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谷城县特色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5-01-25刘小武杨春林彭家明黄跃领李勇王明强
刘小武杨春林彭家明黄跃领李 勇王明强
(1.湖北省谷城县畜牧兽医局,湖北谷城 441700;2.谷城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湖北谷城 441700;3.谷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湖北谷城 441700)
湖北省谷城县特色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刘小武1杨春林2彭家明2黄跃领2李 勇3王明强3
(1.湖北省谷城县畜牧兽医局,湖北谷城 441700;2.谷城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湖北谷城 441700;3.谷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湖北谷城 441700)
近期,谷城县畜牧兽医局组成调研组对全县特色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本文将有关情况进行了梳理,供读者参考。
1 山区特色畜牧业发展现状
谷城县地处鄂西北,境内草山草场、滩涂面积大,秸秆资源丰富,畜牧生产潜力大、后劲足。 近年来,县畜牧兽医局立足全县畜牧业区域特点和发展优势,坚持区域化布局,以发展高产、优质、生态、品牌畜牧业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板块,实施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创建、科技化支撑,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优势和产业基础。
1.1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逐步完备
一是初步形成了年出栏优质种猪5万头、提供优质仔猪30万头生产能力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二是建成了5个规模牛场,启动能繁母牛保护与开发项目,构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三是在全县范围内构建了优质黑山羊繁育基地;四是构建了蛋鸡、生态土鸡、肉鸡繁育基地。
1.2 畜禽养殖布局趋于合理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建设四大畜禽养殖产业带,即80万头无公害生猪养殖产业带;年存笼蛋鸡700万只、年产禽蛋10万t的现代化蛋鸡养殖产业带;2000万只生态土鸡养殖产业带;谷西南优质牛羊养殖产业带。二是创建示范园区,拉动产业发展。重点建设5大养殖示范园区,即:沿汉江50万头优质生猪养殖示范园区、庙滩百万只蛋鸡养殖示范园区、石花荆山源生态土鸡养殖示范园区、盛康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园区、赵湾八里荒优质肉羊养殖示范园区。
1.3 养殖结构调整逐步优化
坚持因势利导,主动调结构,避风险。在稳定猪、禽养殖的同时,扩大牛、羊养殖。为破解肉牛产业发展种源短缺难题,谷城县还多方探索,率先在冷集镇四个村和庙滩镇两个村,开展能繁母牛保护与开发示范村建设。现已发展47户,能繁母牛存栏达300多头。
1.4 生态养殖蓬勃发展
谷城畜牧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养殖业污染饱受社会诟病、规模养殖与生态畜禽产品消费需求矛盾两大难题。该县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探索生态养殖之路。在生态养殖上,坚持政策激励,示范引导,典型引路,大力发展“猪-沼-果(菜)”、“林-草-鸡”等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结合生态土鸡“553”技术模式的推广,该县还研制了活动板房式鸡舍,由于投资少,经济适用,深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在粪便利用上,该县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猪、沼、粮、果、菜、鱼”等循环模式,“养殖-沼气-种植”循环生产链。
2 山区特色畜牧业优势
2.1 能繁母牛保护与开发项目成效显著
谷城县能繁母牛保护与开发项目是县畜牧兽医局组织技术人员和资金,对能繁母牛养殖户、肉牛规模养殖企业给予技术和物质扶持的县内专项惠农项目,目的是为了形成母牛和犊牛大市场,做大做强牛产业,达到可持续发展。项目设计全县五年内建成100个能繁母牛养殖专业村,增加能繁母牛存栏2万头,发展165模式养牛户3 000户,培植年出栏1 000头以上的现代化规模牛场5家。项目自2012年10月启动以来,已在冷集镇、庙滩镇、城关镇等乡镇建成165模式牛舍48栋,在盛康、庙滩等乡镇在建或建成年出栏1 000头以上现代化规模牛场3家。
2.2 生态养殖得到认可
目前生态养殖已成为社会投资畜牧业的首选,全县从事生态土鸡放养已达83户,规模达580万只。为了治理畜禽粪便污染,该县积极探索形成了“猪、沼、粮、果、菜、鱼”等循环模式和“养殖-沼气-种植”循环生产链。全县20家规模猪场全部实现沼气利用、沼液浇地,对中小型规模养殖场实行畜禽粪便堆集发酵、有机肥还田,走出了一条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路子。
2.3 循环养殖再结硕果
全县在创建强县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过程中,更加突出环保理念,按照粪污排放“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猪-沼-果(菜)”、“林-草-鸡”等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做到种养结合、科学处置、合理利用。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引导支持力度不足;二是银行贷款难,手续烦琐;三是土地问题困扰畜牧业发展;四是支撑服务体系不全;五是监管规范不够到位。
4 对策措施
4.1 积极争取政策扶持
把高效特色畜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发改、财政、科技、畜牧兽医等有关部门研究出台高效特色畜牧业扶持政策,在畜禽品种繁育、保护、开发等方面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畜牧业发展布局,优先安排养殖用地和特色畜禽养殖加工用地;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养殖加工项目和环境保护设施同时设计、施工和投产,针对不同特色畜禽养殖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设施,实现促进发展与控制排放同步推进。
4.2 不断加大财政投入
各级财政积极整合各类畜牧业发展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地方品种资源场、养殖基地标准化改造和高效特色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支持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努力打造高效特色畜牧业品牌。国家和省级畜禽良种工程、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区改造、秸秆养畜、农业良种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农业重大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贴息、畜牧良种和农机补贴等政策项目重点向高效特色畜牧业倾斜。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上下配套联动的资金投入机制。
4.3 落实金融政策,做好信贷扶持
加大对高效特色畜牧业的信贷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采取贴息等方式予以引导和鼓励。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每年筛选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基地、重点品牌,并积极给予其信贷支持。积极支持畜牧业担保体系建设,建立专业化担保公司,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特色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