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核心概念群看中医核心价值观❋
2015-01-25李崇超王旭东
李崇超,王旭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从中医核心概念群看中医核心价值观❋
李崇超,王旭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中医的核心概念是中医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对中医的一系列核心概念进行筛选和阐释,构成一个以“和”为中心、以“序”“正”“顺”“通”“常”等一系列概念组成的一个有内在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互训互释的核心概念群。中医核心价值观可以在这一概念群中得以体现,这些价值观不论在现代医学的构建还是在社会理念、人文精神的构建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核心概念;核心价值观
1 中医核心概念的筛选
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认识、发掘、整理中医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是认识和阐释中医、发扬中医的重要途径。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抽出本质属性而成。中医的概念是中医知识和中医思想的重要载体,我们探索、认识中医的核心价值观,也需要从中医的核心概念中去发掘。
对中医核心概念筛选的标准,一是在中医的经典著作中出现率较高,二是体现中医的人体观、健康观、治疗观,三是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推衍力。从这一标准进行筛选,大致可以筛选出“和”“正”“序”“顺”“通”“常”等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承载、反映了中医的核心价值。另外还有一些“从”“得”“调”等概念,可以归到这些概念之下。
从这一概念群中可以看出,“和”这个概念是最具概括力的概念,其他概念都可以统摄于“和”这一概念之下。体现中医核心价值的是一个以“和”为终极核心的,与其他概念密切联系的一个概念群,此概念群为花朵样结构,“花心”为“和”,而一系列其他概念为“花瓣”,每个“花瓣”都与“花心”密切相连,而各“花瓣”之间也是有内在的联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互释互训。
这些概念深深地植根于中医学术之中,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与最终旨归,承载着中医核心价值观。
1.1 “和”是中医核心价值观最具概括力的概念
在体现中医的医学思想、医学智慧并有高度概括力的一系列概念中,“和”是这一概念群中最核心的概念,是其他概念的上位概念,可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1.1.1 中医生命观认为人是“和”的产物 生命观是世界观的一种,是人类关于自然界生命物体的一种态度,包括对人类自身生命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万事万物的产生都是“和”的产物。这一点在很多古典典籍中都有体现。《国语·郑语》载史伯回答郑桓公时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庄子·田子方》云:“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荀子·天论》云:“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就是说天地之气的“和”,才能产生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因此“和”也成为“道”的一种体现。《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淮南子·氾论川》曰:“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
“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普遍的概念,“不是某家某派的文化精神,而是涵摄儒、道、墨各家各派的普遍文化精神……不是中国文化某一发展阶段特有的思想,而是中国文化‘一以贯之’、绵延不绝的人文精神”[1]。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对人体和健康的认识自然也与之有关。而中医药体系也成为“和”的价值观最集中、最直观、最具说服力的呈现。
1.1.2 “和”的观念贯穿于中医理论与实践既然万事万物都是“和”的产物,那么万事万物的正常状态都应是“和”的状态。健康的状态本质上是一种“和”的状态,“和”是正向的、健康的,而疾病即为“不和”的状态。
《内经》中虽文理浩繁、观点众多,但其理论核心均未离开“和”这一基本思想。“和”字在《内经》出现了159次,其中《素问》82次,《灵枢》77次。在很多场合,“和”也成为健康的代名词,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素问·生气通天论》:“内外调和,邪不能害。”《内经》视“和”为生命活动的最佳状态,“和”与“平”、“调”等往往互用。《灵枢·通天》将身体健康之人称为“阴阳和平之人”。《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又说:“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那么疾病就是“不和”的状态。《素问·调经论》曰:“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五运行大论》:“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中医认为,宏观上的“和”深刻地影响着人体的“和”。《素问·上古天真论》:“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这些都是要与天地相“和”。从自然界到人体,只有保持各层面内在的“和”以及各个层面之间的“和”,才能达到最终的健康。
中医治病的根本,不论是汤药、针灸、导引、按摩等,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和”的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和”在中医当中具有法则的地位。中医治疗的“八法”,一言以蔽之都是讲“和”。“和法”讲“和”,并非其余七法不讲“和”,“和”有狭义、广义之别。狭义之和是调和、和解双方,通过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平其亢厉等以致和……而和法之外的七法,以及八法之间的互用,仍不离广义之“和”,都是通过各种手段,以恢复人体阴平阳秘、达到“中和”状态为最终目的[2]。正如程钟龄所《医学心悟》说:“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
2 与“和”密切相连的系列概念
统摄于“和”这一概念之下的一系列概念,与“和”密切联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和”互训互释,但亦各有侧重,因此也有分述的价值。
2.1 “序”与“调”
“序”或者说“有序”,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核心概念,体现了中医的核心价值观。中医还有很多与“序”相当的概念如“调”等,也将其归为此概念之下。如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说:“所谓调者,调其不调之谓也。凡气有不正者,皆赖调和。”这里讲的“不调”,也就是无序。中医认为,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失序。如《仁斋直指方论》:“阴阳失序,寒热自生。”
中医对很多病证的表述也用“不调”来表示,如“月经不调”、“血脉不调”、“经脉不调”、“冷热不调”、“脾胃不调”、“冲任不调”等。
现代医学也认为,生命体是一个有序的耗散结构,健康就是一种有序的状态。一系列的疾病也用“紊乱”来命名,如代谢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但是中医的长处就是能够从更整体的状态来调整紊乱,使人体达到有序状态,并能够认识到自然环境运行的有序和人体之间有序的关系。如五运六气学说,本质上就是研究天地之间的有序无序与人体之间有序无序的关系。天地之间的“序”可以深刻地影响甚至规定着人体的“序”。《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四时之法包含“序”的思想。《素问·八正神明论》:“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就明确指出“天之序”对人体的有序影响,治疗与养生都要“因天之序”。
2.2 “正”
中医十分强调“正”价值。人体健康、饮食水谷、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则“归于正化”,天地运行也是“时序正”,人的生活起居与自然界的运行同步,都是对“正”的强调。
中医重视人体正气的作用,认为人体的正气充足,就不会生病。如《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治疗疾病也正是重视发挥自身正气的作用。中医将致病因素总称“邪”,本身就是“不正”的含义。天地之气的“正”会深刻影响到人体。《素问·五运行大论》:“五气更立,各有所先……当其位则正。”“正”是“和”的条件。《类经·疾病类》:“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
2.3 “通”
“通”也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核心概念,中医认为健康的状态就是一种各层次都“通”的状态。从“气”的角度讲,中医认为人体气机的通畅是健康的保障。如《金匮要略》谓:“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从阴阳的角度来讲,阴阳一定是“交通”的。从构成人体的各种要素来讲,也一定是“通”的,如气血、营卫、经络、脏腑都应该是通的,不通则会生病。《素问·热论》:“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医碥·杂证》云:“百病皆生于郁。”
中医有很多表示疾病的概念,其根源都是对气机不通的体现,如“郁”、“积”、“结”、“聚”、“瘤”、“瘀”、“疽”等都隐含着“不通”的含义。如《金匮要略心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对“痈”的解释:“痈者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为热聚而肺也。”对于疼痛,更是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认识,而治疗疾病就是要使人体的气机通达起来。
很多名医的学术观点有共同之处,都着重于恢复“通”的状态,祛除导致“不通”的因素。如朱丹溪对痰、郁的重视,李东垣对脾胃气机升降的重视,王清任对“瘀”的重视,黄元御对“一起周流”的重视,以及日本医家吉益东洞的“万病一毒”说,主张用汗、吐、下、和四法来排“毒”,其本质都是在恢复气机的通畅,都是以“通”为旨归。
2.4 “常”
“常”也是中医的核心概念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所体现的是天道的规则、规律,因此对”常“是十分重视的,这一认识对中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常”往往也成为健康的代名词,如《灵枢·天年》多次提到“常”:“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
而“失常”就是疾病的原因。《灵枢·卫气失常》指出:“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中医尤其重视天地运行的“有常”对人体的影响。金·张元素《医学启源·五郁之病》中说:“五运之政……失常则天地四塞也。”
具体到人体,局部的“失常”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如人体气机的失调,在脉象上就可以表现为“失常”。《金匮要略》曰:“紧脉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中医望诊中的“常色”,《素问·经络论》: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清·汪宏《望诊遵经·变色望法相参》中说:“故欲知病色,必先知常色。欲知常色,必先知常色之变。”
2.5 顺(从)
顺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概念,“顺”也是多层次,有顺应天地、顺应人体自身气血流注规律等。“顺”是“和”的条件之一,疾病状态就是“不顺”或“逆”的状态。
中医认为,疾病产生于气机、脏腑功能的“不顺”。如《素问·六微旨大论》:“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
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顺应天地的运行规律,与之达到协同一致。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均指出了顺应天时的重要性。
在治疗方法上,中医也讲求“顺”。如《灵枢·师传》:“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类经·论治类》:顺之为用,最是医家肯萦,言不顺则道不行,志不顺则功不成,其有必不可顺者,亦未有不因顺以相成也。”
3 结论
中医药核心概念承载的核心价值是中医的宝贵财富,中医的生命观、人体观、健康观、治疗观都是这些核心价值的体现。且其不论是在现代医学的构建,还是在社会理念、人文精神的构建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概念所承载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体现在人类根本的价值诉求,在回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本质这些问题上,具有一定答案的意义,因此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具有普适性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深入认识。
[1]李光福.中国哲学的自觉[J].学术月刊,1997(12):102.
[2]刘舟,邓中甲.从中国古代尚“和”思想看中医方药配伍[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485.
R222.19
:A
:1006-3250(2015)12-1477-02
2015-05-02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14)-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现代转型研究
李崇超(1979-),男,江苏徐州人,助理研究员,医学博士,从事中医方剂文献研究。
△通讯作者:王旭东(1954-),男,安徽和县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从事中医文献学、中医养生康复学研究,Tel:025-85811755,E-mail:wxdnjtc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