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吸引力、人格标签对于男女择偶偏好的影响*
2015-01-24王雨晴姚鹏飞周国梅
王雨晴 姚鹏飞 周国梅
1 引言
择偶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近年来已经成为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热点研究问题。将择偶启事(personal advisements)作为研究的“天然资料”, 依靠最基本的内容分析方法——统计异性恋男女择偶者的自我描述语与配偶的要求语出现的频次——对择偶标准进行了分析, 许多研究得出了相似的性别差异结果。例如, 女性在择偶启事中,更倾向提供生理吸引力方面的信息, 并且寻找具有实际或潜在经济保障的、提供承诺的男性; 而男性在择偶启事中, 则更愿意展示自身的社会经济实力,并且寻找有吸引力的女性(Alterovitz, & Mendelsohn, 2009; Bereczkei, Voros, Gal, & Bernath, 1997;Cicerello & Sheehan, 1995; Davis, 1990; Deaux &Hanna, 1984; Greenlees & McGrew, 1994; Lance,1998; Okami & Shakelford, 2001; Smith, Waldorf, &Trembath, 1990; Thiessen, Young, & Burroughs, 1993)。
自我报告的一系列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性别差异。例如, Berry和Miller (2001)安排51对陌生男女被试进行了6分钟的短暂交流, 并用视频秘密记录了交流过程。让交流者随后描述了自己对双方互动和对对方的感觉, 并让其他的观察者观看视频后评价了交流者的互动质量。研究考察了交流者的身体吸引力和大五人格维度的分数对交流质量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 女性的身体吸引力, 而非人格分数预测了交流对象和观察者对交流质量的评价;男性的人格分数——尤其是外向性格预测了自己和观察者对交流质量的评价, 男性的身体吸引力与所测量的任何互动质量指标都不相关。Sprecher,Sullivan和 Hatfield (1994)调查了全国范围内的单身成人, 要求他们在 12个可能影响择偶的因素中选择更为重要的因素, 结果表明女性是否年轻和身体的吸引力对男性择偶更重要, 而男性的经济收入对女性择偶更重要。另有研究利用迫选法让被试在成对的标准中(例如, 热情但相貌平平, 冷漠但有吸引力)选择哪个对择偶更为重要, 结果是女性认为热情、值得信赖和地位及资源更重要, 男性认为吸引力和活力更重要(Fletcher, Tither, O’Loughlin,Friesen, & Overall, 2004)。最近的纵向研究考察了配偶的身体吸引力对不同性别被试婚姻满意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配偶的身体吸引力对丈夫婚姻满意度的预测力要比对妻子的婚姻满意度的预测力更强(Meltzer, McNulty, Jackson, & Karney, 2014)。
以中国人为被试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的性别差异结果。例如, 钱铭怡、王易平、章晓云和朱松(2003)通过征婚启事的研究发现, 女性不注重男方的相貌,而注重内在的品质修养和人格特质。乐国安、陈浩和张彦彦(2005)通过对404例天津和432例Boston征婚启事的内容分析发现, 男性更关注未来异性配偶的相貌、身材信息, 而女性更关注对方的资源与承诺信息。李春秋、曹慧、张建新和史占彪(2007)采用问卷调查发现, 男性比较关注女性的生理条件,偏爱外貌有吸引力、外表性感的女性; 而女性则关注男性的性格和经济条件。刘永芳、苏丽娜和王怀勇(2011)在实验室中探讨了未婚女性在信息板上做出择偶决策时的线索偏好, 也发现女性择偶时优先考虑的线索是性格、健康状况和责任心。
按照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这种性别间的差异机制是因为男性的生育价值可能与他提供养育后代的经济来源关系更为密切, 而女性的生育价值则与健康和生育能力关系更为密切(Buss, 1989; Symons,1979)。女性的健康和生育能力能够通过身体吸引力和年龄展示出来, 而男性提供养育后代资源的能力则通过男性具有的地位(Symons, 1979)、工作能力、抱负和勤奋(Buss, 1989)体现出来, 因此男性和女性可能逐步形成对异性这些类似特征的择偶偏好。
然而, 采用其他方法的研究却得到了不太一致的结论。自我报告的结果与面对真实照片时的选择或在现实世界的真正选择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不一致。例如, 对 1913名 13~18岁青少年的约会意愿的研究表明, 在自我报告的情况下, 男孩看重吸引力, 而女孩认为吸引力是不重要的, 男孩和女孩都相对不看重社会地位。但是面孔图片实验则发现吸引力对于男孩的约会意愿和女孩的约会意愿都是重要的; 存在性别差异的是, 只有在潜在对象吸引力很高的时候社会地位才会对男孩的交友意愿造成影响, 而对于女孩, 不管图片是高吸引力还是低吸引力, 社会地位都很重要(Ha, Overbeek, &Engels, 2010)。在 Eastwick和Finkel (2008)的研究中, 男女被试参加了一个速配活动, 结果也没有表现出男性更看重吸引力而女性更看重资源这种性别差异。同样, 对照片的内隐测试也没有得到男女择偶的性别差异(Eastwick, Eagly, Finkel, & Johnson,2011)。因此, 可以看到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说明择偶的性别差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另外, 研究者认为, 人格也是理解择偶的一个关键成分(Buss, 2003; 张小红, 陈红, 2008)。这可能是因为, 人格与人们是否愿意提供给配偶资源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 女性寻找能够提供资源的男性, 偏好性格取向(李春秋 等, 2007; 乐国安, 张彦彦, 陈浩, 2005); 择偶潜在对象是否具有抚养后代的良好性格(Hickling, C.Noel, & Yutzler, 1979)、对后代的责任(Brase, 2006; La Cerra, 1995)等是非常重要的。Todosijević, Ljubinković和 Arančić (2003)发现, 在择偶时男性和女性都最为重视的五个人格特质是:真实、忠诚、亲切、可靠和健谈。Furnham(2009) 认为这表明, 大五人格中的尽责性和随和性是重要的。恋爱中的女性和新婚女性都看重男性的开放性和外向性, 同时新婚女性对伴侣的尽责性和随和性也有较高要求(Botwin, Buss, &Shackelford, 1997)。这些都是主观报告得出的结论,利用附有人格特点的面孔图片, 是否能够得到相似的结论, 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之一。
有关人格方面, 也有研究考察了大五人格和真实配偶关系满意度的关系。例如, 一项元分析研究指出, 高情绪稳定性、高随和性、高尽责性以及高外倾性与亲密关系的满意度显著相关, 这种相关无性别差异, 结婚与否也没有差异(Malouff, Thorsteinsson, Schutte, Bhullar, & Rooke, 2010)。情绪稳定性得分与配偶间的满意度成正相关(Karney &Bradbury, 1997; Gattis, Berns, Simpson, & Christensen, 2004), 低的情绪稳定性能够预测未来婚姻的更低满意度(Caughlin, Huston, & Houts, 2000)。而就外倾性的特质而言, 结果不尽一致。例如, 一项纵向研究表明配偶的外倾性能够预测夫妻中另一方的婚姻满意度(Lester, Haig, & Monello, 1989);在一项追踪研究中, 发现丈夫的外倾性人格与离婚率相关(Kelly & Conley, 1987)。这些研究真实亲密关系的结果与上述择偶的结果不尽相同。我们并不知道那些在真实亲密关系中起到积极作用的特质,如高情绪稳定性, 是否会在人们择偶时受到重视。
综上所述, 虽然大量研究已经表明, 男人更看重女人的吸引力, 而女人更偏好男人的地位和资源(Buss, 1989; Hill, 1945; McGinnis, 1958; Sprecher et al., 1994); 但是, 在已有择偶偏好的多数研究中,因被试只需要评价某个单独因素的重要性程度,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交互制约, 所以很难揭示那种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时的权衡心理, 那么研究方法上的局限可能使得有些答案变得模糊不清(Li, Bailey,Kenrick, & Linsenmeier, 2002)。例如, 如果一个女性看起来随和, 平易近人, 这个人格特征确实会让一个男性有较满意的感觉, 但是如果她的吸引力低于某种限度, 那么随和性这个特征似乎对择偶偏好而言就显得不重要了。因此, 在男女的择偶偏好中,某些人格特征的重要程度可能依赖于其他一些特质变量, 如面孔吸引力程度等。另外, 虽然有很多研究指出男性择偶更看重相貌而女性更看重资源,然而这些结果大多是通过征婚启事或者自我报告得出的, 有关的实验研究还比较少。因此, 有必要采用更为严格的方法(实验法)进一步探讨一些重要变量的作用, 其中包括“面孔吸引力”、“个性特征”等(乐国安, 陈浩 等, 2005), 特别是当不同因素的不同水平交织在一起时, 被试对不同利弊的权衡心理可能会不同。
本研究拟在实验室中操纵男性面孔和女性面孔的吸引力程度, 以及与资源有关的人格标签, 考察二者对不同性别被试择偶意愿的影响。面孔吸引力和人格特质是交互作用的, 人们认为更漂亮的人拥有更积极的特质, 而且其特征或者说独特特质更能得到评价者的感知(Lorenzo, Biesanz, & Human,2010), 被人们评价为好的人也会被评价为更漂亮(Gross & Crofton, 1977; Little, Burt, & Perrett,2006)。因此, 很有必要在实验室中同时操纵这两个自变量, 来考察二者对择偶意愿的性别差异的交互影响和男女在择偶过程中的权衡心理。在实验中,除了择偶意愿这一因变量之外, 我们也让被试对面孔的吸引力进行评价, 一方面是检验我们对面孔吸引力这一自变量的操纵是否有效, 另一方面是意图在中国被试身上重复出上述 “好即美”的结果。总之, 基于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问题, 我们提出如下假设。第一, 面孔吸引力对男性择偶意愿的影响要比女性择偶意愿的影响更大。第二, 人格标签对女性被试的择偶意愿要比对男性择偶意愿的影响更大。第三, 我们预期重复出好的“好即美”的结果,也就是人格特质是否积极会影响被试对面孔吸引力的判断。第四, 如果存在“好即美”的影响的话,我们预期面孔吸引力和人格特质将对择偶意愿产生叠加效应。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通过张贴广告招募的72名(男女各36名)中山大学本科生参加了本实验。为了甄别被试的同性恋倾向, 被试在正式实验结束后需要完成一个同性恋倾向的9点量表。将自评同性恋倾向达到或超过5的被试去除后, 剩下最终被试60名(男女各30名)。男性平均年龄20.00岁, 分布在17~22岁之间(标准差1.21); 女性平均年龄19.33岁, 分布在18~23岁之间(标准差 0.96)。实验前所有被试自愿参加, 实验结束后获得了一定的报酬。
2.2 材料
共有48张原始成人面孔照片。其中, 24张中国男性面孔照片, 24张中国女性面孔照片。每种性别的面孔中普通人面孔和明星面孔各半。普通人面孔是某大学的大学生面孔。明星面孔来自于网络。所有面孔都是中性表情。用Photoshop软件对所有面孔照片处理, 保证图片灰度一致, 只保留面部和少量头发。同性别的普通人面孔和明星面孔随机组合成24对。将每对原始面孔morphing生成10张面孔, 以10%的差距依次从漂亮面孔占成分95%降到漂亮面孔占5%, 最后得到240张面孔图片。让30名男大学生对女性面孔图片, 30名女大学生对男性面孔图片进行吸引力的评分后, 最后选取每对面孔中占漂亮面孔比例55% (高吸引力组)和15% (低吸引力组)的面孔, 去掉两对吸引力最高的女性面孔和两对吸引力最低的男性面孔, 最后得到男女面孔各10对作为正式实验材料(示例见图 1)。这 40张面孔中, 同样比例下男女面孔吸引力差异不显著:在 55%比例下(即漂亮面孔), (男性面孔 M = 4.93,SD = 0.20; 女性面孔M = 4.58, SD = 0.20), 独立样本t(46) = 1.08, p = 0.22, 方差不齐性; 15%比例下(即不漂亮面孔), (男性面孔M = 2.57, SD = 0.18; 女性面孔M = 2.96, SD = 0.18), 独立样本t(58) = -1.53,p = 0.13。漂亮与不漂亮面孔类型差异显著, 男性面孔:配对样本t(29) = 12.94, p < 0.001; 女性面孔:配对样本t(29) = 15.54, p < 0.001。15%比例下的面孔与55%比例下的面孔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但很难发现这些共同特征, 因此控制了面孔物理特征对吸引力的影响。而且这两个比例下的面孔都看不出来是由哪个明星面孔合成的, 所以控制了明星面孔的熟悉性的影响。
图 1 实验所用材料示例。A为女性漂亮面孔和女性不漂亮面孔。B为男性漂亮面孔和男性不漂亮面孔。
本研究选用已经非常成熟的大五人格特质(John& Srivastava, 1999), 从Goldberg (1992)大五人格双极形容词特质量表中选取5对具有代表性的双极特质词汇来作为人格标签:内向的—外向的(外倾性)、难相处的—随和的(随和性)、不负责任的—负责任的(尽责性)、易怒的—平静的(情绪稳定性)和无才智的—有才智的(开放性)。
2.3 实验设计
因为本研究的重点在于考察被试对异性面孔的各项评价(面孔吸引力和择偶意愿), 而对面孔材料所做的吸引力评价的前测实验都是异性被试完成的, 所以被试评价同性(如男性评价男性)和评价异性(如男性评价女性)的差异不适合进行直接比较。故而我们将对同性面孔的评价与对异性面孔的评价分开分析, 完成两次 2×5×2×2多因素方差分析。所以本实验共有四个自变量, 一是目标面孔的类型(漂亮, 不漂亮), 二是人格词汇的维度(外倾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 三是人格词汇的词性(积极、消极), 四是被试性别。对于同性面孔, 只有一个吸引力评价作为因变量。而对异性面孔, 有两个因变量, 一是吸引力评价, 二是成为情侣的意愿。
2.4 实验程序
每个被试单独在实验室电脑前完成任务。指导语告诉被试“实验中将一次出现一张面孔以及一个形容词。该词是该人所具有的性格特征。4 s后会出现一个9点量表。请结合面孔与性格特征, 认真回答问题, 在大键盘上按相应的数字键。”被试需要对40张面孔进行评价, 其中同性面孔20张, 需要评价的是吸引力; 异性面孔 20张, 需要评价的是吸引力、择偶意愿。一种性别一个组块(block)。性别组块的顺序在被试间平衡。每个组块内的 20张面孔随机呈现。每次面孔与人格词汇同时出现4 s,面孔位于屏幕正中, 人格词汇在面孔下方。4s过后需要评价的问题出现在人格词汇下方。吸引力问题是“你觉得该面孔有吸引力吗?”, 下方出现一个从“非常没有吸引力”到“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9点量表。下方提示“请在大键盘上按相应的数字键”。择偶意愿的问题是“如果有可能, 你是否想成为这个人的男/女朋友?”, 下方是一个从“非常不愿意”到“非常愿意”的 9点量表, 以及按键提示。面孔及词汇一直出现在屏幕中, 直至被试评价完该面孔的所有维度。吸引力和择偶意愿这两个维度的问题随机出现。
对于4类面孔(男性高吸引力、女性高吸引力、男性低吸引力、女性低吸引力), 每类有10张面孔,各自独立地随机匹配 10个人格词汇。所以对于每个被试, 10个人格词汇全部出现4次。为了甄别出具有同性恋倾向的被试, 在正式实验结束后被试需要在一个9点量表(从1到9, 表示“完全没有同性恋倾向”到“极强的同性恋倾向”)上自评同性恋倾向。
3 结果
男女被试对不同吸引力的面孔类型和不同大五人格词汇词性和维度下的吸引力判断和择偶意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1。
3.1 面孔吸引力评价结果
我们让被试对面孔的吸引力进行评价, 一方面是检验我们对面孔吸引力这一自变量的操纵是否有效, 另一方面是意图在中国被试身上重复出上述“好即美”的结果。如无特殊说明, 此处吸引力评价以及择偶意愿的结果都是SPSS中的2×5×2×2混合设计多因变量方差分析的结果。
3.1.1 异性面孔吸引力评价结果
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首先, 面孔类型的主效应显著, 异性漂亮面孔的吸引力评价(M =5.42)显著高于异性不漂亮面孔的吸引力评价(M =3.09), F(1,58) = 325.77, p < 0.001, h2p= 0.85。女性对男性的评分(M = 4.40)和男性对女性的评分(M =4.10)没有显著差异, F(1,58) = 1.27, p = 0.27, h2p=0.02。性别×面孔吸引力的交互作用也未达到显著,F < 1。这表明, 我们通过前测选取的不同漂亮程度的面孔对于本实验中的被试来说是有效的。
表1 男女被试对不同吸引力的面孔类型和不同大五人格词汇词性和维度下的吸引力判断和择偶意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其次, 我们重复了“好即美”的结果(Gross et al.,1977; Little et al., 2006)。即, 人格词汇词性的主效应显著, 积极词汇标签下的异性面孔吸引力评分(M = 4.50)显著高于消极词汇标签下的异性面孔吸引力评分(M = 4.01), F(1,58) = 30.49, p < 0.001, h2p=0.35。而且, 性别×词汇词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58) = 1.97, p = 0.17, h2p= 0.03, 说明人格标签对于异性面孔吸引力评价的影响没有性别差异。
有趣的是, 词汇维度×词汇词性的交互作用显著, F(4,232) = 4.62, p = 0.001, h2p= 0.07。简单效应检验发现, 在随和性(p < 0.001)、尽责性(p < 0.001)和开放性(p = 0.007)三个维度上, 积极词汇(随和的、负责任的、有才智的)标签下的异性面孔要比消极词汇(难相处的、不负责任的、无才智的)标签下的异性面孔更有吸引力。而在外倾性(p = 0.78)和情绪稳定性(p = 0.19)两个维度上, 积极词汇(外向的、平静的)和消极词汇(内向的、易怒的)间没有差异。
其他主效应及交互作用都不显著(ps > 0.11)。
3.1.2 同性面孔吸引力评价结果
由于同性面孔的评价只有一个吸引力因变量,因此我们采用 2×5×2×2混合设计单因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跟异性面孔吸引力评价结果类似。
首先, 面孔吸引力的主效应显著, 同性漂亮面孔的得分(M = 5.93)显著高于同性不漂亮面孔的得分(M = 3.68), F(1,58) = 358.64, p < 0.001, h2p=0.86。女性对女性的评分(M = 4.92)和男性对男性的评分(M = 4.69)没有显著差异, F(1,58) = 16.80, p =0.31, h2p= 0.02。和对异性面孔吸引力评价的结果不同的是, 面孔吸引力×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F(1,58) =14.69, p < 0.001, h2p= 0.20。简单效应分析显示, 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被试, 对漂亮面孔的吸引力评价都高于对不漂亮面孔的评价(ps < 0.001), 然而女性被试对漂亮和不漂亮面孔的吸引力的平均评价差异(2.71)比男性被试对这两种面孔的平均评价差异更大(1.80)。这可能因为女性对同性的美更敏感。
其次, 对于同性面孔也重复出“好即美”的结果。人格词汇的词性主效应也显著, 积极词汇标签下的面孔的得分(M = 5.16)显著高于消极词汇标签下的面孔的得分(M = 4.45), F(1,58) = 39.88, p < 0.001,h2p= 0.41。维度的主效应显著, F(4,232) = 3.06, p =0.018, h2p= 0.05。
第三, 和异性面孔吸引力结果类似, 词汇维度×词汇词性的交互作用显著, F(4,232) = 11.02, p <0.001, h2p= 0.16。在外倾性(p = 0.55)、情绪稳定性(p = 0.18)两个维度上词性间没有差异, 在随和性(p <0.001)、尽责性(p < 0.001)、开放性(p = 0.045)三个维度上词性间差异显著, 即消极词汇标签下的面孔吸引力更低, 与异性评价吸引力结果相似。
比较有趣的是, 对于不同性别的被试, 词汇词性和词汇维度交互影响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即, 性别×词汇维度×词汇词性的交互作用显著, F(4,232) =3.34, p < 0.05, h2p= 0.05。为了考察男性被试和女性被试各自的具体结果, 我们分别对男性被试和女性被试做5×2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发现不管是男性被试还是女性被试, 词汇维度×词汇词性的交互作用都显著, ps < 0.01。然而, 对于女性被试, 只在随和性(p < 0.001)、尽责性(p < 0.001)两个维度上积极词汇的评价显著高于消极词汇的评价, 在其余维度上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评价没有差异(ps > 0.24);而对于男性被试, 除了随和性(p < 0.001)、尽责性(p <0.001)有影响之外, 开放性的词性也有影响(p =0.051), 有才智的男性面孔比无才智的男性面孔被评价为更有吸引力。在其余维度上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评价没有差异(ps > 0.49)。然而, 这个三阶交互作用的效应量比较小, 只有 0.054, 所以这个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结果的验证。
其他主效应及交互作用都不显著(ps > 0.05)。
3.2 异性择偶意愿评价结果
多因素的混合设计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首先, 面孔吸引力的主效应显著, F(1,58) =195.97, p < 0.001, h2p= 0.77, 与漂亮异性成为情侣的意愿(4.26)显著高于与不漂亮异性成为情侣的意愿(2.63)。性别×面孔吸引力的交互作用显著, F(1,58) =7.65, p = 0.008, h2p= 0.12。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被试, 都更愿意与漂亮的异性成为情侣(ps < 0.001),然而面孔漂亮与否对男性的影响更大(女性平均意愿提高1.31, 男性平均意愿提高1.96)。见图2A。
其次, 词汇词性的主效应显著, F(1,58) =115.52, p < 0.001, h2p= 0.67, 与积极词汇标签下的异性成为情侣的意愿(4.12)显著高于与消极词汇标签下的异性成为情侣的意愿(2.77)。性别×词汇词性的交互作用显著, F(1,58) = 16.65, p < 0.001, h2p=0.22。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被试, 都更愿意与积极标签的异性成为情侣(ps < 0.001), 然而人格标签积极与否对女性的影响更大(女性平均意愿提高 1.85,男性平均意愿提高0.83)。见图2B。
图 2 面孔类型(A)和人格词汇的词性(B)对异性择偶意愿影响的性别差异。误差线表示标准误。
面孔吸引力和词汇词性的交互作用显著,F(1,58) = 16.16, p < 0.001, h2p= 0.22。对该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 相较于消极词汇标签, 积极词汇标签使被试更愿意与其成为伴侣(ps < 0.001),但这种意愿的提高在相对漂亮的面孔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对于漂亮面孔意愿提高 1.67, 对于不漂亮面孔意愿提高 1.02)。从另外一个角度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 虽然被试都更愿意跟拥有漂亮面孔(相比于不漂亮的面孔)的人成为伴侣(ps < 0.001), 但这种意愿的提高在标有积极人格词汇的面孔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对于积极词汇平均意愿提高 1.96,对于消极词汇平均意愿提高1.31)。
第三, 大五人格维度标签对择偶意愿有影响。词汇维度的主效应显著, F(4,232) = 3.88, p = 0.005,h2p= 0.06。词汇维度×词汇词性的交互作用显著,F(4,232) = 12.08, p < 0.001, h2p= 0.17, 在每个维度下, 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间差异都是显著的(ps <0.05), 对各个维度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尽责性(意愿提高 2.14)、随和性(意愿提高 1.73)、开放性(意愿提高 1.44)、情绪稳定性(意愿提高 0.95)、外倾性(意愿提高0.45)。
比较有趣的是, 对于不同性别的被试, 词汇词性和词汇维度交互影响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即, 性别×词汇维度×词汇词性的交互作用显著, F(4,232) =2.43, p < 0.05, h2p= 0.04。对男性被试和女性被试分别做5×2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发现不管是男性被试还是女性被试, 词汇维度×词汇词性的交互作用都显著, ps < 0.001。然而, 对于女性被试, 在所有五个维度上词性间差异都显著(ps < 0.05); 而对于男性被试, 女性是否内倾对他们的择偶意愿没有影响(p = 0.906), 其余维度都有影响(ps < 0.05)。
其他主效应及交互作用都不显著(ps > 0.24)。
4 讨论
本研究操纵了面孔吸引力和人格词汇词性和人格词汇维度, 考察三者对择偶意愿影响的性别差异。首先, 我们发现, 面孔吸引力对男性择偶的影响要比对女性择偶的影响更大, 这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具体表现为, 对不漂亮的异性, 男性比女性更不愿意与其成为情侣, 而对漂亮的异性, 男性却比女性更愿意与其成为情侣。这与前人采用征婚启事或者自我报告的研究(Fletcher et al., 2004; Ha et al., 2010; Meltzer et al., 2014; Sprecher et al., 1994)结果一致, 与Li等人(2002)得出身体吸引力对男士来说是必需品的研究结论也一致。这支持了进化心理学所指出的在身体吸引力偏好上存在性别差异的观点。在整个人类的进化历史中, 男性繁殖的成功是由男性是否有能力为那些生殖力强的配偶提供资源这一因素决定的。年轻和美貌(例如, 大眼睛、光滑的皮肤、厚嘴唇——现代社会有吸引力的特征)是女性生殖力较强的标志(Symons, 1979;Williams, 1975)。那些有吸引力偏好并且成功追求到有吸引力配偶的男性比那些没有做到这些的男性似乎更有繁殖力。相对而言, 女性并不同于男性,他们并不会从有吸引力的配偶身上获得相应好处。所以, 在进化过程中, 从理性的角度而言, 配偶的吸引力偏好对男性更为重要。
然而, 正如引言中所指出的那样, 也有一些研究(Eastwick et al., 2008; Eastwick et al., 2011)并没有得到这样的结果。这是因为这些研究考察的是实际的择偶行为或内隐偏好, 涉及到被试需要在若干种偏好之间进行权衡的心理, 而征婚启事、主观自我报告或者本实验研究考察的是个体在认知层面上觉得哪些特征更重要, 表达的是一种理想偏好。理想偏好和实际的择偶行为属于两个层面的问题。择偶偏好和实际的择偶行为之间的相关很小(Iyengar, Simonson, Fisman, & Mogilner, 2005), 择偶意愿和实际的择偶行为并不对应(Eastwick et al.,2008), 外显报告反映出的对身体吸引力的偏好兴趣, 并不能说明真实生活中的实际择偶行为; 而内隐测试的结果却可以预测真实生活中的实际择偶行为(Eastwick et al., 2011)。在本实验研究以及其他征婚启事、自我报告的研究中得出的在择偶意愿上的性别差异, 可能反映的是人们外显知觉到的身体吸引力等特征对各自的重要性程度的认识和信念,也许人们并不会将这一信念和认识很好地转化到自己的择偶行为中。例如, 虽然从择偶意愿的性别差异中可以看到, 身体吸引力确实是男性择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长期的婚姻满意度而言, 身体吸引力也确实对男性而言有更为重要的意义(Meltzer et al., 2014), 但是, 在实际的择偶行为中,可能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 吸引力的重要性就可能被忽略了。正如Eastwick等(2008)所指出的,“喜欢什么样的恋人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即使在面对如此重要的问题时, 人们对什么影响自己的判断和行为, 也缺少必要的洞察和意识。(p245)”
其次, 本实验研究还发现, 人格特质对女性的择偶意愿影响比对男性的影响更大。女性对消极词汇标签下的择偶意愿比男性更低; 而积极词汇标签下择偶意愿远高于男性。这和通过征婚启事的研究发现相似, 女性不注重男方的相貌, 而注重内在品质修养和人格特质(钱铭怡 等, 2003; 乐国安, 陈浩 等, 2005; 李春秋 等, 2007)。说明这一结果具有跨方法的一致性。这也与进化心理学的观点一致,即对女性来说, 择偶潜在对象是否具有抚养后代的良好性格(Hickling et al., 1979) 很重要; 男性的工作能力、抱负和勤奋(Buss, 1989)等人格方面的积极特征是男性获取资源的重要线索, 对女性养育后代而言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第三, 我们发现在择偶意愿上, 面孔吸引力和词汇词性有交互作用。这跟我们在引言中的预期相符。具体而言, 由于人们会认为更漂亮的人拥有更积极的特质, 而且其特征或者说独特特质更能得到评价者的感知(Lorenzo et al., 2010), 被人们评价为好的人也会被评价为更漂亮(Gross et al., 1977;Little et al., 2006); 因此积极人格标签(相比于消极人格标签)对择偶意愿的提高在相对漂亮的面孔上表现得更加明显。也就是说, 相对漂亮的面孔从积极性格标签上获益更多。这体现了漂亮面孔和积极特质之间的叠加效应。但不管是异性吸引力评价还是同性吸引力评价, 都没有表现出面孔吸引力和人格标签的这种叠加效应。实际上, Gross等(1977)的研究也没有发现“好即美”的程度随面孔本身的吸引力变化而变化的叠加效应。Little等(2006)制作了由喜欢某一特质(如, 好相处)的人评价为有吸引力的一些照片的一张合成照片, 以及由不喜欢这一特质的人评价为有吸引力的一些照片的一张合成照片, 让被试判断这两张照片里哪个是好相处的。并没有探讨吸引力和人格的叠加效应。我们推测, 这种叠加效应可能只体现在第三个变量(如, 择偶意愿)上, 而不体现在面孔吸引力判断或者人格特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判断上。这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去检验和探索深层原因。
第四, 在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中, 总体而言,尽责性、随和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外倾性对男女择偶都有影响, 影响力依次减少。尽责性与随和性对择偶偏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结果与前人择偶意愿的结果(Botwin et al., 1997; Furnham, 2009)以及它们与亲密关系的元分析研究结果(Malouff et al., 2010)一致。另外, 该元分析也表明高开放性和高情绪稳定性与亲密关系的满意度显著相关, 本研究则证实开放性和情绪稳定性影响择偶。但是, 外倾这一特征对择偶和婚姻的影响却表现出了某种复杂性。例如, Lester等(1989)通过横断研究指出夫妻一方的外倾特征与另一方对婚姻的满意度相关。Kelly等(1987)通过追踪研究指出, 丈夫在结婚初期的外倾特征会增加后期离婚的可能性。但是, 在另外横断研究中, 并没有发现外倾人格特征和婚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Gattis et al., 2004)。本研究则发现了这一维度的性别差异:女性被试更愿意选择外向的男性为情侣, 这与恋爱中的女性和新婚女性都看重男性的外向性(Botwin et al., 1997)的结果一致;然而, 女性是否内向外向对男性择偶完全无影响。这与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具有内在一致性。外向的男性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提升社会地位, 而外向的女性则有更高的概率终止一段关系(Nettle, 2005)。这些结果表现出外倾性对于理想的择偶偏好或者实际亲密关系影响的复杂性。作为对未来理想伴侣人格特征的认知, 与实际的完美婚姻所需求的特征之间还有距离, 本研究并没有将这些重要的关系体现出来。
总体而言, 本研究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 通过对不同吸引力面孔和大五人格不同维度和词汇词性的操纵, 考察了三者对不同性别被试在面孔吸引力判断和择偶偏好上的交互影响, 所得到的结果,尤其是择偶方面的性别差异, 从一个角度佐证了进化心理学的观点。Darwin (1859)以进化论为基础,他认为“性别选择”是物种成员之间行为的相互作用, 男性、女性为了获取资源或配偶而赢得最终的生育成功, 他们各自面临着不同的“适应性问题”,在解决各自不同的问题过程中, 出现了不同的择偶偏好或行为方式。Buss (1989)和Symons (1979)进一步解释了这种性别间的差异机制, 他们认为男性生育子女的价值与他提供养育后代的经济来源关系更为密切, 而女性生育子女的价值则与健康和生育能力关系更为密切。女性能够通过身体吸引力和年龄展示出自己这方面的优势, 而男性则通过较高的地位、较强的工作能力、抱负和勤奋等特点展示出来。因此, 男女表现出了对这些相应特征的择偶偏好。但是, 择偶作为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 择偶意愿和择偶行为体现出了分离的特点, 而且, 就本实验而言人格标签和面孔吸引力之间的匹配度可能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虽然在实验中标签的作用更加贴近择偶的真实场景, 但是其中混淆了匹配度这个因素, 因为某些面孔与某种人格结合可能会让人觉得格格不入, 而另外一些可能就会看起来非常的匹配, 这可能也会影响到结果。在未来的研究中, 可以把匹配度作为一个变量来更加全面地考察人格标签对于吸引力评价及亲密关系选择的影响。
5 结论
(1) 对于漂亮异性, 男性与其成为情侣的意愿显著高于女性; 而对于不漂亮的异性, 男性与其成为情侣的意愿明显低于女性。
(2) 对于积极词汇标签下的异性, 女性与其成为情侣的意愿显著高于男性; 而对于消极词汇标签下的异性, 女性与其成为情侣的意愿显著低于男性。
(3) 与消极词汇标签比较, 积极词汇标签使被试更愿意与其成为情侣, 但这种意愿的提高在相对漂亮的面孔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4) 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对择偶意愿都有影响,影响力依次为尽责性、随和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和外倾性。女性更喜欢外向的男性, 但女性是否外向对男性择偶无影响。
Alterovitz, S. S. R., & Mendelsohn, G. A. (2009). Partner preferences across the life span: Online dating by older adults. Psychology and Aging, 24(2), 513–517.
Bereczkei, T., Voros, S., Gal, A., & Bernath, L. (1997). Resources, attractiveness, family commitment: Reproductive decisions in human mate choice. Ethology, 103(8), 681–699.
Berry, D. S., & Miller, K. M. (2001). When boy meets girl:Attractiveness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in opposite-sex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5, 62–77.
Botwin, M. D., Buss, D. M., & Shackelford, T. K. (1997).Personality and mate preferences: Five factors in mate selection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65(1), 107–136.
Brase, G. L. (2006). Cues of parental investment as a factor in attractivenes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7(2),145–157.
Buss, D. M. (1989). Sex differences in human mate preferences: Evolutionary hypotheses tested in 37 cultures.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2(1), 1–14.
Buss, D. M. (2003). The Evolution of Desire (rev. ed.).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Caughlin, J. P., Huston, T. L., & Houts, R. M. (2000). How does personality matter in marriage? An examination of trait anxiety, interpersonal negativity,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2),326.
Cicerello, A., & Sheehan, E. P. (1995). Personal advertisements: A content analysis.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10(4), 751–756.
Darwin, C. (1859). On the origin of the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 London: John Murray.
Davis, S. (1990). Men as success objects and women as sex objects: A study of personal advertisements. Sex Roles,23(1-2), 43–50.
Deaux, K., & Hanna, R. (1984). Courtship in the personals column: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and sexual orientation.Sex Roles, 11(5-6), 363–375.
Eastwick, P. W., & Finkel, E. J. (2008). Sex differences in mate preferences revisited: Do people know what they initially desire in a romantic partn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4(2), 245–264.
Eastwick, P. W., Eagly, A. H., Finkel, E. J., & Johnson, S. E.(2011). Implicit and explicit preferences for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in a romantic partner: A double dissociation in predictive valid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5), 993–1011.
Fletcher, G. J. O., Tither, J. M., O’Loughlin, C., Friesen, M., &Overall, N. (2004). Warm and homely or cold and beautiful?Sex differences in trading off traits in mate selection.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0(6), 659–672.
Furnham, A. (2009). Sex differences in mate selection preferenc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7(4),262–267.
Gattis, K. S., Berns, S., Simpson, L. E., & Christensen, A.(2004). Birds of a feather or strange birds? Ties among personality dimensions, similarity, and marital quality.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8(4), 564–574.
Goldberg, L. R. (1992).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rs of the Big-Five factor structur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4(1),26–42.
Greenlees, I. A., & McGrew, W. C. (1994). Sex and age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s and tactics of mate attraction:Analysis of published advertisements. Ethology and Sociobiology, 15(2), 59–72.
Gross, A. E., & Crofton, C. (1977). What is good is beautiful.Sociometry, 40(1), 85–90.
Ha, T., Overbeek, G., & Engels, R. C. M. E. (2010). Effects of attractiveness and social status on dating desire in heterosexual adolescen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9(5), 1063–1071.
Hickling, E. J., Noel, R. C., & Yutzler, F. D. (1979). Attractiveness and occupational statu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102(1), 71–76.
Hill, R. (1945). Campus values in mate-selection. Journal of Home Economics, 37, 554–558.
Iyengar, S. S., Simonson, I., Fisman, R., & Mogilner, C. (2005,January). I know what I want but can I find it? Examining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d and revealed preferenc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nnual Meeting, New Orleans, LA.
John, O. P., & Srivastava, S. (1999). The big five trait taxonomy:History, measurement,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L. A.Pervin & O. P. John (Ed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Theory and research (2nd ed., pp. 102–138). New York:Guilford.
Karney, B. R., & Bradbury, T. N. (1997). Neuroticism, marital interaction, and the trajectory of marital satisfac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5),1075–1092.
Kelly, E. L., & Conley, J. J. (1987). Personality and compatibility: 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marital stability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1), 27–40.
La Cerra, M. M. (1995). Evolved mate preferences in women:Psychological adaptations for assessing a man's willingness to invest in offspring.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Section B: 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55(9–B), 4149.
Lance, L. M. (1998). Gender differences in heterosexual dating: A content analysis of personal ads. Journal of Men’s Studies, 6(3), 297–305.
Lester, D., Haig, C., & Monello, C. (1989). Spouses’ personality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0(2), 253–254.
Li, C. Q., Cao, H., Zhang, J. X., & Shi, Z. B. (2007). Progress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jealousy.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5(3), 270–272, 281.
[李春秋, 曹慧, 张建新, 史占彪. (2007). 大学生择偶偏爱性别差异及其与一般社会信念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15(3), 270–272, 281.]
Li, N. P., Bailey, J. M., Kenrick, D. T., & Linsenmeier, J. A.W. (2002). The necessities and luxuries of mate preferences:testing the tradeoff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6), 947–955.
Little, A. C., Burt, D. M., & Perrett, D. I. (2006). What is good is beautiful: Face preference reflects desired personalit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1(6), 1107–1118.
Liu, Y. F., Su, L. N., & Wang, H.Y. (2011). Women’s cues preference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 in mate choice.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3(1), 21–29.
[刘永芳, 苏丽娜, 王怀勇. (2011). 女性择偶决策的线索偏好及信息加工方式. 心理学报, 43(1), 21–29.]
Lorenzo, G. L., Biesanz, J. C., & Human, L. J. (2010). 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 and more accurately understood: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accuracy in first impressions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12), 1777–1782.
Malouff, J. M., Thorsteinsson, E. B., Schutte, N. S., Bhullar,N., & Rooke, S. E. (2010).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of intimate partners: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4(1),124–127.
McGinnis, R. (1958). Campus values in mate selection: A repeat study. Social Forces, 36(4), 368–373.
Meltzer, A. L., McNulty, J. K., Jackson, G. L., & Karney, B. R.(2014). Sex Differences in the implications of partner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for the trajectory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6(3), 418–428.
Nettle, D. (2005).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the extraversion continuum.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6(4), 363–373.
Okami, P., & Shakelford, T. K. (2001). Human sex differences in sexual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Annual Review of Sex Research, 12, 186–241.
Qian, M. Y., Wang, Y. P., Zhang, X. Y., & Zhu, S. (2003).Changes of mate selection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last 15 years.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40(5), 121–128.
[钱铭怡, 王易平, 章晓云, 朱松. (2003). 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40(5), 121–128.]
Smith, J.E., Waldorf, V. A., & Trembath, D. L. (1990). Single white male looking for thin, very attractive. Sex Roles,23(11-12), 675–685.
Sprecher, S., Sullivan, Q., & Hatfield, E. (1994). Mate selection preferences: Gender differences examined in a national sam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6(6), 1074–1080.
Symons, D. (1979).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ualit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iessen, D., Young, R.K., & Burroughs, R. (1993). Lonely hearts advertisements reflect sexually dimorphic mating strategies. Ethology and Sociobiology, 14(3), 209–229.
Todosijević, B., Ljubinković, S., & Arančić, A. (2003). Mate selection criteria: A trait desirability assessment study of sex differences in Serbia.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1,116–126.
Williams, G. C. (1975). Sex and evolution.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Yue, G. A., Chen, H., & Zhang, Y. Y. (2005). Verification of evolutionary hypothesis on human mate selection mechanism in cross-culture context.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37(4),561–568.
[乐国安, 陈浩, 张彦彦. (2005). 进化心理学择偶心理机制假设的跨文化检验. 心理学报, 37(4), 561–568.]
Yue, G. A., Zhang, Y. Y., & Chen, H. (2005). Studies and disputes on personal advertisements in the west.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2), 248–256.
[乐国安, 张彦彦, 陈浩. (2005). 西方有关择偶启事的研究和论争. 心理科学进展, 13(2), 248–256.]
Zhang, X. H., & Chen, H. (2008). Influences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n marriag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6(4), 406–408.
[张小红, 陈红. (2008). 人格特质对婚姻影响的研究概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6(4), 406–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