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教相关问题探索
2015-01-24陈科武
陈科武
(布吉中海怡翠学校,广东 深圳518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1],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评价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评价,传统上学校领导主要通过公开课、推门听课等方式获取有限的教师课堂教学信息;而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学生每节课都在观察教师的教学活动,亲身体验教师的教学技能、风格和态度,学生评教样本容量大,误差相对小,配合同行评价、行政评教,能够更准确、全面反映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1 学生评教内涵
一般而言,对教师评价包括教师素质、工作过程和工作成绩等,以上三方面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师德、学历和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兴趣爱好和特长、工作量、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教研、学生成绩、教学业绩等多个二级指标。学生是教师评价的主体之一,而不是全部,学生也没有能力对教师做出全面的评价。学生的优势在于和教师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因此学生评教应当聚焦课堂,着重于师生关系、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课堂组织、教学能力、学业负担、教师个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家校沟通等方面。义务教育各学段的学生关注的焦点有所区别,相对而言,初中学生更关注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学业负担,小学生更关注师生关系和教师个人魅力。
2 问卷量表设计
2.1 事实判断原则
有学者指出,虽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和主体,但学生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情况只具备事实判断的资格,不具备“价值判断”的资格[2]。因此学生评教问卷设计不宜采用常用的评点量表,建议直接使用选择式问答加后台赋分的方法,设计事实判断问题。以作业量问题为例:
问(1) 老师所教的这一科,每天布置的作业多吗?( )
[A]非常多;[B]比较多;[C]还可以;[D]比较少;[E]很少。
问(2) 老师所教的这一科,每天布置的作业你一般多长时间可以做完?( )
[A]1.5 小时以上;[B]1 ~1.5 小时;[C]0.5 ~1 小时;[D]15 分钟到半小时;[E]15 分钟以内。
问(1)法要求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不多”进行价值判断,这样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仅凭个人感受,无法对作业量多少做出准确判断。问(2)法学生只需要回答平均每天完成该科作业需要多少时间,而学生是具备这样能力的,这种问法还有一个优点是,由于不同年级作业量要求是不一样的,后台可以赋予不同的分值。另外,选项赋分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一定要使用等比或者等距的测量方式。选项数量的可变,也降低了问卷设计难度。例如:
问(3)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愿意向老师寻求帮助吗?( )
[A]我相信这位老师,遇到困难我会向他(她)寻求帮助(5 分);
[B]学习上的困难会,生活上的一般不会(4 分);
[C]学习上的困难我会尽量找同学、父母帮助,实在没办法才去找这位老师(2 分);
[D]不会(1 分)。
2.2 对敏感问题,或称“高负荷问题”的处理
教育部2014年初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办法》中将“体罚学生的和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行为列为师德红线,一旦触犯将严厉处罚。直接体罚学生已经非常罕见,但是教师在管理和训诫学生过程中是否有“冷暴力”正是学校管理层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如果在问卷中直接询问学生“老师是不是体罚学生”,一方面许多学生并不能正确理解“体罚”这个词的含义,同时受到该问卷问题的诱导,往往将教师一般性的训诫行为视为体罚;另一方面,“是否体罚学生”与师德挂钩,是一线教师不能触碰的一条红线,与教师存在重大利害关系,教师可能采取种种措施,干扰学生问卷的填写,影响评教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敏感问题可以使用以下两种办法,方法一采用“投射式选择提问”,例如:
问(4) 以下的老师,你最讨厌哪一种?
[A]挖苦讽刺学生;[B]粗暴训斥学生;[C]体罚学生;[D]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E]整天喋喋不休,特别罗嗦。
如果某班学生选择[C]的明显多,则指示该教师有体罚学生的趋势。方法二是不使用封闭式直接提问,而是提供一个相关的开放式问题,如“你最想跟老师说什么”,如果该教师执教的学生有部分反馈“希望老师不要太凶”“有话好好说吧”等等,则提示该教师可能有体罚或者“冷暴力”的倾向。
2.3 问卷长度和难度
一般认为,调查问卷进行时间越长,问题越多,问卷的信度越低,准确性越差。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注意力缺乏稳定性,对问卷长度的要求更加严格。考虑到个体之间的差异,完成问卷时间应低于注意力保持时间的高限。一般而言,小学中年级学生评教问卷应当在15 分钟内完成、高年级20 分钟内,初中学生30 分钟以内完成比较好。小学中年级问卷问题不宜超过50 题、高年级80 ~100 题,初中不超过150 题。
如上所述,不同学段的学生对教师的关注重点和评价能力是不一样的,因此可以分学段设计问卷。以9年一贯制学校为例,可分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三个学段设计问卷;其中小学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科学4 科每科教师10 个问题,其他学科10 个问题,共50 个问题;其他两个学段学科数量和每学科问题数量相应增加。
问卷问题清晰易懂也有助于提高问卷信度,参考新课标,小学中年级问卷问题限于常用的2 000 个汉字,小学高年级问卷限于常用3 000 个汉字,所用的词语也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例如:“老师善于利用多媒体平台上课吗?”低年级学生对多媒体平台不能完全理解,可以改为“老师善于使用电脑平台上课吗?”为了保证问卷的易懂性,设计的问卷可以由相关年级语文老师检测。
3 学生评教结果修正
有学者指出,影响学生评教结果准确性的学生心理因素包括:1)势利心理。学生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评价教师,把评教当成儿戏,随意给教师打分。2)任性心理。学生完全从个人喜好的角度给教师打分。3)报复心理。学生给批评过自己的教师打低分,以此报复[3]。从学生心理发展角度来看,初中学生思维已经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但是往往片面、偏激,容易以偏概全,如果对该老师印象好,则所有的问题都打高分,否则所有的选项打低分;小学中年级学生比较天真,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喜欢随大流,也容易被老师诱导;小学高年级学生介于两者之间。因此,对学生评教的数据建议进行修正。
修正的方法有:1)测谎题的使用。例如2 个类似的问题在不同地方出现,如果得到的回答不一样,则认为答案不可信;也可以是常识性的问题,如果得到否定答案,则认为不可信;或者某个问题提供了显然不正确的选项,例如小学中年级某学科作业量,学生选择超过2 小时,也认为答案不可信。2)根据答卷统计分析,剔除明显不合理的答卷。例如,明显的以偏概全,90%以上的问题都选第1 个选项或者最后一个选项;又如,问卷填写时间不合理,网络问卷可以记录填写第一个页面的时间和最后提交的时间,如果时间过短,则认为填写不认真。3)根据学科和班级进行修正。问卷调查结果呈现一定的班级差异和学科差异,学习风气浓、课堂纪律较好的班级,对科任老师评价高,否则偏低。学生对不同学科教师打分尺度也不一样,例如对数学老师的打分高于历史老师,原因在于学生潜意识中认为数学更加重要,心目中的老师地位更高,同时数学等学科老师与学生接触得更多,课堂上交流也更多。由此可以对结果进行以下修正,假设某位语文老师教1,2 两个班级,则:
班级1 相对分=班级1 得分÷班级1 教师平均分×100
班级2 相对分=班级2 得分÷班级2 教师平均分×100
班级得分=(班级1 相对分+班级2 相对分)÷2
学科得分=个人得分÷全体语文教师平均分×100
4 评教结果运用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评价结果常用作教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奖金或者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属于奖惩性评价。因为事关老师们的切身利益,有可能导致部分老师对学生评教产生抵触情绪,或者不敢放手管理,刻意迎合学生,甚至试图诱导学生,影响评教结果[3]。解决的办法是将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适当降低学生评教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强调学生评教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的作用。例如,可以将学生对每位教师的评价情况制作成PDF 文档,发给教师本人。
5 结语
与自我评价、同行评教等评教方式比较,学生评教的效度最高[4],但学生评教结果的准确性容易受各种因素干扰,必须精心设计问卷,并对结果适当修正,才能保证学生评教的有效性。
[1]万荣庆.发挥教师自身在“学生评教”中的主动作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5):61 -62.
[2]章立早.教师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4(3):210 -212.
[3]叶飞.学生评教:究竟信奉哪种教育哲学[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36 -37.
[4]蔡永红,林崇德.教师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5(1):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