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选穴规律的临床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5-01-24樊志忠虞跃跃杨金华韩君萍崔建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选穴文献数据库曲池

樊志忠 虞跃跃 杨金华 李 双 韩君萍 赵 叶 崔建美

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选穴规律的临床文献计量学分析

樊志忠 虞跃跃 杨金华 李 双 韩君萍 赵 叶 崔建美*

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选穴规律,为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在CNKI、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文献,统计选穴及选经情况,建立穴位及经络文献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的方法,对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文献的选穴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出现频率最多的穴位是足三里、曲池、阳陵泉;穴位频次出现最多的经络是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结论: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位为主,足三里、曲池、阳陵泉、外关、犊鼻、肾俞、合谷、大椎为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穴位。

针灸;类风湿性关节炎;选穴规律;文献计量学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疾病。本病早期表现为游走性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晚期则关节僵硬和畸形、功能丧失, 并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 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1]。现代医学运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糖皮质激素和植物药等,对缓解病情有一定疗效,但长期用药会对胃肠道、肝肾功能等产生严重的副作用[2-3]。而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对此病有着独特的认识,针灸作为中医学的瑰宝,对RA的治疗有着较好的疗效,并且副作用小,成本低,可以长期治疗。现整理近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几大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临床文献,用频次分析方法,对针灸治疗RA选穴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文献来源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信息资源系统。

1.2 检索策略 检索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全字段智能检索,检索词为“类风湿性关节炎”AND“针灸”。CNKI为全文检索,检索词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含“针灸”;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为任意字段检索。检索时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1979~2014年,CNKI为1979~2014年,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为1989~2014年。检索日期为2014年12月3日。其中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出文献422篇,CNKI检索出文献8816篇,维普信息资源系统603篇。

1.3 纳入条件 ①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文献;②一次文献;③局部RA治疗文献;④病例数在30例以上的文献。

1.4 剔除条件 ①综述、评述、个人经验总结、个案报道、研究生和博士的学位论文、会议报道;②数据库间交叉重复的文献;③同一项研究的多篇论文取一篇;④一稿多投取一篇;⑤同一文献中除治疗RA还有其他疾病治疗的。

1.5 数据规范化处理 ①将穴位名称统一规范,如“绝骨”、“悬钟”统一为“悬钟”,“水沟”、“人中”统一为“水沟”, 将“水针”统一为“腧穴注射”,“外膝眼”统一为“犊鼻”。②将以组使用的穴位归为一穴。例如“颈夹脊”、“腰夹脊”,统称为“夹脊”。③同一项研究发表多篇文献者,基线资料统计处理时按一项研究计算。

1.6 数据分析及统计 将检索到的有关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文献资料所涉及的穴位录入Excel表格,采用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进行统计分析[4]。其中相对频率=某穴频次/所有穴位频次总和×100%;出现频率=某经络出现的穴位个数/所涉及穴位总个数×100%[5];根据穴位、经络、治疗方法出现的频次频率的大小进行排序。

2 结果

2.1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穴位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手工筛选出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文献311篇,涉及穴位196个,所有穴位总频次为4657次,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穴位是足三里,出现237次。按照累计频率25%以上且相对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足三里、曲池、阳陵泉、外关、犊鼻、肾俞、合谷等。累计频率25%以上的穴位统计见表1。

2.2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穴位归经情况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针灸选穴中,其中选取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最多,达到35个,占总穴位的17.86%,共出现频次753次,相对频率为16.17%,其次是胃经,穴位有15个。具体统计见表2。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历节病”、“尪痹”范畴,中医认为此病为本虚标实之病,其发生主要是多由正气不足,包括肝肾亏虚、脾肾阳虚,同时感受风寒湿邪所致。外邪侵袭机体,又可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从化[6]。正气不足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的内因和先决条件, 并影响着疾病的转归和预后。风寒湿邪外侵是顽痹致病的重要外因[7]。寒冷、潮湿、湿热、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精神因素等, 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其病机为风、寒、湿、瘀、虚共存,导致络脉不通,气血不畅,痹阻关节,而致关节活动受限,屈伸不利,或关节僵直,甚至变生或合并脏腑病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8]。

本研究显示,针灸在临床上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位为主,应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依次是足三里、曲池、阳陵泉、外关、犊鼻、肾俞、合谷、大椎、肩髃等。膀胱经及胆经纵行全身,并且足太阳膀胱经主筋所生病,胆经主骨所生病,针灸这二经上相应腧穴对全身具有调节与治疗作用,而手足阳明经多气多血,针灸相应穴位可以补益气血,扶正祛邪。针灸足三里可以健脾利湿止痛,补益气血,扶助正气;阳陵泉为筋会,具有舒筋活络的功效;外关为八脉交会穴,具有解痉止痛、通经活络的功效;合谷可以镇静止痛、活血通经;肩髃位于大肠经,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为类风湿侵及上肢及肩部必用之穴;肾俞位于背部,补肾培本固元,温经散寒止痛;曲池为大肠经合穴,清热祛风,活血止痛;大椎属督脉,为诸阳经交会穴,可祛风散寒[9]。同时配合局部选穴,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的手足小关节的炎症的特征针对性治疗,于RA活动期可减少滑膜炎症渗出,促进液体吸收,于缓解期可促进受损软骨和骨质的修复, 防止关节破坏[10]。诸穴共起扶正固本、祛风除湿、散寒通络、活血化瘀之功,是经过大量临床检验疗效确切的选穴组合,并且针灸治疗副作用小,可以长期治疗,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推广。

故本研究提示在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和科研中,宜选择上述穴位,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尽早治疗,长期治疗,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48-855.

[2]韩润霞,杨晶,张天生,等.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药物应用概况[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1):67-69.

[3]许景贤.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风湿性关节炎鉴别诊断与治疗[J].赤峰学院学报,2006,22(5):80-81.

[4]王宁宁,陈俊琦,江晓宇,等. 针灸治疗原发性抑郁症取穴规律的文献分析[J].中医杂志,2011,52(24):2132-2134.

[5]王洪彬,李晓泓,莫捷,等.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临床选穴规律研究[J].辽宁中医药杂志,2012,39(1):136-138.

[6]林玉芳,沈红强,王义军.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穴方法的文献回顾[J].环球中医药,2012,5(11):866-869.

[7]陈龙全,陈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分型[J].中医药学刊,2003,21(3):469,472.

[8]魏淑凤,李秀兰,梁利娜,等.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9):67-69.

[9]高汉媛, 赵耀东, 惠建萍.针刺加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3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23(1):40-42.

[10]杨熳,吴元建,欧阳八四.温针灸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2):29-30.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No.2014053)。

樊志忠(1988-),男,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针灸防治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

崔建美,女,副教授,Email:cjm2188@126.com。

R593.21

A

1007-8517(2015)18-0057-03

2015.05.22)

猜你喜欢

选穴文献数据库曲池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检索数据库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从“心脑同治,腹背双调”探析焦虑症的推拿选穴思路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检索数据库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选穴规律分析
基于《针灸大成》的曲池穴穴位本意及临床应用探微
基于用户心智模型的文献数据库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