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2015-01-24黄忠辉,周翠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4期
关键词:胃肠炎哺乳传染性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黄忠辉1周 翠2

(1.云南省通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通海 652700;2.云南省通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通海 652700)

猪传染性胃肠炎又称幼猪的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病,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临床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等为特征,各年龄猪均可感染,10日龄以内的仔猪感病后死亡率较高,架子猪与成年猪发病后死亡率几乎为零,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大多数能自行康复。冬春天气寒冷,猪应激能力差,是该病多发季节,应注意防治。

1 流行病学

(1)不同日龄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但以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传染源发病猪、带毒猪及其他带毒动物。病毒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的粪便、乳汁及鼻分泌物中,病猪康复后可长时间带毒,有的带毒期长达10周。

(2)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感染母猪可通过乳汁排毒感染哺乳仔猪。

(3)本病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冬季和初春。多呈地方性流行,新发区可暴发性流行。本病常可与产毒素大肠杆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或轮状病毒发生混合感染。

2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仔猪为12~24h,成年猪为2~4d。

2.1 哺乳仔猪

病初仔猪呕吐,接着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绿或灰色,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病初体温升高,腹泻后体温下降,脱水后出现口渴,消瘦,2~7 d死亡。病愈仔猪生长缓慢,成为僵猪。

2.2 肥育猪或成年猪

症状较轻,表现减食,腹泻、消瘦,有时呕吐,病程约7d,很少死亡,不用药而耐过。

2.3 哺乳母猪

症状较严重,减食、呕吐、泌乳减少或停止,一般经3~7 d恢复,很少发生死亡。怀孕母猪感染后症状轻重不一,严重的后期会出现流产。

3 病理变化

病死猪消瘦,眼结膜苍白,严重脱水。本病以急性肠炎变化,从胃到直肠呈现卡他性炎症为特征。剖检可见胃鼓胀,胃黏膜表面充血,内充满未消化的白色乳糜。小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胀满,内有黄色的泡沫未消化的乳液。绒毛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肾肿胀、脂肪变性,并有白色尿酸盐沉积。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外翻多汁。

4 鉴别诊断

此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冬末春初,潜伏期较短且发病突然,传播较快,病的严重程度与生长日龄密切相关,往往是日龄越小发病越快死亡率越高。发病猪腹泻剧烈,粪便呈水样喷射状,且腥臭。病猪口渴,迅速脱水而亡。

5 治疗

5.1 哺乳仔猪

初生仔猪吮初乳前,口服抗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价苗预防,1头份/头。

发病哺乳仔猪:患病严重的仔猪可肌注痢王(硫酸黏杆菌素)注射液或头孢止痢,口服杨树花和口服补液盐(氯化钠0.35 g、碳酸氢钠0.25 g、氯化钾0.15 g、葡萄糖2 g、水100 ml)。不吃奶的仔猪,口服安佑奶粉溶液。

5.2 腹泻母猪

少食或厌食的哺乳母猪:多赶母猪起身喝水和食料,并静脉输液5%GS+吗啉胍+阿莫西林+VC+VB6或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肌注,同时用肠炎灵中药煎制药液口服、药渣拌料连用4d。

腹泻母猪:肌注痢菌净与青霉素+穿心莲,连用2d。

5.3 育成猪

内服泻痢停:此药是标本兼治、抗肠道感染的首选药物。0.1 g/kg体重,首次量加倍,第1 d服3次,第2~3 d早晚各服1次。

用单味中药治疗:治疗10日龄内仔猪,用白头翁50g煎汤,加适量糖精拌入少量饲料喂母猪(待母猪吃完药料,再喂其他饲料),让仔猪从乳汁中吸取药物成分。或用肠炎灵中药用开水冲泡后,拌料饲喂。

5.4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抗菌药物虽不能直接治疗本病但能有效防治细菌性疾病的并发或继发性感染,使用抗生素可防止继发感染,减轻症状。临床常见的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肺炎以及球虫病可加重本病的病情,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所以,要用抗菌药物预防。常用的肠道抗菌药有呋喃唑酮、链霉素、痢菌净、硫酸庆大霉素、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也可用醋蒜合剂(大蒜2 kg捣成蒜泥,加入4 kg醋浸泡2~3 d)取汁灌服,2~3 ml/次,2次/ d,连喂3 d,笔者用此方治疗,效果明显。

6 预防措施

(1)平时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加强猪群抗体的动态监测,预防本病有效可靠的方法是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冻干疫苗,对妊娠母猪于产前20~30 d注射2 ml,仔猪注射1 ml,50kg以上注射2 ml,免疫期为6个月。也可制作自家免疫,将急性感染的小猪病变小肠制成浆,每头小猪的肠浆加水2500 ml,加适量双抗,对2周以后才分娩的未感染的母猪进行投喂,使其产生足够的抗体,保护后代(1头小猪的肠浆可喂20头母猪,小肠浆可以冰冻保存)。

(2)科学饲养管理,严禁从疫区引种,坚持自繁自养,建立稳定的种猪群。对刚引进的种猪,必须隔离饲养15d,确认无病方可入群,避免各种日龄猪群混养,实行全进全出,减少仔猪的感染机会。

(3)加强饲养管理,防寒保暖,满足营养需要,以增强猪的抗病能力。冬季做好保暖,换季和气候突变时要特别注意防贼风,做好保温工作。对仔猪提供32℃的温暖环境,无贼风,干燥。提供干净饮水,提供电解质,如糖盐水等。减少饥饿,防止脱水,预防酸中毒。加强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进行场区,在场区门口设立消毒池。

(4)如果发生了传染性胃肠炎,要采取果断措施。对猪舍、环境、用具、动物运输工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免疫接种或人工接种;确认发病群,严格进行隔离管理,并采取必要的治疗。在疫病流行时可用鸡新城疫I系苗作紧急防治,原理是新城疫I系苗作诱导剂,可诱导猪机体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繁殖活性。按50~100倍稀释,后海穴或肌肉注射2次,有效率可达90%左右。

猜你喜欢

胃肠炎哺乳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会哺乳的树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
诚信危机具有传染性
与乳母谈哺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