-26黎顺利唐小刚

中国林副特产 2015年4期
关键词:商州区块状混交林

黎顺利,唐小刚

(1.陕西省商州区杨斜林场,陕西商洛726000;2.陕西省商州区夜村林场)

商州区油松栓皮栎针阔混交林造林模式研究

黎顺利1,唐小刚2

(1.陕西省商州区杨斜林场,陕西商洛726000;2.陕西省商州区夜村林场)

根据商州区生态环境以及油松栓皮栎对生物学特性的要求,通过油松栓皮栎混交造林模式的实践,油松栓皮栎混交林造林模式是适合商州区较好的针阔混交林造林模式。

商州区;油松栓皮栎针阔混交林;造林模式

商州区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两大工程以来,一直在探索油松栓皮栎针阔混交林造林模式,该模式已在商州区造林推广2.5万亩,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造林后15年可作用材外,油松栓皮栎均已开始结实,还有许多林副特产如栓皮、香菇、木耳等,增加了退耕户和林场的经济收入。同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真正意识到该造林模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笔者进行了商州区油松栓皮栎针阔混交造林模式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试验区域概况

1.1 试验区域气候条件

商州区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为秦岭土石山区,属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性气候,海拔700~950m,年降水量765~869mm,年平均气温12.3℃左右,年均日照1982~2059h,≥10℃积温3785.6℃左右,总辐射量为120.8kJ/cm2,无霜期203d,其气候适宜油松、栓皮栎生长。

1.2 试验区域土壤条件

油松是深根性树种,栓皮栎根系发达,主根明显,油松、栓皮栎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上生长最好。试验区域多栽植在山坡地上,土壤条件差异较大,土层厚度20~75cm,土层厚、坡度缓的生长好,土层薄、徒坡度上的生长差。土壤为黄褐土、黄棕壤居多,土质多为砂质壤土,微碱性、中性至微酸性,pH值6.5~7.6。

1.3 研究区域植被条件

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油松林、栓皮栎林、华山松林以及油松栓皮栎针阔叶混交林。植物种类多,主要树种有油松、华山松、侧柏、栓皮栎、核桃、板栗、花椒、樱桃、柿、油桐、杜仲等。灌木有连翘、马桑、酸枣、胡枝子、黄栌等。藤本植物有葡萄、金银花、五味子、猕猴桃、葛藤等。草本植物有蕨类、蒿类、山棉花、白茅等。

2 生态特性

2.1 油松的生态特性

油松生长快,适应性强,喜干冷气候,耐旱、耐寒(能耐-25℃低温)、耐瘠薄,适于在微酸性及中性土壤上生长,在湿润地区的石灰岩山地也能很好生长,但在低洼积水处及粘重、盐碱等土壤上生长不良。通常幼苗生长慢,4~5年生后渐快,10~20年间高生长最快,30~50年间直径生长最快。深根性、抗风力强。

2.2 栓皮栎的生态特性

栓皮栎对气候适应性广,年平均温度12~16℃,能耐绝对低温-18℃,年降水量500~1600mm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pH值在4~8均能生长,但以向阳山麓缓坡和山凹、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沙壤土生长最好。根系发达,主根明显,细根少。抗干旱、抗瘠薄、抗强风。栓皮厚不易燃烧,是混交抗火的良好树种。喜光树种,但幼苗能耐庇荫,2~3年后需光量增加。采用混交,创造侧方庇荫的条件,以减少侧枝横生,培养通直的树干。萌芽力强,萌芽林初期生长较实生林快,但5~10年后生长则逐渐衰退。

3 混交造林模式的确定

3.1 混交树种的选择

在营造混交林时,根据混交树种在林分中所起的作用,一般可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只有当采用乔木混交类型时,混交树种的含义才包括相互混交的主要树种,油松和栓皮栎混交,既属于两个主要树种之间的混交,称为乔木混交类型。它可以充分利用地力,同时获得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材和更好的发挥其他有益效能和多种林副特产品。油松和栓皮栎混交也称为针阔叶混交类型。其混交目的是为了改良土壤、改善卫生条件和美化环境上的需要。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是调节种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人工林顺利成林,实现速生丰产的重要措施。选择栓皮栎作为混交树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栓皮栎是乡土树种,能够达到适地适树的目的,同时栓皮栎为阔叶树种,具有良好的辅佐、护土和改良土壤的效能。②栓皮栎与油松没有共同的病虫害。③栓皮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橡子所含淀粉可食,橡壳为栲胶原料,材质坚实,用途广泛,栓皮又为出口物质之一,培养多种林特产品。④栓皮栎具有萌芽力强,繁殖容易等特点,以便于进行育苗、造林以及采伐后迅速萌芽更新。⑤油松、栓皮栎针阔混交林在商洛各县(区)普遍分布有天然林,其生长状况良好,这是采用油松、栓皮栎针阔混交造林模式的科学借鉴。

3.2 混交方法

3.2.1 带状混交。是一个树种连续种植三行以上构成一条“带”与另一个树种构成的带依次配置的混交方法。油松、栓皮栎针阔混交比例是采用5行油松与3行栓皮栎组成的带状混交。进行带状混交时,树种种间关系最先出现在相邻两带的边行,带内与带内的各行则出现较迟。就是说相邻边行具有与行间混交相类似的性质,带内各行则可以避免一个树种被另一个树种所压抑,故可在后期产生良好混交效果。带状混交的种间关系容易调节,栽植、管理也都较方便,因此,带状混交适用于油松栓皮栎两乔木树种之间的混交。

3.2.2 块状混交。又叫团状混交。是把油松栽植成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块状,与栓皮栎的块状地依次配置进行混交方法。一般有规则的块状混交和不规则的块状混交两种。规则的块状混交,是将平坦或坡面整齐的造林地划分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块状地,然后在每一块地上按一定株行距栽植油松,相邻的地块栽植栓皮栎。通常以“品”字形混交。每一小块状地的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0~100m2。每一小块地面积过大,就成了片林,混交的意义也就不大了。不规则的块状混交是按造林地的小地形起伏状况分别成块地栽种油松,而相邻地块栽种栓皮栎的混交方法。在地形比较复杂的立地条件下,多采用不规则的块状混交。每个块的大小不等,可以达到不同树种混交的目的,又能因地制宜地安排造林树种,更进一步的做到适地适树。块状混交比带状混交更能有效地利用种内和种间的有利关系。如油松幼年时期喜丛生,块状混交有利形成这种密集丛生的条件,随着林木逐渐长大,块状地上的油松、栓皮栎恰在生长中后期发生良好的种间关系,这样就较纯林优越得多。

4 造林技术要点

4.1 提前精细整地

春、秋两季均可,应在造林前6个月提前整好地,采用鱼鳞坑整地,坑的规格为50cm×50cm×40cm。

4.2 造林

油松、栓皮栎均可采用植苗和直播两种方法造林。

4.2.1 油松造林。油松一般采用2年生壮苗或容器苗植苗造林。壮苗造林苗根最好带土或沾泥浆后再植苗。容器苗造林要丛起丛植,每丛3~5株,容器不破损为好。注意保护顶芽,栽端砸实,栽后浇水,且坑面覆细土。在土层深厚的阴坡或半阴坡的荒山,以及栓皮栎疏林地,油松可直播造林。

4.2.2 栓皮栎造林。栓皮栎直播造林采用已萌芽的种子成丛(每穴4~5粒)播种,成活率高,苗干生长好。植苗用一年生苗适当保留较长的主根造林,栓皮栎成活率高。

4.2.3 造林时间与混交方法。油松、栓皮栎造林时间春、秋两季均可,最好选择春季3月中下旬,土壤解冻后立即开始造林。造林顺序为:先阳坡后阴坡,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混交采用5行油松与3行栓皮栎组成的带状混交或块状混交,在地形比较复杂的立地条件下,多采用不规则的块状混交,栽植密度222穴/667m2。

4.3 抚育管理

油松、栓皮栎的幼林抚育,主要是及时进行松土、除草、间苗、修枝等,以保证幼林生长发育良好。松土除草一般进行3年,幼树超过杂草层即可停止,每年松土除草2~3次,以春季和夏初杂草开始繁生时的2次最为重要。丛植油松、栓皮栎进行间苗,去弱留强,以保证幼苗生长发育。油松不能过早修枝,从第8年开始比较合适,这时幼林郁闭,开始出现天然整枝现象,可把最下层的4层轮生枝修去,留下4层不要砍,长到11年时,再进行第2次修枝,至少留5层轮生枝。修枝以冬季为好,宜修平,不留桩,不伤树皮,勿劈裂。

4.4 管护

第一,做好护林防火工作。订立护林公约,建立护林制度,实行封山育林,预防山火发生。第二,防治病虫害。油松、栓皮栎病虫害主要有立枯病、油松毛虫、油松球果小卷蛾、松扁叶蜂、栎实象鼻虫、栎黄枯叶蛾等危害,影响油松、栓皮栎生长发育。坚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合理使用农药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达到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1]卢华锋,隋园园. 秦岭山区镇安县油松栓皮栎针阔混交造林模式[J].现代农村科技,2014(7):42-43.

[2]郭丽丽,杨波. 商洛退耕还林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2013(2):44-46.

[3]胡雪蛾. 山阳县生态经济型退耕还林造林模式[J]. 现代农村科技,2012(17):50.

[4]北京林学院. 造林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2015-05-12

黎顺利(197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科研与技术推广以及林场管理工作,E-mail: 1397874974@qq.com。

S791.254;S792.18

B

DOI.:10.13268/j.cnki.fbsic.2015.04.022

猜你喜欢

商州区块状混交林
陕西商洛商州区:抓早动快精心谋划产业
汉语特色块状语英译认知研究*
——时政文本视域下的翻译能力调查
一类4×4无界算子矩阵的本征向量组的块状基性质及其在弹性力学中的应用
“China tendrá nuestro apoyo para ingresar al CPTPP”
商州区樱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营造混交林的必要性和技术分析
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块状”教学
Ghosts in the shell: identif i cation of microglia in the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P2Y12 receptor
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