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及模型的研究

2015-02-23武来成董新春

中国林业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指标体系权重

武来成 董新春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及模型的研究

武来成 董新春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及模型的研究有利于高职院校掌握教师的职业能力状况,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重视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有利于鞭策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基础指标能充分反映教师对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掌握程度、核心指标能充分反映教师对高职教育教学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必备指标能充分反映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延伸及拓展能力等3原则。基于此,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组成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一、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参数,建立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数学模型。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数学模型

教师职业能力的定义,因教师从事教学的学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就高职院校而言,教师职业能力是指教师履行高职院校教师岗位职责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的总和。其内涵包括3个方面:一是教师从事教学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二是教师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应具备的教学能力,三是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这3个方面缺一不可。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及模型的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高职院校掌握教师的职业能力状况

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师数量也有了快速增长,但是教师职业能力水平却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教师执业状况的评价主要是以结果性考核评价为主,采用的是教学管理人员评分、教师同行互评分、学生评分、督导员听课评分等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虽然都各有其可取之处,但总的来说在评价的全面性、针对性和客观性等方面仍有所欠缺。因为评教者的情商、性格、处理问题的方式等的差异以及选择听课时机和内容的不同等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

例如,当前许多高校普遍采用的学生网上评教办法,从各方面的反映看,评价结果与教学的实际情况是有一定差距的。因为“网评”存在不可控性,所以有的班级几个学生代替全班学生进行评教,这导致评教结果事实上仅仅代表少数学生的意见而已。

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及模型的研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全面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构成的关键要素,使所构建的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全面、科学、客观。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师的职业能力进行合理的测评,也才能较准确地掌握教师的职业能力状况。

(二)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重视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高职院校通常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着眼点放在引进教师、加强培训、强化实践3个方面。从这3个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就引进教师而言,仅凭简历和简单的面试是很难全面了解教师的职业能力的。而对高职院校教师来说,掌握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能力等,都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就教师培训而言,由于高职院校对教师职业能力状况的把握不够准确,所以无法针对教师个体的能力差异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导致培训成效甚微。例如,有的教师虽然经常参加培训,但是职业能力却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最后,就强化实践而言,同样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要针对教师的个体差异制定实践锻炼的方案,否则也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全面了解教师各项职业能力的高低,进而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有利于鞭策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很多高职院校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尴尬的情况。例如,好不容易从其他高校或企业聘任了一些理论水平高或实践能力强的教师,而且他们在其他高校上课很受欢迎,可是在高职院校上课却得不到好评。这虽然与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学习纪律差等有关,但是也与高职院校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更宽广、更全面等有关。如果高职院校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能力状况没有清晰的认识,就会因受到“伤害”而遭受挫折。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使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能力进行客观的自我测评,也才能鞭策教师主动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评价应紧紧围绕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根据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要求,结合高职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高职教学的特点,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进行测评。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3原则。

1.基础指标的设计应能充分反映教师对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掌握程度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的对象为高职院校的在职教师。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是强调理论传授的“适用、够用”,着重于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授,而不深究理论的来龙去脉和证明;再加上高职院校在引进教师时已对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所以在设计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基于在职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完全能胜任高职教育需要的前提,不再将教师的学历、学位、专业理论水平等一些显性和隐性指标作为评价的基础指标,而是针对高职学生文化理论基础及学习习惯和自我克制能力较差、自信心不强但个性比较张扬、动手操作的热情较高等特点,重点在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能力、现代职教理论掌握能力、教育理论掌握能力、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5个方面设计了二级指标。这5个方面是高职院校教师必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是高职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

2.核心指标的设计应能充分反映教师对高职教育教学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所以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在评价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实训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能力3个方面设计一级核心指标。

(1)理论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包括专业理论教学和文化基础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应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并易于接受,理论教学的设计应合理。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理论教学能力评价的重点内容应包括教师如何设计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如何重新组合、裁剪、编辑课程内容,如何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等等。

(2)实训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包括实验课和实训课的教学。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所以高职院校教师实训教学能力的评价尤应受到重视。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实训教学能力评价的重点内容应包括教师选取和设计的课程实验和实训任务(或项目)与课程培养目标是否一致,实训内容与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是否相符,实验和实训任务(或项目)的操作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易于接受和掌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训是否熟练,实验和实训课程教学的组织是否严谨有序、是否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和实训的热情,对学生实验和实训结果的评价是否客观等。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能力

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指符合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特点和高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视频课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能力评价的重点内容应包括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过程中能否恰当运用符合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的方法以及能否适当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视频课件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从而使课程教学更加生动、丰富以及更加具有吸引力。

3.必备指标的设计应能充分反映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延伸及拓展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必须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4大职能。近年来,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其发展历程毕竟仅有30多年,高职教育的形式仍在不断变化和完善中,高职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有许多问题和难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解决。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确定的“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这也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要将教师写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评价指标列为必备指标,以反映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延伸及拓展能力的实际状况。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特点

1.指标体系的构成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2个层次[1],详见表1。

表1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指标体系的特点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力求简单明了,指标数量适中。为了便于实际操作,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划分为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2个层次,一级指标层设5个指标,二级指标层设20个指标,如表1所示。

(2)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突出了评价重点。一级指标的设置重点突出了对教师理论教学能力、实训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能力的评价;二级指标的设置重点突出了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实训指导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的评价,同时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增设了对教师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能力进行评价的特定指标。

(3)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视,起到了导向作用。结合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二级指标的设置强调了对教师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实践技能的评价,以引导教师注重自身实践技能的提高,起到了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的测度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的测度是指评价指标的可测评性,即测评的实际操作性。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定量指标为主,但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定性指标主要包括一级指标中的教师“职业基础能力”指标及其下的5个二级指标,在实际操作中可采用闭卷考核形式进行测评,也可以采用面试或交谈形式并结合教师的日常工作表现进行测评。

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教师“理论教学能力”“实训教学能力”“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能力”3个一级指标的评价,可以采用以下测评方法:每名教师自己选定一门已教过的课程进行现场教学并答辩,由学校组织专家测评组随机选择2堂课(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各一堂课),从教师的课程材料准备、现场教学情况和答辩情况等3个方面,对其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内容、实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考核方法的设计和教学案例的搜集以及视频、动画、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等进行测评。

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教师“教研、科研能力”一级指标的评价主要采用结果性评价方式,即对教师取得并已结题的校级以上教研和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书、研究报告、论文的发表情况等进行测评,对没有取得课题的教师则主要是对其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进行测评。

三、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一级指标相对权重的确定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模型确定一级指标的相对权重。层次分析模型是T.L.Stat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能有效处理决策问题的实用方法,又称层次分析法,这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2]。

为了能较科学地确定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区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2个层次,采用1~9个标度对评价指标进行两两成对比较和判断。例如,相对于目标A,若B1与B2的影响程度一致,则取值都为1;若B1比B2的影响稍微重要,则B1取值为3,B2为1/3;若B1比B2的影响较为重要,则B1取值为5,B2为1/5;若B1比B2的影响明显重要,则B1取值为7,B2为1/7;若B1比B2的影响分别介于上述3个程度之间,则B1取值分别为2、4、6,B2取值分别为1/2、1/4、1/6,以此类推[3]。然后采取专家咨询、调查问卷等方式,分别对各层次的评价指标对其层次目标的影响进行成对判断、比较,构建成对比较矩阵,如表2所示。

表2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一级指标相对于评价目标的成对比较矩阵、相对权重和一致性检验

1.用“和法”计算指标的相对权重

用“和法”计算出5个一级指标的相对权重分别为0.1328、0.3130、0.3130、0.1538、0.0874。

2.指标相对权重的一致性检验

为了使通过成对比较矩阵计算的5个一级指标的相对权重可以使用,必须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

(1)计算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

5.058

(2)计算一致性检验指标CR

查随机一致性指标数值表可得:RI=1.12,再计算一致性比率CR。

根据上述一致性检验结果,5个一级指标的相对权重可以作为评价目标的权重向量。

(二)相对于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相对权重的确定

采用类似于确定一级指标相对权重的计算方法,可以确定二级指标相对于一级指标的相对权重,计算结果见表3~7。

表3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二级指标B1~B5相对于A1的成对比较矩阵、相对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表4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二级指标B6~B10相对于A2的成对比较矩阵、相对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表5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二级指标B11~B14相对于A3的成对比较矩阵、相对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表6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二级指标B15~B17相对于A4的成对比较矩阵、相对权重和一致性检验

表7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二级指标B18~B20相对于A5的成对比较矩阵、相对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三)二级指标综合权重的确定

二级指标综合权重的确定是将各一级指标的相对权重分别乘以其下各二级指标相对于一级指标的相对权重,计算结果见表8。

二级指标综合权重的计算结果需通过组合一致性检验方可作为评价目标的权重向量,具体检验如下:用CI2表示二级指标相对于评价目标的一致性指标,用RI2表示二级指标相对于评价目标的随机一致性指标,用CR2表示二级指标相对于评价目标的一致性比率,CR综表示组合一致性比率,计算出(计算过程同上,省略):CI2=0.0213,RI2=0.9209,CR2=0.023,则组合一致性指标CR综为0.036<0.1。根据这一检验结果,二级指标综合权重的组合一致性检验获得通过,二级指标的综合权重可以直接作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参数。

表8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一、二级指标及其权重

(四)数学模型的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模型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的相对权重予以确定之后,用wi表示各二级指标的综合权重参数,用Pi表示每个二级指标的实际估测值,则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数学模型[4]为:

根据已构建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已确定的各指标的权重参数,应用上述公式可以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

[1] 吴小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72-74.

[2] 姜启源.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24-244.

[3] 白景永.基于职业成长的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体系设计[J].继续教育研究,2011(7):38-41.

[4] 吴小妹,陈敏玲,缪仁炳.基于科技创新人才信息平台数据挖掘的科研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通报,2011(1):154-160.

(责任编辑 柳小玲)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指标体系权重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权重常思“浮名轻”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