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药在黄疸治疗中应用的理论探讨

2015-01-25王光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风药疏肝黄疸

王光昀,李 波

(河南省中医院,郑州 450002)

风药在黄疸治疗中应用的理论探讨

王光昀,李 波△

(河南省中医院,郑州 450002)

风药是指味薄气轻、药性升散、温燥,这类药物大多性温或平,味辛、苦或甘,具有升、散、行、透、窜、动等多种特性,临床用之可解表、祛湿、除风;黄疸是以身、目、小便黄染为主症的一种病证,病程迁延,久治难愈。通过探讨风药在黄疸治疗应用的中医药理论机制,阐述风药具有胜湿化痰、透散表邪、疏肝调枢、祛瘀活血四大临床功效,在黄疸病治疗中针对病因病机,在辨证组方中适当加入风药往往效如桴鼓,中医理论和临证运用研究都证实风药是治疗黄疸的有效药物,进而为黄疸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风药;黄疸;理论探讨

风药是指味薄气轻、药性升散、温燥,具有解表、祛湿、除风等功能,如升麻、柴胡、葛根等。李东垣曰:“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1]”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多迁延日久,缠绵难愈。笔者宗李东垣学说,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施风药于多种病证的治疗,尤其对黄疸病恒有效验,现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临证功效

1.1 风药胜湿化痰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病治第十五》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伤寒论》指出:“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可见,湿邪是产生黄疸的关键。然脾最易被湿邪所困,致脾失健运,津液输布失常,湿浊内生,津聚为痰。痰湿中阻,或从热化亦或寒化,阻遏气机,则胆汁疏泄失常,致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发黄。风药性温燥,风能胜湿。故临证时可选用苍术、白术、秦艽之类温燥化痰、祛风胜湿,使湿热得以清利,寒湿得以温化,从而疏解被遏之脾气,使土气得以运化,痰湿得化,气血畅达,黄疸易消。

1.2 风药透散表邪

风邪亦为黄疸致病因素。《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病治第十五》云:“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并记载伤寒发黄方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外以疏风解表,内以清解瘀热。风药质轻味辛,药性升浮,善行,具有开泄腠理,透散表邪的作用。临床可用麻黄、连翘、柴胡之类,发散解表、透表达邪,给邪气以出路,使表邪得解,病因得祛,黄疸可退。

1.3 风药疏肝调枢

清·黄元御《四圣心源》指出,黄疸“其病起于湿土,而成于风木”。古人亦云:“脾胃不病则无湿,肝胆不病则无黄”[2],故脾气虚,太阴湿土运化无力,湿从中生而困厄脾土,风木肝脏疏泄失司,木气乘土,土气愈壅不展,湿邪愈加难化,蕴阻于血分而发黄,然肝主疏泄,而中焦脾土乃气机升降之枢,故疏肝调枢亦为治黄之要。脾为后天之本,其气主升,体阴用阳,以升为健,脾升则阴土始运,脾运不健则生湿,邪气停留则病疾难愈。风药气味轻薄,升散宣泄,善入肝经以资肝木之用,具有升发郁结、调畅气机之功效。故临床时常用柴胡、防风、升麻、薄荷、桂枝等取其升清除湿、畅通脾土运化功能;疏肝理气,启发肝木的春升作用,使中焦脾运,升清得力,肝气条达,疏泄有度,气机升降调和,疏肝调枢,木调土健,枢机调畅,气行则湿化,湿化则邪消,黄疸可愈。

1.4 风药祛瘀活血

黄疸者肝气郁滞,气机不畅,脉络瘀结,胆汁运行受阻,外溢肌肤为黄。《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病治第十五》道:“脾色必黄,瘀热以行。”现代肝病大家关幼波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提出“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的学术观点,可见活血化瘀应贯穿黄疸病治疗之始终。风药多具行、窜、动等多种性质,既善于宣畅气机,又长于活跃气血,从而能通畅血络、化解血府之瘀。当代医家朱良春在黄疸久治不愈时,善遣用豨莶草、刘寄奴配伍入方[3],故临床常用风药如川芎、豨签草、刘寄奴、赤芍等祛瘀活血,使气血调和,血府通畅,胆汁畅达,黄疸可除。

综上所述,风药具有胜湿化痰、透散表邪、疏肝调枢、祛瘀活血四大功能特点,但因黄疸具有本虚标实、实由虚致、虚实交错等临床特点,在本病治疗上必须要准确辨证论治,遣药组方时若合理加入风药,可增效退黄,共收桴鼓之效;如若病情危重,则更需衷中参西,综合治疗,万不可偏执,单存强调甚至夸大其在本病治疗中作用,而过用、滥用则会影响治疗,贻误病机,加重病情。

2 临证基础方及加减

基础方:茵陈30 g,虎杖20 g,柴胡15 g,赤芍30 g,肉桂15 g,防风15 g,茯苓25 g,泽泻25 g,连翘18 g,秦艽18 g,豨莶草20 g。

加减:脾胃气虚者,纳差、乏力者,加党参15 g、炒白术30 g、鸡内金18 g;增强健脾功效,则脾气得运,湿邪则祛;若病程日久,脾阳虚者加制附子10 g、炮姜12 g,脾阳根于肾阳,补肾阳,实脾阳,则水湿气化有度,邪气易退,疾病易除。若气滞明显者,加木香15 g、香橼18 g、厚朴15 g增强理气功效,气行则水行,水湿不得停聚为患;表邪严重者去肉桂加薄荷10 g、麻黄12 g、桂枝10 g,增强解表透邪之功,风邪得消,表邪易解则病易愈;瘀血严重者加丹参25 g、刘寄奴12 g,增强化瘀理气之功效,瘀血得清,血府畅达,则病邪可除。

3 典型病案

患者刘某,女,46岁,2012年11月8日初诊。发现慢性乙型肝炎7年余,目前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治疗,病毒控制尚可;肝功能反复不正常,身、目、小便中度黄染,曾多次在当地医院给予清化湿热,健脾培中中药,配合西药保肝、消炎、降酶,疗效欠佳,病情时有反复,心情颇为焦虑。1个月前感受风寒邪气后病情复发,伴低热、神疲、腹胀、不思纳食等,遂在当地查肝功能TBIL 89.6 mmol/L,DBIL 57.2 mmol/L,ALT 198 U/L,AST 96 U/L。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门诊收入我院。除给予常规抗病毒、保肝降酶的西药治疗外结合中医治疗。症见身、目黄染,肝区时有胀痛不适,脘腹痞闷,口干,纳差、乏力,小便深黄,大便软而黏,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细而涩。证属毒瘀伤肝,表邪闭郁,湿热逗留,脾胃蕴阻,肝郁脾湿久瘀不解,肝胆失于正常疏泄至黄疸久治不退。治宜疏达肝气、健脾利湿、发表化瘀为法。方药:柴胡15 g,枳实18 g,炒白术30 g,赤、白芍各30 g,郁金18 g,茵陈30 g,防风15 g,茯苓25 g,垂盆草35 g,泽兰18 g,泽泻25 g,连翘18 g,薄荷10 g,秦艽18 g,鸡内金18 g。服药7剂黄疸显退,纳尚可。又服原方辨证加减15剂,复查肝功能正常,追访1年无复发。

[1]丁光迪.东垣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9.

[2]史文丽,赵平,周志平.风药在黄疸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5,5(46):387.

[3]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朱良春杂病廉验特色发挥[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207.

R575

:A

:1006-3250(2015)11-1465-02

2015-04-11

王光昀(1970-),男,河南郑州人,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中医药防治肝胆脾胃系统疾病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李 波(1985-),男,河南辉县人,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中医药防治肝胆系统疾病的临床与研究,Tel: 15890088400,E-mail:likelibolibin@163.com。

猜你喜欢

风药疏肝黄疸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鲁晓岚:黄疸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东垣倡风药在脾胃病中的运用溯源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风药在中医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疏肝化斑汤联合八白散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