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瘟与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及其处理措施

2015-01-24菊熊永波黄锦萍高娴许进红杨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4期
关键词:出血点圆环哺乳

管 菊熊永波黄锦萍高 娴许进红杨 涛

(1.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大屯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红河 661017;2.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红河 661000;3.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猪瘟与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及其处理措施

管 菊1熊永波1黄锦萍1高 娴1许进红2杨 涛3

(1.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大屯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红河 661017;2.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红河 661000;3.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某猪场发生以20~50 kg育成架子猪反复呕吐、高热,不食,连续投药6 d效果不佳,并出现死亡,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后送实验室诊断,结果为猪瘟、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猪疫病,经过综合防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猪瘟 圆环病毒 混合感染 诊断 治疗

1 发病情况

某猪场饲养生猪758头。其中,公猪9头,能繁母猪90头,肥猪66头,育成架子猪308头,断奶仔猪163头,哺乳仔猪122头。9月20日育成架子猪首先发病,其他猪陆续出现少数发病,共发病99头,发病率13%,其中发病公猪2头,能繁母猪1头,肥猪2头,育成架子猪75头,断奶仔猪1窝8头,哺乳仔猪1窝11头;死亡27头,死亡率27%,其中育成架子猪18头,断奶仔猪1头,哺乳仔猪8头。经兽医视检可见玉米颗粒有轻微霉菌感染情况。2014年9月24日,打来电话求诊。

2 临床症状

2.1 育成架子猪

首先发病,查用药与不用药的病猪体温,检查体温在40.5℃~41.5℃,病猪初期出现呕吐不食,后期精神沉郁,眼神呆滞,趴睡,打堆,其中部分猪被毛倒竖,眼睑浮肿,有酱油色泪斑,眼结膜充血;有个别猪在耳朵、下颌、腋下、四肢末端、臀部可见出血斑,部分连成片状的出血斑块,有8头猪先后出现背部、侧腹部有针尖状呈铁锈色毛孔出血点,濒死期出现神经症状,四肢呈游泳状划动乱蹬。

2.2 仔猪

在育成架子猪发病6 d后出现病例,8日龄哺乳仔猪神经症状明显,有的呈犬坐惊悚状,打战,有的盲目行走,步态不稳,哼叫,检查体温40.5℃~41℃,渴饮;断奶仔猪眼睛分泌物增多,上下眼睑粘连成一条黑线,被毛倒竖,可见脊背部、侧腹部有针尖状铁锈色出血点,有个别猪出现神经症状,眼神呆滞,倒地不起,四肢呈游泳状,后出现神经症状的仔猪全部死亡。

2.3 公猪、能繁母猪、育肥猪

发病于后期,主要表现大便干结,不食,体温在40℃以上,发现发病的母猪所带哺乳仔猪全部发病,其病程反复约1周,其他大猪对症治疗5~7 d的后逐步恢复,无其他明显可见临床症状出现。

3 病理变化

3.1 育成架子猪

颌下淋巴结外呈紫黑色,切面可见白色坏死灶,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斑纹,扁桃体有白色坏死灶,喉头、气管严重出血,全肺呈紫黑色,有黄色胶胨样浸润,肺门淋巴结外呈紫黑色,切面呈大理石状,心包积液增多,心肌有出血斑,肝脏有出血点、斑,脾脏边缘呈黑色梗死,肾脏红、白色镶嵌,肠管充盈,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呈条索状,外观白红相间,切面外围出血发红,中间肿胀白色,胃底弥漫性出血,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回盲部有纽扣状溃疡,膀胱弥漫性出血点、斑。

3.2 哺乳仔猪

颌下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腘淋巴结肿胀呈紫黑色,切面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斑纹,扁桃体有白色坏死灶,心肌质地变软,心耳可见针尖大小出血点,肝脏明显出血,脾脏边缘有锯齿状黑色梗死,大脑顶叶、肾脏皮质、膀胱内膜有针尖状出血点,肠管充盈,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呈条索状,切面呈大理石状样变。

4 实验室诊断

采取病猪颌下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肺脏、脾脏送实验室经PCR进行猪瘟、蓝耳、伪狂犬、圆环病毒抗原检测,猪瘟、圆环病毒结果为阳性,蓝耳、伪狂犬结果为阴性。

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综合判定为猪瘟、圆环病毒的混合感染[1]。

5 处理措施

(1)全场封闭隔离消毒,每天早上使用23%的过氧乙酸按照1:500的比例进行带畜喷雾消毒,下午使用食用醋煮沸进行熏蒸消毒,全场环境采用5%的大碱消毒[2~3]。

(2)采用本场自制的猪瘟、圆环病毒猪病血清按照0.5ml/ kg进行紧急治疗;同时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林可霉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瘟热清开灵+青霉素、畜疫安+青霉素等分别对症注射治疗;③全群投喂替米考星3d后,换氟苯尼考+阿莫西林+七清败毒颗粒连续投药5~7d,同时以电解多维、葡萄糖饮水,调节机体免疫,以有效控制继发感染[4]。

(3)加强猪瘟、圆环病毒病等监测,对全场公猪、能繁母猪采样进行猪瘟、圆环等病原学监测,淘汰阳性感染猪;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整免疫程序[5];按照1∶1000的比例添加麦特霉胶素,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控制霉菌污染。

6 讨论

(1)该猪场虽然进行程序化的计划免疫,但是,猪瘟免疫程序不合理,其仔猪于42日龄断奶,猪瘟首免于56日龄进行,70日龄进行猪瘟二次加强免疫,首免时间过晚,而两次免疫间隔时间过短,在第一次免疫抗体刚刚产生阶段,又注射相同的抗原,造成免疫抗体中和后导致人为免疫失败[1~2]。

(2)该猪场几年来采样监测中发现有猪圆环病毒感染情况,但由于没有进行跟踪管理措施,存在由于该病导致免疫抑制后影响免疫抗体产生的问题。

(3)猪场使用的饲料原料(玉米等)在高温高湿季节,没有采取添加脱霉剂等措施,长期饲喂霉变饲料后容易导致免疫抑制后导致免疫失败。

[1] 张琦,李书华,王淑杰,等.猪圆环病毒感染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6):90-93.

[2] 孙伟,杨瑛,王平荣,等.猪瘟免疫程序及其免疫效果研究[J].畜牧与兽医,2003,(6):28-30.

管菊(1976-),女,个旧市大屯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中心主任、兽医师,主要从事基层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出血点圆环哺乳
会哺乳的树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五环填数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巧剪圆环
转动戒指
Mutually Beneficial
与乳母谈哺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