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审视与探索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2015-01-25苏小菱

中国林业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农林大学农业

苏小菱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临安 311300)



农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审视与探索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苏小菱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临安 311300)

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培养高质量的农业创业型人才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大学生择业所面临矛盾问题的必然要求,是时代赋予高等农林院校的崇高使命,也是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路径。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对农林类专业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但是热衷城市生活,服务基层的热情不足,追求短期效益,创业活动的层次不高。而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主要有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不健全,基础课教学的安排不规范,创业实践环节的设置不足,配备的创业导师不强,以及社会干扰对大学生创业步伐的影响等。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应采取措施,包括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就业理念;扎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夯实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做实“第二、三课堂”,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巩固学生的创新实践技能等,以加强农业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高等农林院校;农业创业型人才;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等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基层创业人才培养的决心以及对这一工作的高度关注。浙江农林大学作为地方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基地之一,于2010年提出了“到2020年把学校初步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强调构建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从而为学校在新时期的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一、培养农业创业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农林院校的崇高使命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背景下,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迈进,新型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以农学类专业为特色的普通高等农林院校而言,大力培养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既是社会赋予的责任与义务,更是社会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大好机会。

(一)培养农业创业型人才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迫切需要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年以来,每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都旨在解决“三农”问题,并突出强调发展农业科技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而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和促进农业创新都有赖于农学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半月谈》《浙江日报》等多家报刊都曾分别刊发了题为《现代农业凸现“人才荒”》《新型农业人才紧缺》的报道,反映了当前我国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并为如何培育新型农民支招献策。

同时,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基层对现代农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农村需要大学生以现代化的手段运用科学知识带领农民改进传统的生产模式,农业企业需要大学生等高技术专业人才带去新的观念、新的技术,以提升生产效益。为此,浙江省从2012年开始实施农学专业大学生定向招生政策,通过提前选拔和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以保证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与活力。

(二)培养农业创业型人才是解决大学生择业所面临矛盾问题的必然要求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都接近700万,研究生毕业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农(林)学等传统专业大学生的培养与就业更是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从近几年浙江农林大学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看,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面临着两大矛盾问题:一是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与广大农林单位难以引进和留住专业人才的矛盾;二是各地政府大力鼓励大学毕业生回乡投身和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部分大学毕业生的知识储备很难快速适应部分岗位的技能需求以致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和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矛盾。因此,培养农业创业型人才是解决大学生择业所面临矛盾问题的必然要求。高校只有通过历练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品质,提升其创新创业意识和就业竞争力,才能切实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符合岗位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从而增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满意度和稳定性;也才能切实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从而有效地缓解社会、家庭和大学毕业生个体的就业压力。

(三)培养农业创业型人才是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路径

大学生的综合技能是社会检验高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效果的显现,高中毕业生数量近年来有所减少,这使高等院校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招生规模持续扩张和外延发展之后面临着生源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因此,对一直就不受追捧的高等农林院校而言,更要凭借一流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效才能够吸引考生和家长的关注以及赢得他们的信任,从而获得稳定的优质生源。这就要求高等农林院校必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业创新教育,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引导学生以专业所长开展自主创新和创业活动,不断将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和产业的资本,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同时,要注重指导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提升创业能力,使学生从单纯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创新学习和创业训练、从坐等就业机会转变为主动探寻职业发展路径,从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与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农林类专业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分析

浙江农林大学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来,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比例均在3%以下。在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家族产业创业的,而真正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自主创业的则是凤毛麟角,在农业领域创业的更是屈指可数。为此,笔者基于对浙江农林大学371名在校的农林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所做的问卷调查,对农林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业现状以及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因素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一)创业的现状: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

1.热衷城市生活,服务基层的热情不足

浙江农林大学2008—2012年大学毕业生生源与就业流向区域的统计结果显示:浙江省省会杭州和浙江第二大城市宁波连续5年都是毕业生主要流向的城市,每年有50%~55%的毕业生涌入其中。同时,笔者对农林类专业在校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4.7%的学生表示自己准备创业或者想要创业,这说明农林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意愿是较强的;可是,在创业行业领域的选择上,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群体中只有39.6%的学生表示愿意在农业领域开展创业活动。而在被问及不选择农业行业就业和创业的原因时,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没有“学农、爱农、志农”的志向与抱负,不愿意到基层建功立业。例如,有的学生认为农村大多地处偏远,生活条件和环境差;有的学生认为当农民太苦,没有发展前途;有的学生认为干农活太累,取得收获的时效太慢。可见,大学毕业生都较期待舒适的创业环境,渴望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创业效果,热衷城市生活,而没有对更多的付出和长期的坚持做好准备,服务基层的热情也不足。

2.追求短期效益,创业活动的层次不高

浙江农林大学在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战略目标中明确指出,师生开展的创业活动要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把知识转化为资本,以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笔者对农林类专业在校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你希望在几年内完成创业项目的前期建设,并开始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这一问题时,79.3%的学生希望自己在3年以内就获得规模稳定、经济效益高的投资回报。这对植物生理生长周期具有特定性、播种和收割受时节变化更替的影响、投资收益周期相对较长的农业生产来说,显然有些急功近利。同时,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60%左右毕业时就已经开始创业的学生是通过开网店和连锁店等形式创业的,经营的产品也基本是生活类商品。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创业活动的层次不高,与政府和高校鼓励的技术创业活动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制约创业的因素

1.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不健全

(1)基础课教学的安排不规范

创业的实践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需要具有较好的企业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风险分析与应变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笔者对农林类专业在校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80%的学生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创业培训,约70%的学生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完全不能满足自主创业的要求。可见,许多大学生由于缺乏创业所需的综合技能,所以在自主创业意愿与实际行为上自相矛盾,而成为创业路上的守望者。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不健全。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是在课程类别划分上把原来的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的课程归为创新创业类课程,并没有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在授课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一些高校虽然将部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列入了人才培养计划,但只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置或作为课外创新学分要求,缺乏规范、严谨的考核评估以及后期指导。

(2)创业实践环节的设置不足

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只停留在开设一些讲座、举办报告会、搞一些校园活动的阶段,即便是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也仅限于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这样的活动。而多数大学生参加这些活动也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参赛的所谓创业计划仅仅停留在“创意”上,真正能付诸实施的很少。同时,很多高校虽然成立了类似创业指导中心的组织和创业园之类的平台,但是由于没有开辟足够的项目以及见习、实习基地和岗位,所以能参与这类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只是少数,受益面较小。

(3)配备的创业导师不强

开展创业教育,除了要传授创业入门方面的理论知识之外,更要注重创业实务的指导和企业经营技能的培养等。这就要求开展创业教育的教师既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实战”经验。然而,目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仍主要以校内教师为主。由于传统教育体制下高校对教师创业实践能力的要求不高,所以承担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教学任务的教师也多半是学术专家出身,缺乏创业经历和实战技能[1]。同时,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研究平台不断提升,社会与高校合作共赢模式不断创新,教师在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任务繁重,所以许多担任大学生创业指导导师的教师无力顾及新的教学改革和参与创业实践探索,很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指导,无法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

2.社会干扰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步伐

社会的支持是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重要保障。然而,创业教育作为新兴学科,许多社会人员甚至高校的部分教师对其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笔者在对部分学生家长、高校教师、用人单位进行的调查中发现,约有60%的人对大学生创业活动持反对或不赞成的态度,他们认为在校大学生应以学习专业知识和提升个人素质为主,创业是社会行为,把精力放在创业教育上是对大学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有不少人认为大学毕业生没有社会经验和资本储备,经不起市场的考验,创业必然要失败。对农业领域的创业活动而言,他们更是认为大学生从事农业经营活动是大材小用,个人发展前景不乐观。这些来自社会的反对声音对本身缺乏创业条件且创业意志不够坚定的大学毕业生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加强农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创业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一种素质,它注重经世致用的创新与传承。因此,针对具有风险性的创业现实以及青年学生高涨的创业激情,高校需要构建集理论学习、创业模拟、创业实训为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大学生开展自主创新与创业的实践活动,同时要争取获得良好的社会保障[2]。为此,笔者结合浙江农林大学的实际情况,对高等农林院校加强农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就业理念

创业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品德素养和能力素质的系统工程,所以高校应该从品德素养培养与创业基本素质培养的有机联系出发把握创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因此,加强农业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高等农林院校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首先,高校要通过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其创业素质和个人品德修养,使其将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内化为良好的人格品质并更好地调控和驾驭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3]。

其次,高校教务部门要对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内容以及之后陆续开设的劳动与实践课、思想品德课、形势政策课、法律基础课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在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持续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例如,通过设立基层体验课项目,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志愿者典型案例等进行解读,培养学生“学农、爱农、志农”的情怀与抱负;通过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关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以创业历程故事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以道德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等等。

(二)扎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夯实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高等农林院校应从扎实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入手。

首先,要组建由既具备丰富的相关理论知识又有相关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或校外创业导师组成的专业的教学团队,这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

其次,要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由指导中心负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考核,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指导中心要配备具有职业指导经验的教师,负责对相关的项目进行可行性指导。

再次,要确保创业知识进课堂,把“创业入门”和“创业素养的养成”等课程列为低年级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兴趣;把“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课程列为高年级大学生的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技巧。

最后,要强化有关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技术的课程教学,聘请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为学生讲授专业实训课程,使农学专业大学生不仅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素养和创业能力,而且具有寻求富有农林特色的创业内容的能力。

(三)做实“第二、三课堂”,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1.高校应定期在校园内开展有关创业就业活动的政策宣讲,向学生全面介绍就业、创业的内涵及其相关政策,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就业创业的相关信息并树立创业意识和信心;同时,加强对农业领域实际的创业典型案例的宣传,启发和促进大学生及其家长和高校教师的思想观念转变。

2.高校应开展名人名家进校园的活动,邀请现代农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到学校作有关产业发展与市场分析的报告,以开拓大学生的创业思维;聘请农业领域的企业领导以及企业管理和策划方面的专家担任大学生的创业导师,以加强大学生创业实务的指导;通过双向选择,开展企业需求与大学生创业项目相对接的“帮扶结对”活动。

3.高校应定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评选活动,激励大学生主动分析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使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研究寻找到技术含量高、与市场紧密对接、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研究项目和课题;鼓励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将自己的创新项目和创业思路撰写成创业计划书,并通过产品展示和模拟创业形式将创业设计初步推向市场。

4.高校应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对现代农业领域创业成功的人士进行跟踪采访、到农业生产基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切实了解农业生产的现实模式、真实感受创业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5.高校应针对第二、三课堂的活动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并采取灵活、科学的考核方法和学分认定办法,使大学生在第二、三课堂的活动中既提升了综合能力又获得了相应的学业学分,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业实践中。

(四)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巩固学生的创新实践技能

1.高校应建设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模拟和项目孵化基地,并在基地内设置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对学生自主申报的创业项目和教师提供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评审、立项、管理;负责收集校内农业领域的创业备选项目,并开展项目的对外宣传与合作对接等工作。

2.高校应充分利用政府、企业、校友、教师等各类资源,通过与地方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农技部门、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合作,建设大学生专业技能实践基地、创业训练基地、就业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并设立多方合作共赢的研究项目和创业项目,从而使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实际工作岗位上顶岗实习和进行创业实训,使学生通过全方位、全流程的实践和训练更深入地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企业管理的具体流程。

总之,培养高素质的农业创业型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浙江农林大学作为地方高校要秉承包容与开放的思想,正确审视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同时,不断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逐步确立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农业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服务和保障。

[1] 刘强,刘浩源.农业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途径探索——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8(8):61-62.

[2] 宣裕方.农林高校新农村建设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2):36-37.

[3] 王刚.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的创业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0:12.

(责任编辑 柳小玲)

浙江省教育厅思政专项课题“浙江省农林类大学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20108506;浙江农林大学思政研究课题“农林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112。

猜你喜欢

农林大学农业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