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学习潜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2015-01-25朱晓晶林学英
朱晓晶 林学英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山东烟台2641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目前病因未明。除表现为临床常见的妄想、幻觉、阴性症状外,认知功能损害已被认为是其核心症状。认知功能的下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息息相关[1]。认知功能较差者往往存在社会适应问题,对其回归社会造成很大困难。目前国内对认知功能的评定都是采用心理测验,这些传统的心理测验都是单一的、静态的,不能很好的评估患者的预后和康复能力。而动态测验则能够反应患者的这种能力,我们将通过动态心理测验所测得的这种能力称为学习潜能[2-3]。学习潜能是指通过训练使得认知功能改善的一种能力,反应了个体未来的成长空间。
国外文献报道中评估学习潜能最常用的工具是威斯康星分类卡片和加利福尼亚言语学习测验(California verbal learning test-Ⅱ,CVLT-Ⅱ)。本研究参照加利福尼亚言语学习测验来评估患者的学习潜能。国内目前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研究初次使用该动态评估方法,目的是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学习潜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以便更好的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为其提供合适的治疗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纳入标准:(1)签署知情同意书;(2)年龄18~65岁;(3)符合ICD-10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4];能够完成认知评估的病情稳定者;(4)3个月内未接受电痉挛治疗;(5)均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6)未使用改善脑代谢药;(7)排除标准:排除头部外伤所致意识丧失者;排除神经系统感染者;排除听觉或视觉障碍者;排除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者;共入组54例,其中男21例,女33例,平均年龄(36.1±11.6)岁,平均发病年龄(27.7±8.0)岁,平均病程(8.1±8.4)年,平均受教育程度(13.1±2.9)年。
1.2 方法
本研究通过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参与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完成学习潜能评估后,进行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与社会表现量表以及个人评估。
1.3 测验工具
1.3.1 言语词汇测验(verbal learning test,VLT) 参照简化的加利福尼亚言语学习测验,本测验共包含3组词语,每组包含12个词语,每组按照语义均分为三类,每类4个词语。第一组词和第三组词语均重复三遍,不予任何提示,在进行第三遍测验之前,所有被试均休息10min。第一组词语测验完毕之后,进行第二组词语测验,测验开始前告诉被试这组词语共12个词,按照语义可以分为地名、蔬菜、运动三类,在回忆词语的时候按照语义分类的方法回忆。在被试忘记规则后,可以给予提示。直至被试完成该组测验。将每一遍回忆词语的数量记为总分。以上三组词语的难度系数α=0.83。学习潜能统计指标用字母L表示,L=(组3总分-组1总分)/(36-组1总分)。学习潜能施测及计算方法参照文献[5]。
1.3.2 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revised of China,WAIS-RC) 龚耀先于1979~1981年对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进行修订,即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WAIS- RC)。该测验含有11个分测验,其中言语部分包括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6个分测验,操作部分含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木块图、图片排列、图形拼凑5个分测验。总智商反应了患者的一般认知能力[6]。
1.3.3 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 该量表对患者在社会中有用的活动、个人和社会关系、自我照料、扰乱及攻击行为4个不同维度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社会功能现状。
1.3.4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 PANSS是为评定不同类型精神分裂症症状的严重程度而设计和标准化的评定量表。共有33项,包括阳性量表7项、阴性量表7项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及3个补充项目评定攻击危险性。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重[7]。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用于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多组间比较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神分裂症患者学习潜能与智力、受教育程度、社会功能的关系
将患者的学习潜能与智力、受教育程度、社会功能做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的学习潜能与智力、受教育程度、社会功能呈正相关,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最大。见表1。
表1 精神分裂症患者学习潜能与智力、受教育程度、社会功能的关系
2.2 精神分裂症患者学习潜能分组比较
根据学习潜能的大小将患者分为三组,高学习潜能组、低学习潜能组、无学习潜能组[8]。经统计三组在年龄、受教育程度、病情严重程度(PANSS分数越高病情越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社会功能和总智商是有差异的,即高学习潜能组的认知功能相对较好,社会适应能力水平较低学习潜能和无学习潜能组优秀。见表2。
表2 精神分裂症患者学习潜能分组比较(±s)
表2 精神分裂症患者学习潜能分组比较(±s)
项目 无学习潜能组(n=6)低学习潜能组(n=36)高学习潜能组(n=12) F P年龄(岁) 38.4±14.8 36.8±11.7 33.0±10.3 0.585 0.561受教育程度(年) 12.2±3.3 12.7±2.7 14.8±2.9 3.008 0.058 PANSS总分(分) 76.00±17.80 67.89±12.82 64.38±10.24 2.416 0.100社会功能(分) 55.41±11.71 64.00±10.33 70.25±23.93 4.326 0.018总智商(分) 76.80±20.84 85.31±14.73 100.42±24.60 4.282 0.019
3 讨论
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伤,包括记忆、注意、执行功能、加工速度等[2]。传统上对认知功能的评估都是采用静态测验,而这种静态的测验容易受患者当时状态的影响,进而不能对患者未来的康复提供借鉴。即认知功能低下的患者并不意味着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低下,相反认知功能相对较好的患者也不意味着未来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而学习潜能测验则可弥补此方面的缺陷,这在国外的许多文献中早已有报道。学习潜能起先是为了评估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在康复训练中获益多少而设计的。现国外已逐渐将其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以期对患者的预后康复有所帮助,如学习潜能较差者可以选择认知适应训练,较高学习潜能的患者可以进行较复杂的康复训练[8],这样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也节省了康复训练的时间。还可以用其来评估对治疗的反应[9]。学习潜能的评估对患者具体受教育水平没有特殊要求,而像智力测验这种静态测验对患者受教育水平都有一定要求,这就对剥夺受教育机会的个体十分不利。
本研究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进行动态和静态评估,发现患者的学习潜能与其认知功能存在低度相关,与其社会功能存在高度相关。而将高学习潜生活适应能力意味着接受康复治疗的获益最大。我们则可以根据患者学习潜能的大小,为不同的患者安排不能组、低学习潜能组、无学习潜能组三组进行比较后发现,学习潜能越高的患者其学习潜能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的相关越大,其中与患者的社会功能相关最大。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0]。我们知道社会功能良好的患者意味着其适应病后的生活能力也就越高,即患者在未来的生活中成长空间更大。而良好的同的康复治疗措施,如学习潜能较差的患者我们可以为其安排一些简便易行的康复疗法,反之,学习潜能较高的患者则可以为其选择一些复杂的康复训练方法。使其各需所需。因此学习潜能作为一个动态评估的测验能够较好预测患者的康复能力,帮助我们为其选择合适的康复措施。
本研究还发现学习潜能与患者受教育程度紧密相关,在对患者进行学习潜能评估的时候,要注意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但对患者的教育水平无特殊的要求。此外本文中的学习潜能评估也考察了患者的言语记忆功能,而言语记忆被认为能够更好的将患者与正常人区分出来[11],这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与正常对照进行对比分析二者的学习潜能差别大小。
综上所述,学习潜能作为一个动态评估指标,不但能够反映患者的认知功能,而且更能够较好的反应患者的社会功能。我们可以根据患者学习潜能的大小为其选择合适的康复措施,以便患者回归社会。此外,本研究不足之处是没有根据学习潜能大小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炼,因此无法直接观察不同学习潜能患者的康复效果,后期的研究将弥补此方面的缺陷。再者,后期的研究中还需增加其他的学习潜能评估方法(如威斯康星分类卡片),以便寻找一个相对统一固定的评估方式。
[1] Semkovska M,Bedard MA, Godbout L,et al.Assessment of executive dysfunction during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schizophrenia[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4,69:289-300.
[2] Wiedl KH.Rehab rounds:cognitive modifiability as a measure of readiness for rehabilitation[J].Psychiatr Serv,1999,50(11):1411-1413,1419.
[3] Watzke S,Brieger P,Wiedl KH.Prediction of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outcome in schizophrenia:Incremental prognostic validity of learning potential beyond basic cognitive performance[J].J Cog Edu Psychol,2009,8:52-62.
[4] 世界卫生组织.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72-78.
[5] Sergi MJ,Kern RS,Mintz J,et al.Learning potential and the prediction of work skill acquisition in schizophrenia[J].Schizophrenia Bulletin,2009,31:67-72.
[6] 龚耀先.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1-188.
[7] 何燕玲,张明园.阳性、阴性症状量表及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6):35-37.
[8] Fiszdon JM,Mcclough JF,Silverstein SM,et al.Learning potential as a predictor of readiness for psychosocial rehabilitation in schizophrenia[J].Psychiatry Res,2006,143(2-3):159-166.
[9] Kurtz MM,Jeffrey SB,Rose J.Elementary neurocognitive function,learning potential and everyday life skills in schizophrenia: what is their relationship?[J].Schizophr Res,2010,116(2-3):280-288.
[10] Wiedl KH,Schoettke H,Garcia MDC.Dynamic assessment of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potential in schizophrenic persons and in elders with and without dementia[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01,17:112-119.
[11] O'Connor JA.Is deterioration of IQ a feature of first episode psychosis and how can we measure it?[J].Schizophr Res,2012,137(1-3):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