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圆环病毒2型研究进展

2015-01-24朱向波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4期
关键词:圆环猪群断奶

朱向波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农业水利局,江苏徐州 221007)

猪圆环病毒2型研究进展

朱向波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农业水利局,江苏徐州 221007)

猪圆环病毒2型目前是生猪生产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毒,常见于感染家猪和野猪,由它引起的疾病称为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自从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暴发以来,已经成为我国对养猪业影响巨大的重要传染病。为了进一步掌握这种传染病的发生,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该病,本文主要从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临床症状、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一个基本依据。

猪圆环病毒2型 疾病类型 防控措施

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就发现了一个新的病毒毒株,可在猪体内存活,但是不引起临床症状,无明显的特征表现。该病毒与目前科研人员发现的猪圆环病毒有所差异。研究人员就人为的规定将原来在临床上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病毒命名为圆环病毒1型,将这种新出现的与临床疾病相关的猪圆环病毒命名为圆环病毒2型。

由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引发的相关疾病是危害当今我国养猪业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其主要表现为抑制猪体的免疫系统。在临床上主要包括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增生性坏死性肺炎、仔猪先天性震颤、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等,其中以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危害最为严重。自从发现该病毒后,虽然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至今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是非常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强对该病的防控。

1 病原学

猪圆环病毒2型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世界上到现在为止已知的最小的一种无囊膜的单股环状DNA病毒。目前,我们对于猪圆环病毒2型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了解的还不多,但已知猪圆环病毒2型的特性与猪圆环病毒1型类似,可使部分动物的红细胞出现凝集现象,该病毒耐酸和耐氯仿,在70 ℃环境中仍可稳定存活15 min。用福尔马林、碘酒等消毒剂作用10 min,可明显降低病毒的活性。

2 流行病学

猪圆环病毒2型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自然宿主是家猪和野猪,各年龄段的猪均易感,但本病主要发生在保育阶段和生长期的仔猪。猪科外其他动物对猪圆环病毒2型均不易感。怀孕母猪感染该病毒后,可出现繁殖障碍,并可直接传染给仔猪。该病毒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如消化道、呼吸道等均可感染。目前,猪圆环病毒相关病呈现大流行的趋势,感染率和发病率都非常高,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养猪场发病率在10%左右,死亡率可高达100%。从上个世纪,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也有相关的报道。我国在1999年对猪圆环病毒2型开始进行研究,郎洪武等在我国的7省市监测猪群的血清样品,采取ELISA法进行分析,发现结果不容乐观,其检测率高达42.9%[1];马增军等人检测了京津冀的部分猪场,结果显示有90.9%的猪场存在该病毒[2]。从上述的结果可以看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在被检地区猪群中广泛存在。

3 致病机理

猪圆环病毒2型的致病机理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问题,许多专家学者想通过努力,来减少猪圆环病毒2型对养猪业的危害。研究表明,猪圆环病毒2型能抑制猪只的免疫机能,能影响一些细胞免疫的功能,同时在感染了猪圆环病毒2型后期还可减弱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猪圆环病毒2型的靶细胞是猪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可直接影响抗原的生成,可使猪体内的淋巴组织、肺脏、肝脏等器官出现细胞浸润行的炎性反应。当猪体内的器官发生严重的病理变化时,机体不能进行代偿和修复,会直接导致机体出现代谢障碍,引发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的发生,如果这时又发生免疫抑制,则猪体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强。猪圆环病毒2型单独感染一般不会引起猪发生典型的临床症状,只会引发一些比较轻的临床症状,但是当猪圆环病毒2型与一些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发生混合感染时,猪圆环病毒2型就会导致猪体发生更为严重的临床症状。在生产中,猪圆环病毒2型常与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等发生混合感染。其中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细小病毒的混合感染最为常见。

4 临床症状

4.1 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征

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征主要引起6~18周龄的断奶仔猪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多种临床症状。该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差异,该病的发病率一般为15%左右,死亡率为4%~20%。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为厌食消瘦,皮肤苍白,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咳嗽,腹泻。疾病早期常常出现皮下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减少和不一致的炎性肉芽组织在淋巴器官浸润,其他损伤包括间质性淋巴组织肺炎。

4.2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主要侵害的对象是仔猪、育成猪。该病一般情况下在临床上发病率不是很高,只有1%左右,个别有高发病率的报道。猪皮炎肾病综合征在临床一般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喜欢趴卧,步态不稳,不愿意走动,发热不明显甚至不发热。可在发病猪的皮肤上发现有大量的红斑或者是丘疹,这些红斑或者丘疹常常出现在病猪的腿上或肚皮下,皮肤上这些病变破损后,可出现黑色的结痂附着在上面。死于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猪病理变化一般表现为双侧肾肿大,肾脏的皮质表面呈斑点状出血或白斑。一般猪皮炎肾病综合征发病猪皮肤及肾脏都会呈现病理变化,但有时仅会出现单一的皮肤或肾脏的病变。有时淋巴结肿大或发红,脾脏会出现梗死。

4.3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在临床上母猪主要表现为流产、死胎,产木乃伊胎,哺乳仔猪的死亡率极高,无其他特殊临床表现。

5 防控措施

对于目前已经了解的世界各个国家对该疾病的一些防治措施,采取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使用一些敏感的抗生素对于预防一些细菌混合感染效果明显。目前对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各种继发性疾病致病机制还不是完全的清楚,因此,在生猪生产中不能全部采用特异性防制措施,要同时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才能更好地预防该种疫病的发生[3]。

自从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问世以来,防治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疫苗免疫来预防。目前疫苗免疫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免疫怀孕母猪,通过免疫母猪,产生大量的母源抗体,再通过哺乳传递给仔猪,来预防仔猪的发病;二是免疫仔猪,在新生仔猪感染该病毒前进行免疫接种,诱导仔猪建立相应的预防该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反应。目前,关于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种类有很多种,主要有全病毒灭活疫苗、DNA疫苗、Cap蛋白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PCV1-PCV2嵌合病毒灭活疫苗和基因缺失疫苗等。除了做好平时的疫苗接种工作以外,还应该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这对于预防该疾病的发生也非常重要。尤其要加强仔猪和母猪平时的饲养管理,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加强平时的监测,清除隐形带毒猪,净化猪场。对于疑似发病的猪,立即进行隔离,然后对疑似猪生长的场地进行清扫消毒,预防该疾病的传播。同时要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注意通风和保暖。另外,要尽量坚持自繁自养,如必须在外引种时,一定要做好外来猪群的隔离检疫环节。此外,还要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细小病毒感染等一些继发性传染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尽可能减少混合感染,不出现继发感染,提高猪群的整体免疫水平。

6 小结

近年来,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在处于逐年上升的阶段,给我国的养殖业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虽然畜牧兽医工作者对该疾病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这种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了解的还不是很透彻。至今没有一种消毒剂能彻底消灭养殖场区的病原体,也没有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因此,我国科研人员应加大力度对该疾病的研究,彻底的控制该疾病的发生。

[1] 郎洪武,张广川,吴发权,等.断奶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血清抗体检测[J].中国兽医科技,2000,30(3):3-5.

[2] 马增军,芮萍,宋勤叶,等.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畜牧与兽医,2009,41(3):40-42.

[3] 王涛,王之轼,彭德旺.猪圆环病毒感染与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J].中国兽医学报,2002,22(3):314-316.

猜你喜欢

圆环猪群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猪群中暑咋预防
宝妈给孩子断奶“心如刀割”该怎样断奶才更好呢
五环填数
巧剪圆环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