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救灾中做好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体会

2015-01-25傅建国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食品卫生灾民救灾

傅建国

救灾中做好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体会

傅建国

救灾;卫生;监督监测

近年来笔者参与过多次救灾工作,在救灾一线指导灾区民众和参与救灾的官兵,深入细致地做好灾区的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工作,检查、监督其卫生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现场进行技术指导,采取相应的卫生防疫措施,对于确保灾区“大灾之后无大疫”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谈几点做好卫生防疫监督监测工作的体会。

1 注重食品安全问题,对于灾后防疫工作至关重要

灾害发生后,灾区的食品供应保障受到严重影响,加上灾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受到很大破坏,人们正常的生活规律被打乱,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非常突出,将其作为救灾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重点,需要特别关注。

1.1 关注集体临时伙房的卫生状况 在救灾一线,集体开伙的情况随处可见,灾民和救灾人员都有可能成为集体就餐的保障对象。受条件限制,集体临时伙房大多十分简陋,设施设备不完善,炊事员大多临时上阵,卫生防病意识不强,食品加工的过程很难达到良好的卫生要求。因此,作为救灾的卫生保障人员,到一线后就要主动深入集体临时伙食单位进行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了解食品的来源、加工、制作、储存、保管等情况。由于灾区常常没有电,剩余食品尤其是肉类食品无法做到低温保存,加上天气炎热,储存与保管不当,很容易发生食品变质问题,对此需要给临时炊事员交代注意事项,指导合理储存食物。并向临时炊管人员强调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清理填埋生活垃圾,洗净公用餐具并煮沸消毒,管好用好各种调料和食用油,保证开水供应等。

1.2 关注灾民家中的饮食卫生情况 有些灾民不愿过集体生活,回到家里食用一些自制食品,有的甚至食用发霉、变质食物或病死的动物尸体等;有的因缺水,食物的清洗困难;有的加工食品很简陋,保管条件非常差,食品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很大;有的长期直接饮用山沟水,灾害发生后水体受到了破坏,也照样直接饮用。面临此种情况需要参与救灾的卫生人员,对灾民的饮食卫生进行监督监测。采取走村入户挨家挨户指导,严把“病从口入”关。及时向他们传授一些相关的卫生防病常识,主要包括:病死的家禽、家畜不能拿作食用,应深埋处理;霉烂变质的食品不能食用,剩饭剩菜食前必须充分加热;不能喝生水;凡有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等。

1.3 关注当地小超市、小餐馆等的食品卫生情况

灾害发生后,这些食品供应点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从我们过去参与救灾掌握的情况看,这些场所普遍存在销售过期、不符合卫生要求的熟食,以及无生产日期和无保质期的食品;有些店铺不具备卖食品的条件,但熟食、生食品种多,混放问题突出;从事饮食服务业的人员大多没有进行过健康检查和食品卫生常识的培训;有的小餐馆其卫生条件很差,食品的加工、制作、保管等都存在卫生隐患,餐饮具普遍未进行消毒处理,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习惯差,如头发、指甲长,多数无工作服等。针对这些问题,参与救灾的卫生人员除了及时向地方分管领导汇报,提出抓好这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外,同时在监督检查中,要做到边检查边指导,向他们传授卫生防病知识。例如,过期食品不能卖。无生产日期和无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卖。经营食品的超市、餐馆等都应符合卫生管理要求,经当地卫生行政机关或卫生防疫部门检查认可并发给食品卫生经营许可证后方可营业;食品从业人员必须经体检,身体合格者,领取健康证并经相应的培训之后方能上岗;从事餐饮业的人员尤其要注意个人卫生,严格把好食品的采购、运输、加工、制作、储存、保管等重要环节;就餐人员尽可能地使用一次性餐具,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情况下,餐饮经营者必须提供经消毒过且安全可靠的餐具用餐。需要防疫人员耐心传授给灾民,进一步提高他们卫生防病的意识。

1.4 关注各地输送给灾区的食品卫生情况 灾害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包括各种食品、饮料等。在前几次救灾中,我们发现有些救灾食品存放的时间过长,超过了保质期;有些由于管理不善,发生了霉烂、变质;有些食品受条件限制,没有分类存放,没有落实专人管理,存在事故隐患。参与救灾的卫生人员要注意这些食品和饮料的卫生状况,加强监督监测,强调严格管理,确保救灾食品卫生安全可靠。

2 注意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灾害发生后,原有的供水系统很可能受到破坏,灾民和参与救灾的人员,其生活饮用水问题突显出来,有的只能饮用受到污染的湖塘水、山沟水或简易收集储存的雨水等。有的水体使用人员多,环境卫生差,水质污染严重。需要参与救灾的卫生人员多多留意饮用水的水质问题,一方面需要经常深入到水源点进行监测,了解水质变化情况,注意清理水源周围的环境卫生;另一方面要指导进行净化消毒处理,定时放入饮水消毒片,使余氯达到饮用水消毒标准,确保水质卫生安全。对水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仍然不能放松对水源水质状况的监测,经常派人到进水口周围查看水源点的卫生情况,及时清除水面杂物,发现水质因暴雨发生改变时,应及时采取净化消毒措施。还应指导灾民注意饮用水的卫生,经常深入灾民用水点现场查看,有时应追溯水源的源头,了解掌握灾民的饮用水水质情况;应向大家宣传饮用水卫生常识,重点是注意水源的保护,搞好水源点周围的环境卫生,在水质有问题时应采取净化与消毒措施,包括沉淀和煮沸消毒等,以促进卫生防病工作的落实。

3 对生活环境的卫生监督监测不可忽视

重大灾害都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有的造成大量房屋倒塌,杂物与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生活环境一片狼藉,需要组织力量进行认真清理。有的地方可能形成堰塞湖,淹没大量房屋和生活设施,湖面漂浮大量的杂物和禽、畜尸体,使湖区受到严重污染。有的被湖水浸泡过的物品,如衣物、用具、餐具、墙壁和地面等,湖水消退后需要随时进行清理、消毒。以上这些都需要参与救灾的卫生工作者加以观察了解,积极开展灾区生活环境卫生的监督监测工作,随时掌握当地的环境卫生状况,建议当地群众对损坏的房屋及其恶劣的生活环境,采用人工清除的方法,通过冲洗、抹擦、清扫、洗刷、通气、过滤等简便经济实用的途径,清除微生物孳生场所。对垃圾、杂草极其他废弃物采用焚烧的方法,消除污染。督促灾民和参与救灾的人员将个人用的衣物、被褥,拿出来暴晒,通过紫外线的作用达到消毒的效果。

4 对媒介生物昆虫和动物害的监督监测更应加强

灾害发生后,由于灾区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得不到及时清理,如果遇上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等因素,加速了有害媒介生物昆虫的生长繁殖,使得灾区的蚊蝇密度普遍较高,尤其是人员相对较多的地方,伙房内苍蝇密度远远大于控制标准,给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增加了难度。灾区有的地方蚊子密度也很高,与蠓类共同形成了危害群众和救灾官兵健康的主要生物,其防范与控制措施不力,同样带来极大危害,影响灾区疾病预防控制的实效。灾区有的地处大山深处,到处杂草丛生,适宜野生动植物生长繁殖,因而老鼠、毒蛇、蜈蚣较多,经常危害民众和救灾人员的健康,加上有的地区人烟稀少,许多农户家都有养狗的习惯,由于灾害不少村民背井离乡,使得一些家狗变成了野狗,狗伤人现象时有发生,极易引起狂犬病。因此,灾害之后防范毒蛇、蜈蚣和野狗的危害也是一项重要的卫生工作内容。需要卫生工作者同样注重这方面的监督监测工作,不论在临时住地还是在农户家,都应注意观察环境状况,针对虫害和动物害的密度和危害程度,提出消杀灭的防治要求。

总之,参与救援的卫生工作者到灾区后,不仅要会看病、治病,更要关注与疾病相关的其他卫生工作问题,包括做好灾区的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和生活环境卫生等工作。只有加强卫生监督监测,深入现场细致地检查了解情况,才能发现问题,才能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才能将影响健康的因素排除掉,确保灾区民众和救灾官兵的身心健康。

(收稿:2015-02-04 修回:2015-03-18 编校:丁艳玲)

R 197.2

A

2095-3496(2015)02-0112-02

510507 广东广州,广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傅建国)

猜你喜欢

食品卫生灾民救灾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应急救灾工作的“侦察精兵”
食品卫生档案科学管理方法分析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救灾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刍议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机制建立措施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