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村黄牛改良工作的建议
2015-01-24沈阳宝
沈阳宝
(云南省富源县竹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富源 655509)
做好农村黄牛改良工作的建议
沈阳宝
(云南省富源县竹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富源 655509)
当前,制约农村黄牛改良工作的因素主要有发情时间鉴定不准、配种技术水平不高、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思想上的高度重视,组织上的有效领导;严把品种改良技术关,提升黄牛改良工作质量;搞好技术培训和服务,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等解决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改良 黄牛 工作建议
近些年来,黄牛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推动了黄牛改良工作的开展。随着良种覆盖率的增加,黄牛体格略有增大,生产效益明显提高,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农村黄牛改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牧民对人工授精、改良牲畜的认识有待提高;许多育种员的人工授精技术需要培训。因为技术问题,在人工授精时可能会引发生殖系统疾病,或通过人工授精传播疾病,降低受胎率,造成人畜误伤,扩大胎间距,降低牛场的经济效益。笔者认真分析了农村黄牛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供读者参考和借鉴。
1 存在的问题
1.1 发情时间鉴定不准
农村养殖黄牛散养为主,进入发情期黄牛,第一时间被发现的多为农牧民。但是,作为黄牛的所有者,除了养牛还要兼顾农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想在一天时间内准确判断母牛发情时间,确定最佳配种时间,显示存在很大的难度,导致发情时间鉴定不准。
1.2 配种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从配种技术人员的配置来看,可谓是良莠不齐,经验不足,技术层面的知识严重欠缺。具体表现在:把握不好冻精的解冻温度,影响活力;直肠把握输精时,粪便污染输精枪头,诱发阴道炎或子宫炎;输精插枪时,力度使用不够均匀,常常发生枪头戳伤子宫壁的情况,导致不孕不育;未将精液输送到子宫的合适位置,降低受孕率。
1.3 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从事农村黄牛改良工作的技术人员,许多为县、乡在职在编的事业单位人员,因财政拨付工资,近乎“铁饭碗”,生活有保障。而就工作性质而言,则是脏、累、苦,这样时间久了,难免会产生厌倦心理,主动进户进行品种改良的积极性不高。
2 对策措施
2.1 提高认识,做好组织
农村黄牛品种改良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各乡镇必须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人,细化到具体的每个环节,狠抓落实,将工作做实做细。同时,做好监督检查及考核工作,年终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干部、技术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2.2 严把品种改良技术关,提升黄牛改良工作质量
2.2.1 做好发情鉴定
母牛发情鉴定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品种改良优劣。发情鉴定方法,可通过阴道检查、直肠检查来完成,工作安排有业主配合配种员完成。母牛出现类似下列发情特征——骑跨、哞叫、尿频、甩尾、食欲减退、不安,应立即报告配种员,经过输精员的进一步鉴定,严格把握发情时间,初步确定输精配种时间。
2.2.2 严控输精最佳时间
根据初定输精配种时间,进一步观察母牛阴道颜色、阴门褶皱、子宫肿胀程度等,确定最佳母牛输精时间。这中间有两个方面必须要把握精确,一是时机的把握,母牛发情末期,阴门上半部分出现皱纹,下半部分略有肿胀时输精最佳;母牛发情末期,用大拇指和食指将阴唇打开,有黏性感且深部颜色较红、浅部颜色淡白色时输精最佳;直肠把握输精,插枪时手感子宫颈前半部分稍软、后半部分稍硬时输精最佳。二是次数的把握,初产牛早上发情,同日晚上输精1次,次日早上再输精1次;经产牛,若发情持续时间1 d,早晨0~2点发情,同日下午3~4点输精,若发情续时间2 d,早晨0~2点发情,次日下午3~4点输精,若发情持续时间3 d,第3日早晨8~9点输精。
2.3 搞好技术培训和服务,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考虑到农村基层工作环境,建议县一级畜牧兽医部门抓好人工授精等技术培训工作,经严格培训的骨干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帮助配种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水平,提升黄牛改良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配种受胎率。
同时,为了加强推广工作,预防基层工作人员年久厌倦,影响工作质量。建议每年都要制定详细的任务指标,日常加强监督,年终纳入考核奖励,将工作绩效与职工职称晋升挂钩,强化管理,调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 李绪卫,贾立英,刘静,等.平原县黄牛改良10年结硕果[J].山东畜牧兽医,2002,(6):27.
[2] 卢明华.搞好黄牛改良八要点[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2,(11):30.
[3] 战国林,赵景春,谷雪峰,等.影响山区黄牛改良的不利因素及应采取的对应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