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腹泻病的流行与防治的现状调查分析

2015-01-25张洪婷陈玉清赵桂玉王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2期
关键词:枣阳市副伤寒饮用

张洪婷陈玉清赵桂玉王 萍

(1 枣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襄阳 441200;2 枣阳市卫生监督局,湖北 襄阳 441200;3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襄阳 441200)

农民腹泻病的流行与防治的现状调查分析

张洪婷1陈玉清1赵桂玉2王 萍3

(1 枣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襄阳 441200;2 枣阳市卫生监督局,湖北 襄阳 441200;3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襄阳 441200)

目的 了解我市农民腹泻病流行和防治现状,确定今后腹泻病的防制对策。方法 对部分农民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统一方案和标准,向各村每户家庭主妇或知情者询问该户成员的发病,治疗等情况,并详细记录。结果 枣阳市农民腹泻病发病率方位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8月20日和28日分别出现两个发病高峰,间隔1周;从2岁组以上各年龄组随年龄增长而发病逐渐下降,呈完全负相关(r=-0.925);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χ2=2.342,P>0.05);各文化程度间发病数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饮用手压井水和大口井水发病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24.799,P<0.01);本地区腹泻病除痢疾和较少伤寒副伤寒外大部分为其他原因腹泻病例;腹泻病患者就诊情况,卫生院、卫生室就诊和未就诊三者比例为1∶2.3∶2.5;腹泻病家庭治疗率为71.43%。结论 加强对农民的卫生知识、卫生习惯的宣教工作,提高农民就诊率、治疗率在当前防病治病工作仍起着较重要作用。

农民;腹泻病;流行与防治;调查

腹泻病发病率高,病因复杂,对人民身体健康影响极大[1]。为了解我市农民腹泻病流行和防治现状,确定今后腹泻病的防制对策,提高农民的健康素质。2012年9月1日至5日对部分农民进行了整群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背景与概况

枣阳地处鄂西北,位于我国地貌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属南阳盆地南缘。地跨北纬31°41'~32°20',东径112°30'~113°0'。辐员3277平方公里,陇状平原占总面积的50.5%。山区地带占49.5%。平均气温15.4 ℃[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40人,全市有18个镇(办、区),557个居民委员会,6309个自然村。总人口1116216人,其中农业人口852848人。饮用自来水人口占总人口的28.09%,手压水井占总人数的25.25%,饮用大口井水人数占总人数的46.66%。2012年农民平均收入1000元/人。设置肠道专科门诊的医疗单位33个,实行季节性(5~10月)腹泻病登记报告制度。

2 对象与方法

以枣阳市中心为中心,依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顺序,选出距中心距离21.25 km的兴隆镇新庄、熊集镇高庄、七方镇闫岗、姚岗镇黄岗等四个村为被调查单位。统一方案和标准,统一培训调查员,调查前对所属村8月15日至31日内的全部当地农民逐户逐人登记造册。9月1日至3日同时向各村每户家庭主妇或知情者询问该户成员的发病,治疗等情况,并详细记录。

3 结果与讨论

3.1腹泻病发病情况

3.1.1地区分布特征:共调查了四个村,33个自然村,2054户,所属6518人全部进行了调查。发病329例,发病率为5.05%。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发病率分别为4.41%(65/1475)、2.93%(52/1775)、7.21%(140/1943)、5.43%(72/1325)。方位之间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见不同地区不同方位发病水平也不一样,以七方镇闫岗村发病率为7.21%较高。被调查单位平均距中心距离21.25 km,距离与发病并不密切。

3.1.2时间分布特征:从8月15日至31日发生的329例患者分布来看,以8月28日32例占总数的9.73%较多,发病中位数为20例,8月20日和28日分别出现两个发病高峰,间隔1周。可能与我市今年遇到的旱灾和持续高温有一定关系。

3.1.3年龄性别分布特征:①年龄分布特征:年龄发病特点结果提示,各年龄组均有发病,最小年龄3月龄,最大88岁。以7个月以下组发病率17.86%(10/56)为最高,7个月至2岁组发病率12.87%(26/202)次之,从2岁组以上各年龄组随年龄增长而发病逐渐下降,呈完全负相关(r=-0.925),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形成卫生习惯所致。②性别分布特征:男性发病181例,女性发病148例,男女之比为1.22∶1。男女发病率分别为5.5%,4.5%,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χ2=2.342,P>0.05)。

3.1.47个月以下儿童喂养方式与发病:共调查7个月以下儿童56人,占调查人数的0.86%,发病10例,发病率为17.86%,其中母乳喂养55人,发病9例,发病率为16.36%;人工喂养1人,发病1例。本地未发现有混合喂养。由于人工喂养人数较少;故喂养方式与发病关系,尚等进一步探讨。

3.1.5文化程度与发病关系:本次调查除学龄前儿童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21%,初中占28.55%,小学以下占21.62%。发病分布以小学以下者102例较多,初中次之,高中较少。显示农民中随文化素质提高而发病减少。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发病数多于高中文化程度者发病数的4.6倍,各文化程度间发病数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3.1.6饮用水源类型与发病比较:调查结果表明,饮用手压井水占调查总人数的34.61%,大口井占65.39%。发病率分别为2.87%(72/2513)、6.42%(257/4005)。饮用手压井水和大口井水发病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24.799,P<0.01)。揭示腹泻病发病与饮用水源类型有明显关系,即饮用大口井水人群发病率高,可能是与水源易受多种因子污染有关。

3.1.7腹泻病与痢疾、伤寒副伤寒比例:据2009年1至11月疫情报告,痢疾、伤寒副伤寒发病分别占全市5~10月腹泻病登记报告例数的27.55%和0.11%,其他原因腹泻病例占总数的72.34%。由此估计,本次调查人群中的329例腹泻患者有痢疾91例,伤寒副伤寒多则1例,其他原因腹泻237例。比例为1∶0.01∶2.60。显示本地区腹泻病除痢疾和较少伤寒副伤寒外大部分为其他原因腹泻病例。

3.2腹泻病治疗情况

3.2.1腹泻病患者就诊情况:调查发现329例患者中56例曾到镇卫生院就诊治疗,到村卫生室就诊131例,未就诊者142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7.02%、39.82%、43.16%。卫生院、卫生室就诊和未就诊三者比例为1∶2.3∶2.5。究其未就诊原因是八月时值农民农活繁多,处于大忙之际,一般较轻腹泻者不愿因此延误农时有关。

3.2.2腹泻病患者家庭治疗情况:通过329例腹泻病患者对治疗情况的回顾,服用抗生素者占总病例数的58.05%(191/329),采用中药治疗者占13.37%(44/329),未服用任何药物者占28.57%(94/329),其三种情况比例为1∶0.23∶0.49。由此可见,腹泻病家庭治疗为71.43%。腹泻病病例在家庭采用口服液治疗较少,病例中仅有71例采用了自制口服液治疗,占21.58%,其余患者均未采取任何口服液给予治疗。可能与腹泻病病情有关。

4 小结与分析

4.1笔者首次在枣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6518名农民中进行了腹泻病流行与治疗现状调查,发现2012年8月15日至31日17 d内腹泻病发生329例,发病率为5.05%。方位、地区不同则发病率亦不同,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日发病中位数为9例,最多一日发病32例,在17 d内出现两个发病高峰。

4.2调查表明,各年龄均有发病,小仅3个月幼儿,大至88岁老人。发病率从3个月幼儿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呈完全负相关(r=-0.925)。男女发病率无异(χ2=2.342,P>0.05)。

4.3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发病例数仅占总数的6.34%,低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的8.6倍。可见,随着农民文化素质提高患腹泻病者减少。为此,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对疾病控制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4.4农民饮用水源类型与发病有着明显关系,结果表明,饮用水压井水的农民发病率2.87%,而饮用大口井水者发病数多于前者3.6倍。二者间发病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所以在农村尚不具备饮用自来水条件的地区采用手压井供水,亦能减少腹泻病的发生和流行。对于7个月以下儿童的喂养方式与发病关系还有待今后探讨。

4.5全市5-10月腹泻病登记报告例数高于历年,其主要因素可能与6-8月持续高温天气有关。本次腹泻病例其他原因所致病者占总例数的72.34%,提示腹泻病的病因研究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

4.6加强对农民的卫生知识、卫生习惯的宣教工作,提高农民就诊率、治疗率在当前防病治病工作仍起着较重要作用。

[1]龚雪英.太平镇一中腹泻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5,3(9):124-125.

[2]史天东.枣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医药理论与临床,1997,1(1):854-855.

R181.2

C

1671-8194(2015)012-0292-02

猜你喜欢

枣阳市副伤寒饮用
小蜗牛求救
聪明的小老鼠
会跑的胡萝卜
仔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我家的老风扇
仔猪副伤寒的预防与治疗
临床诊治仔猪副伤寒的建议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饮用生鲜奶存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