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

2015-01-26宛诗平

四川党的建设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救急国务院人性化

宛诗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兜底线、救急难。专家认为,这不仅体现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逐步完善,更体现了社会救助理念的与时俱进。

临时救助这项善政,要想真正发挥好作用,必须建立在“善为”的基础上。这里的“善为”主要包含人性化的救助通道、常态化的救助机制、造血式的救助思维。

临时救助,就是要救急救难。群众遭灾有难,往往是一些突发事件引起的,临时救助如果不能及时介入,就会失去最佳的救助时机。为此,有关部门应该打破常规,特殊时期进行人性化办理,简化救助程序,让制度执行变得温暖起来。

传统意义上的临时救助,“随意性成分”较多,重物质、轻服务,缺乏稳定的制度支持、政策支撑。临时救助必须要善于综合运用政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形成一条强有力且紧密的纽带,把方方面面的资源有效整合利用起来,发挥出最大功效,为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提供生存、医疗、心理、技能等方面的社会救助。如此,社会的剩余福利才能得到更好的分配,从“临时救助”到常态救助的路也就不再遥远。

而在救助思维上,既要给贫困者“输血”,更要培养其自身的“造血”能力。有关部门在临时救助工作中,要多一些造血式的救助思维,加强对贫困群体的职业培训、为其提供就业援助、减免就业等各种费用,提升他们的再就业技能与融入社会的能力。只有这样的救助制度,才能整体提高社会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增进公共福祉,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善为” 主要包含人性化的救助通道、常态化的救助机制、造血式的救助思维。

猜你喜欢

救急国务院人性化
国务院纠正“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运动式”减碳
“两元保险”能抵御多大风险?——区区两元,却能“多元”救急
天干物燥鼻出血 自灸止血可救急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TRISim: A Triage Simulation System to Exploit and Assess Triage Operations for Hospital Managers-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Experiment -
医院替患者众筹救急 善举或违法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国务院确定2016年深化医改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