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防控技术探讨

2015-01-24朱新华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4期
关键词:活苗周龄断奶

朱新华

(江苏张家港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张家港 21560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防控技术探讨

朱新华

(江苏张家港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张家港 215600)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内复制,尤其是肺巨噬细胞,然后进一步扩散到全身多处组织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使猪只免疫力降低,从而产生免疫抑制。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目前对猪场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的疾病之一,该病在很多国家的猪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当前,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危害形式已由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转变至以保育猪的呼吸综合征为主,亚临床感染日渐普遍,仔猪感染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最高可达100%。临症表现趋于复杂,发病程度日渐加重。目前该病出现新的临床症状,如口鼻奇痒、腹泻、肌肉震颤、共济失调、后躯麻痹、眼睑水肿、皮下水肿及耳部皮肤增厚等。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免疫 防控 探讨

1 流行特点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通过精液传播(人工授精传播),而疫苗不能提供普遍性保护。对准备进入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群体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阴性的后备猪,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方法被广泛接受。

2 鉴别诊断

除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外,引起繁殖障碍的还有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日本脑炎病毒、乙脑病毒、猪瘟病毒以及布氏杆菌、弓形体病等。所以,在临床上必须注意与上述病原引发的繁殖障碍相区别。

与腹泻性疫病的鉴别由于该病的临床症状日渐复杂,已经出现了腹泻性病例,所以在临诊时应注意与其他导致腹泻的传染性疫病(如仔猪黄白痢、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与仔猪红痢等)的鉴别。

与伪狂犬病、水肿病的鉴别该病所产生的瘙痒性和水肿性病理表现及神经症状在临床上要注意与伪狂犬病和水肿病鉴别。

3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

3.1 疫苗

截至目前为止,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有两种毒株即欧洲型和美洲型。目前,美洲株不仅仅存在于美洲,欧洲也存在;欧洲株也不仅仅存在于欧洲,美洲也存在。由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序列的多样性,很难有一种对所有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都有效的疫苗。

目前市场上的疫苗有两种:活苗和灭活苗。活苗的缺点是把它注入体内的效果与感染野毒没有多大差别。对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完全阴性的猪场或已经是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的猪,如果注入另外一种毒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后,它会同野毒一样穿过胎盘侵害胎儿。如果所使用的疫苗的基因序列与某一群体存在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序列相似性达到70%~80%时,疫苗才会比较有效果。如果所使用疫苗的基因序列与本场存在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序列不同时,则意味着可能会有一种新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到来。

灭活苗的缺点是诱导有效免疫力的能力比较差。但毫无疑问,灭活苗在使用上是比较安全的,它可以诱导一定的抗体产生,如果抗体与野毒的基因序列比较相似,同样还会产生保护;如果基因序列不相似,则保护力比较差。灭活苗适合用于新引进种猪的适应措施,对已感染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群体,有助于使群体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稳定下来。

3.2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和支原体疫苗的相互影响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暴发的种猪场或血清学阳性的猪场,从断奶到上市期间有四个可能发病的阶段,即断奶前后各1周、保育的最后阶段(7~9周龄)、转群后3~4周或在小猪的最后阶段、18~22周龄或中猪到大猪阶段。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结合高密度饲养方式,使得肺炎支原体作为重要的病原在猪群内越来越严重。

猪肺炎支原体疫苗的免疫时间在4周龄和7周龄,肺炎支原体免疫后需2周才能产生免疫力,所以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应该在肺炎支原体疫苗首次接种之前进行,因为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苗或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野毒均可干扰支原体的免疫,造成免疫失败。可在4周龄接种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5周龄接种第一次肺炎支原体疫苗,8周龄接种第二次肺炎支原体疫苗。如果在3周龄和6周龄接种肺炎支原体疫苗,而在4周龄接种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则可能影响肺炎支原体的免疫。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能干扰猪的免疫应答,支原体免疫失败的原因有肺炎支原体母源抗体的干扰、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的干扰、断奶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早期暴发的干扰以及发生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干扰。

在保育阶段,特别是6~9周龄,是仔猪抵抗力最低的时期。因为在此阶段,仔猪经常发生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支原体肺炎、Ⅱ型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放线杆菌胸膜肺炎、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等疾病,并且在此阶段还容易受霉菌毒素的影响,导致采食量减少,饲料转化率降低,死淘率升高。饲料中添加支原净、金霉素等可清除胃肠道中的2种螺旋体和细胞内劳索尼亚菌,控制支原体诱发的肺脏感染和降低其他疾病的发病率,从而降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发病概率。因为支原体可以促进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感染,延长感染持续时间,同时容易引起多杀性巴氏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继发感染。猪只6~8周龄若出现痉挛或消瘦、被毛粗乱、呼吸困难等症状,仔猪饲料中可以添加以下药物组合,如支原净100ppm+金霉素300ppm+阿莫西林150ppm,断奶后连续使用15d,可以防治保育猪疾病的发生,并能预防育肥期猪的发病。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特别是在梅雨季节,有利于降低霉菌毒素对猪群造成的损害,提高猪场的生产性能。

4 控制对策

目前,针对本病并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为了增强敏感动物抗病能力,需要建立健全管理策略,从源头全力阻断或者尽量降低传染源,以防止并发或继发感染。

⑴因多半的疾病都有以下特性:垂直传播和早期感染,因此对仔猪进行早期断奶,也并不能确保疾病传播给仔猪的机会被100%的切断,因此仔猪一出生就很可能已经被传染了,21日龄就断奶仔猪也无法保证没有被感染。断奶时期的仔猪应按大小分别在不用栏内饲养,并且不间断对保育舍内断奶猪的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对发育不良或体质弱的猪进行隔离。同时要将断奶日龄的差距尽力缩短,仔猪在同一周内断奶的分一个栏里。断奶后仔猪饲养时要注意控制腹泻和增强保健,可添加抗支原体和腹泻药物在饲料中,清除仔猪体内的肺炎支原体,从而降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发病概率。阳性母猪若要提高免疫力,可对其使用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哺乳仔猪则能经由初乳来获取被动免疫力。

若要降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对猪场的影响,可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全进全出、早期断奶和控制猪群流动以及接种灭活苗,延迟发病时间到中猪以后。例如仔猪经免疫后,被动免疫力提高,而发病时间的推迟,使时间非常充足,在此期间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来阻断其他呼吸道病原(肺炎支原体、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的传播

若猪场内母猪出现流产现象,且有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则应该进行接种,反之则可不进行免疫。免疫时,45kg后备母猪建议使用弱毒疫苗;生产母猪于产后6d、配种后60d接种灭活苗;人工授精的猪场在公猪入群后接种一次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苗,以后每季度加强免疫一次。

⑵若要保证猪场利益,降低损失,需要建立健全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以卫生消毒工作为核心,保证猪场清洁,在源头上,尽最大努力控制住病原体的传入和猪场内病原体的传播。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毒会经由粪便、尿液、鼻液等传播,传染性很高,所以猪场一般每个月进行一次消毒,而每周至少对猪舍进行带猪消毒1到2次,而猪舍消毒前需先用清水冲洗。

⑶在把引进种猪和原场种猪混群之前,需要对新引进种猪先进行21d到28d的隔离,待60d的适应期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感染猪只需60d),再将其混群。当引入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阴性种猪时,为了保证其感染或获得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需要让引入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阴性种猪与原场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种猪进行长达10或10周以上的鼻对鼻接触,从而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同时,为了监测保育猪、肥猪、种猪和后备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需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监测并了解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群体中的状态。

猜你喜欢

活苗周龄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猪流行性腹泻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效果评估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宝妈给孩子断奶“心如刀割”该怎样断奶才更好呢
猪伪狂犬病不同疫苗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分析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犬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