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措施
2015-01-24欧阳泽林张文公杨劲宇
欧阳泽林 张文公 杨劲宇
(云南省剑川县畜牧工作站,云南大理 671300)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措施
欧阳泽林 张文公 杨劲宇
(云南省剑川县畜牧工作站,云南大理 671300)
仔猪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决定了养猪的经济收益,所以,要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提高仔猪成活率。
1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产前1个月的母猪,处于妊娠后期,应当采用单圈饲养,增加多种维生素和能量饲料,以及一定量的脂肪,夏防暑、冬防寒并保证充足饮水,这样有助于提高仔猪的初生体重,加强仔猪体质,让初生后的仔猪更适应所面临的各种恶劣环境
2 加强初生仔猪的护理
(1)新生的仔猪,被毛稀少,皮下脂肪薄,抗寒能力差,组织器官以及技能未能完全发育。所以,仔猪初生后,要使用干净抹布立即擦干净仔猪口鼻中的黏液和身上的羊水和,以免窒息而死,并挪到暖和的地方,以此来减少仔猪的热量流失。
(2)出生在早春和冬季的仔猪,如何防冻保暖是需要面临的最重要问题。适宜仔猪的温度分为以下阶段:1~3日龄,32℃~35℃;4~7日龄,30℃~32℃;8~14日龄,28℃~30℃;15~30日龄,22℃~28℃。条件好的,在护栏内装上红外灯泡保温或者也可以直接设置保温箱。
(3)产仔后的母猪体质虚弱,非常疲劳,母猪起卧时容易造成仔猪被踩死,压死或者挤死。所以,要加强人工监护出生后的仔猪,尤其在前3 d更应当进行精心护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护仔栏,让母猪和仔猪分开休息,以此来有效防止踩死或压死仔猪事件发生。
3 做好仔猪初生的准备及护理工作
(1)做好助产工作。①产前3 d每日要用温水清洗按摩乳房、以刺激乳腺,促进产后乳汁分泌。②临产母猪乳房、外阴部用0.10%高锰酸钾水擦拭消毒。
(2)防寒保温、防冻防压。仔猪生后24 h内产房要保证32℃~35℃左右温度,为此:①关闭通风门窗,铺垫草保持室内干燥是基本保温措施。②设护仔栏、安装保温箱(保温灯泡)。
(3)吃足初乳、固定乳头。①吃足初乳:初乳不仅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可供初生仔猪生长发育需要,而且还含有免疫球蛋白,能增强初生仔猪的抗病能力。因为初生仔猪本身没有免疫能力,必须从母乳中获得免疫球蛋白。因此,在仔猪出生后1h内,必须让其吃足初乳。② 固定乳头:仔猪出生1 h内实行第1次人工辅助吃奶,固定奶头,采取强仔固定后乳头,弱仔固定前乳头的办法,使每头仔猪都能吃足初乳。坚持每次吃奶时都由人工辅助固定,2~3 d即可习惯固定乳头吃奶,以保证每窝仔猪均衡生长。
(4)及早补料。母猪产奶高峰21 d左右,以后产奶逐渐少,而仔猪生长较快,食量日增。因此,给仔猪提前补料至关重要。补料应在仔猪5~7日龄开始,每日训练2~3次,每次不超过1 h,补料同时配以清洁饮水。前3 d应人工强制补料,购买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仔猪颗粒料,用手捏些放入仔猪口中,连续饲喂2~3 d。
4 适时断奶
适时断奶是养好仔猪、提高母猪繁殖能力的关键。仔猪从母乳中获得的被动免疫能力只能维持2~3周龄,而仔猪生长发育快,一般1月龄就可断奶;因此断奶前3~5 d和断奶后10 d,要特别加强对仔猪的管理。应将母猪由原圈转出,对仔猪采取原圈、原饲料、原方法饲养。断奶要做到逐步过渡,使仔猪适应新的环境。仔猪在原圈喂10~15 d后再转圈,并将强仔、弱仔分群分圈饲养。
5 疾病防治
(1)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冻死、压死及下痢。这是因为初生仔被毛稀疏,皮下脂肪极少,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善;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很差;缺乏被动免疫力,因而,使弱仔夭折十分严重。加之,猪1次产仔延续3~4 h。此间,对于已产出的仔猪不管不顾,若无人助产、护理,极易冻死、憋死。仔猪下痢,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全造成死亡。预防仔猪贫血。仔猪出生2 d后,可用硫酸亚铁2.5 g,硫酸铜1 g,溶于1 000 ml凉开水中,过滤后给仔猪口服或涂抹在母猪乳头上让仔猪舔吮,每次0.5~1.0 ml,3次/d,连用7 d。
(2)治疗仔猪黄、白痢。治疗药物可用磺胺啶注射或口服,配合添加维生素B、维生素C效果更佳。
(3)预防仔猪水肿病及寄生虫病。仔猪20日龄时、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 1~2 ml,同时在母猪饲料中添加含硒的添加剂。在仔猪60日龄时,必须进行体内、外驱虫,可选用1%敌百虫片剂和左旋咪唑注射液驱虫。
总之,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有很多地方要注意的,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重,猪群保健与疫病防制尤为重要,应做好消毒和免疫,好的疫苗只有与良好的饲养管理相结合,才能产生好的免疫应答反应,对母猪和哺乳仔猪都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