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肽对机体的调节作用概述
2015-01-25崔金鑫
崔金鑫
(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张家港 215600)
阿片肽对机体的调节作用概述
崔金鑫
(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张家港215600)
阿片肽是一种神经活性物质,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阿片肽及其受体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和外周器官,外源性阿片肽也早已为人类所大量提取使用。研究证实,阿片肽及其受体有镇静、镇痛、免疫调节、内分泌调节、胃肠活动调节和骨代谢调节等作用。本文综述了阿片肽及其受体对机体的各种调节作用。
阿片肽受体调节作用
阿片类物质发现于40多年前,迄今为止,人们已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阿片肽类物质及其受体,并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
1 阿片肽及其受体
阿片肽最早发现于中枢神经系统,分为内源性阿片肽和外源性阿片肽。内源性阿片肽是在体内合成,存在于动物体脑、神经和外周组织中,目前主要有δ、μ、κ、OFQR(孤啡肽受体)等4种,且每种受体均有不同的亚型。内源性阿片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其N末端的4个氨基酸残基均为Tyr-Gly-Gly-Phe。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多种内源性阿片肽,它们可分为5大家族: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孤啡肽和内吗啡肽。存在于外源性食物中的阿片肽就称为外源性阿片肽,简称为外啡肽。外源性阿片肽也具有自己特定的N-末端序列:Y-X-F或Y-X-X-F/Y。
2 阿片肽及其受体的作用
2.1 神经系统
阿片肽的镇静镇痛作用已为人们所熟悉。在动物机体内,主要是脑部,β-酪啡肽通过与中枢μ受体高效特异结合实现其介导麻醉、呼吸抑制、成瘾等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阿片肽除了中枢镇痛机制外,在外周的传入神经末梢也存在着疼痛调节作用。例如,应激时内源性阿片肽(主要是β-内啡肽)释放并激活局部阿片受体引起局部组织产生炎性镇痛[1]。内源性阿片肽的外周作用为麻醉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可以避免全身麻醉带来的一些弊端,但其外周镇痛作用是否具有耐受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2.2 免疫系统
阿片肽可通过阿片受体或非阿片受体,与免疫系统的细胞成分或体液成分,如淋巴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和补体系统相互作用,调节抗体的生成、T细胞玫瑰花结试验以及T细胞的增殖等过程。免疫系统的某些成分,如浆细胞、巨噬细胞等,也可能产生它们自己的阿片肽。例如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发现,狗结肠黏膜浆细胞的亚组分内,存在有a-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在小鼠脾的巨噬细胞中也发现有β-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它们在脾的微环境中可能起局部免疫调节作用[2]。外源性阿片肽在一定条件下可经胃肠道进入血液,如仔猪哺乳期初胃肠道对一些大分子具有通透性,从而对免疫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给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酪啡肽和酪蛋白酶解液,发现能促进仔猪免疫器官和免疫组织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3]。
2.3 内分泌系统
内源性阿片肽对动物生殖内分泌的影响已经得到试验证实。吴金节[4]等首次报道山羊瘤胃灌注β-酪啡肽能显著地降低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浓度,且这种效应可被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阻断,说明β-酪啡肽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和睾酮的影响是通过阿片受体介导的。一些人认为酪啡肽对代谢激素的作用,与葡萄糖利用和采食行为有关[5]。
2.4 心血管系统
组织免疫化学、放射受体分析等研究表明阿片肽对心血管系统具有确实的调节作用。但现有研究表明,阿片肽及其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很少参与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如直接静脉或神经内核内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并不能引起明显的心血管系统活动变化。在动物实验中阿片肽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随实验动物的条件、麻醉状况、给药途径而异,在已有的资料中结论不一致[6]。动物机体在创伤、休克等应激状态时,其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即被激活,受下丘脑释放因子的刺激垂体释放β-内啡肽,交感神经兴奋使得肾上腺髓质释放脑啡肽,这导致血浆中上述两种内源性阿片肽的含量上升。它们可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对下丘脑等部位的心血管中枢进行调节;也可能作用于心脏和肺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或通过外周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植物神经支配进行调节,引起心肺功能障碍,包括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和肺换气不足等。
2.5 其他作用
研究表明,阿片肽还有一些其他的调节作用。吗啡可抑制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活性,还有一些阿片肽及其类似物可通过影响一些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从而间接影响骨代谢。通过大鼠的δ阿片受体激动剂和阻断剂实验,可证明阿片肽有着利尿作用。胃肠离体器官和组织实验表明乳源性酪啡肽可以调节消化道运动,并且该作用可被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所抑制。人们还发现阿片肽与学习和记忆效应存在着确实的相关性,并且不同亚型的阿片肽与学习和记忆效应的相关性不同[7]。内源性阿片肽与新生儿、婴儿的呼吸调控也关系密切。动物医学领域也应探索利用该类药物为养殖业发展服务。
[1] 向勇,刘菊英.免疫源性阿片肽镇痛机制[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4,25(2):77-79.
[2] 朱文玉.阿片肽有免疫学意义吗?[J].生理科学进展,1986,(2):34-35.
[3] 潘翠玲,陈伟华,邹思湘,等.β-酪啡肽-7对早期断乳仔猪免疫器官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26(2):67-70.
[4] 吴金节,章孝荣,陶勇.β-酪啡肽对公山羊血清FSH、LH和T水平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28(2):152-155.
[5] 张源淑,邹思湘.乳源阿片肽活性物质对动物消化、代谢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1,(13):14-21.
[6] 韩金旺.阿片肽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1995,14(1):71-73.
[7] 张晓彪.阿片肽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5,5(2):108-110.
崔金鑫(1988-),研究生,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物传染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