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
2015-01-25张德丽
张德丽
(贵州省黔西县中心医院检验科,贵州 黔西 551500)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
张德丽
(贵州省黔西县中心医院检验科,贵州 黔西 551500)
目的研究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入我院治疗的肝硬化疾病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体检的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ST、NAG、ADA、PAB、LAP、GLDH、AFU较观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B、CHE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有利于了解患者肝功能受损情况,在疾病的预后诊疗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生化检验;肝硬化疾病;临床诊断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与营养不良、酗酒、代谢异常、工作环境等存在直接关系[1]。临床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发病初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容易出现漏诊的现,然而随着疾病的严重化发展,可能诱发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学者指出,肝功能实验、尿常规检测能够清楚的反应患者肝功能受损情况,在疾病的诊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为了解生化指标在肝硬化疾病预后诊治的中的应用情况,本文对比分析了肝硬化患者和正常者生化检验指标的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入我院治疗的肝硬化疾病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2岁,女性24例,年龄为23~64岁,平均年龄(43.26±2.61)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时间(4.62± 0.29)年。本组56例患者中,18例肝硬化,15例慢性肝炎,23例急性肝炎。排除严重心障碍、其他肝脏疾病、血液病者。抽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44.61±2.53)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的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生化指标检测。患者均于入院后第二日行空腹静脉采血,血液采集标本为5 mL,置于抗凝试管中及时送检。检查期间将血液标本置于离心机中行离心处理,3 min后取出,并对血液标本中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N-乙酰-13-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腺苷脱氨酶(ADA)、前白蛋白(PAB)、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谷氨酸脱氢酶(GLDH)、α-岩藻糖苷酶A(AFU)、胆碱酯酶(CHE)等进行检测。
1.3 临床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AST、NAG、ADA、PAB、LAP、GLDH、AFU、CHE的检测值。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3分析文中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AST为(33.06±15.94)U/L,NAG为(9.67± 5.41)U/L,ADA为(36.51±8.86) U/L,LAP为(66.87±46.28)U/L,GLDH为(12.73±8.76)U/L,AFU为(23.51±8.30)U/L,PAB为(843.68±429.87)mg/L,CHE为(2116.69±86.35)IU/L。对照组的AST为(10.69±14.68)U/L,NAG为(1.35±1.17)U/L,ADA为(12.54±4.83)U/L,LAP为(20.67±11.72)U/L,GLDH为(5.59 ±6.20)U/L,AFU为(17.41±5.09)U/L,PAB为(1308.41± 536.88)mg/L,CHE为(8562.02±135.68)IU/L,其中观察组患者的AST、NAG、ADA、PAB、LAP、GLDH、AFU较观察组高,PAB、CHE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该疾病的诱发因素非常多,如病毒入侵、酒精中毒、机体免疫力等[3]。受到原发疾病的影响,发病初期肝细胞受损相对较轻,患者的乏力、腹胀等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然而,随着肝细胞受损面积的扩大,肝功能的代偿能力会呈明显下降趋势,可能诱发患者出现下肢水肿、牙龈出血、肝脾肿大等症状。有学者指出,早期多肝硬化患者进行干预治疗,能够抑制肝细胞扩散,避免病情呈严重化发展[4]。然而,受到肝硬化早期症状不明显的影响,高达50%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已经处于肝硬化晚期,部分发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肝癌症状。基于此,临床必须加强对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可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目前,临床常通过对患者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检测等形式了解肝硬化患者细胞受损情况,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CHE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往往出现CHE升高的现象。有文献指出,临床常将CHE作为诊断患者是存在肝硬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当人们肝细胞处于正常状态时,CHE的活性也会有所增加,当肝细胞受损后,易影响其正常合成,导致机体CHE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调查研究表明,肝硬化严重程度与机体CHE呈正相关关系,当患者差于肝硬化代偿期时,CHE可降低至正常指标的60%以上,且受损越严重,下降幅度越明显[5]。
我院行生化指标期间主要对AST、NAG、ADA、PAB、LAP、GLDH、AFU等进行检测,发现除PAB外,处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AST、NAG、ADA等指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加强生化检验在肝疾病中的应用,能够清楚反应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情况,对临床确定指标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学者指出,前白蛋能够直接参与至机体白蛋白合成中。因此,肝硬化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可听过检测机体PAB含量,达到了解患者肝功能受损症状的目的[6]。有文献中指出,PAB的半衰周期相对较短,在临床诊断的蛋白质缺乏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ADA、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可在肝部或人体中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加强对该指标清楚检测,了解患者肝功程度。临床研究表明,正常者血液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含量相对较低[7]。然而,肝硬化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现肝功细胞受损的状况,同时细胞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会经血液扩散,造成血液中该物质的含量增加。因此,当肝硬化患者出现失代偿期症状时,可通过血常规检测血液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含量变化的情况,了解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情况。ADA主要是嘌呤核苷代谢期间产生的一种酶类物质,在机体大部分组织中均可检出。但是,当肝功能处于受损状态时,嘌呤核苷代谢能力会呈明显上升趋势,进而会造成肝硬化患者A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者,基于此,临床了将其用于诊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状况,进而达到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的性的目的。
综上所述,生化指标检测的检测项目相对较多,例如:血常规检测、肝功能检测等,临床可根据患者AST、NAG、PAB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了解肝功能受损程度、解毒功能等,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1]吴永岳,曹龙翎,吴华美,等.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6):10-11.
[2]樊金娥.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6):3645-3646.
[3]刘晓雯.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19):133-134.
[4]王玉霞.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项目价值讨论[J].医药前沿,2013,35(18):385-385.
[5]杨忠华.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8):78-79.
[6]朱国祥.肝脏疾病患者的生化检验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 32(30):112.
[7]芮星,曹慧,杨义伟等.肝脏疾病患者50例临床生化检验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36):120-121.
R657.3+1;R446.1
B
1671-8194(2015)01-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