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祖宏教授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探析

2015-01-24王华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砂仁生地口疮

王华宁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龙祖宏教授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探析

王华宁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从龙祖宏教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及典型医案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分享其临床经验。

口腔溃疡;临床经验;龙祖宏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口腔粘膜疾病,本病属中医“口疮”、“口糜”等范畴。本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了,发病因素复杂,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体质因素、感染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以反复发作、久治难愈为特征,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中医治疗本病有优势,治疗上以辨证论治为主,分别予清心泻脾、滋阴降火、纳气归肾、引火归源等方法治疗,疗效确切。

龙祖宏教授是第二、第三、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消化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五十多年,学验俱丰,擅长对胃肠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疗有独到的见解。现将龙祖宏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本病属中医学中“口疮”、“口糜”、“口疡”等范畴。“口疮”的论述最早出于《黄帝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各有阐释,《圣济总录》载:“口疮者,心脾有热,气冲上焦,蒸发口舌,故作疮也”。提示口疮的发病与心脾经热有关。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口舌》中指出:“口舌生疮,固多由上焦之热,治宜清火,然有酒色劳倦过度,脉虚而中气不足者,又非寒凉可治,故虽久用清凉终不见效。此当察其所由,或补心脾,或滋肾水,或以理中汤,或以蜜附子之类反而治之,方可痊愈。此寒热之当辨也”。龙老认为饮食失常、劳倦内伤、情志过极是本病的常见病因,或因心脾积热,胃火炽盛;或阴虚火旺;或脾肾阳虚,无根之火上浮,熏蒸口舌,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2 辨证要点

龙老指出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临床上最重要的是辨清寒热虚实。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辨证:①从口腔溃疡的形态鉴别:若溃疡充血色红、疼痛、肿胀明显者多为热证;若溃疡色偏淡、疼痛、肿胀轻微者多为寒证。②从脉之虚实加以鉴别:如脉虚弱或细弱多为虚证;脉弦滑或洪大为实证。③从舌质及舌苔鉴别:舌红苔黄腻者,多属实证、热证;舌淡苔薄白或少苔者,多属虚证。④从病程来看,病程短者一般为实证;病程长, 反复发作者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⑤从伴随症状来鉴别:伴有口干苦、口臭、大便干结、尿黄者,多属心脾有热;伴有咽干、头昏、失眠、腰膝酸软、耳鸣者,多属阴虚火旺;伴有纳呆、胃脘胀闷、口淡、怕冷者,多为脾肾阳虚、虚火上浮。

3 分型辨证施治

龙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常按以下三型进行治疗。

3.1心脾积热证 口疮突然发作,口疮灼热疼痛,口腔粘膜色红、口疮表面有黄白分泌物,常伴咽痛、口干口臭、小便黄、大便干;舌边尖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治以清心泻脾,方选清热泻脾散加减。处方:炒栀子、炒黄连、黄芩、石膏、生地、灯心草、赤苓、升麻、淡竹叶、玄参、甘草。

案例: 邱某,男,25岁,因“反复口腔溃疡半年,再发3天”于2014年7月11日就诊。患者自诉近半年来每因过食辛辣食物即出现口腔溃疡,3天前因食烧烤食物后又出现口腔粘膜溃疡,伴舌尖痛、牙痛、口干,咽痛、干咳, 3天未解大便,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自服“三黄片、清火栀麦片”等药物,但症状未缓解,遂来我院门诊就诊,龙老辨为心脾积热证,治以清心泻脾,方选清热泻脾散加减。处方:炒栀子10g,茯苓15g,炒黄连10g,黄芩15g,石膏15g,生地15g,灯心草6g,升麻5g,淡竹叶10g,甘草5g,玄参15g,莲子15g,桔梗10g,牛蒡子10g 。 3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患者口腔溃疡症状减轻、舌尖痛、牙痛及咽痛均减轻,无干咳,口不渴,大便黄软,小便黄,舌红苔微黄腻,脉滑数。在上方基础上,去石膏、炒黄连,继续服4剂,2周后电话随访诸症消失。

按: 本证多见于年轻、体质壮实者。常因过食辛辣香燥之品或复因外感温热之邪,致火热之邪循经上攻,熏蒸口舌,以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治以清心泻脾,方选清热泻脾散加减。清热泻脾散来源于《医宗金鉴》卷五十一,由炒山栀、煅石膏、炒黄连、黄芩、生地、赤苓、灯心草组成,龙老常在上方基础上加升麻、淡竹叶、甘草、玄参、莲子等。方中石膏、山栀清心脾积热;生地清热养阴;茯苓健脾利湿;灯芯清心火;黄芩清热解毒;黄连苦寒泻胃火,升麻与黄连相配伍,得升麻之升散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善于清胃解毒,升散郁遏之伏火,得黄连苦寒沉降相制,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二药相配,使上炎之火得散,内郁之热得降;加入淡竹叶、甘草使邪热从小便而解;加入玄参起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的作用。加入桔梗一方面载药上行,另一方面,配伍牛蒡子以利咽止痛;加入莲子清心火。诸药配合使用,疗效显著。另外龙老强调石膏、黄连均属寒性药物,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以免损伤脾阳,故二诊当患者症状减轻、热像不明显时,应减去这两味药。

3.2 阴虚火旺证 口疮反复发作,灼热疼痛,常伴唇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头昏耳鸣,失眠多梦,舌红、苔花剥或苔少,脉细数。治以滋阴降火为主。方选三才封髓丹加减。常用药物:人参、天冬、生地、黄柏、砂仁、炙甘草、蜂房、细辛、白芷、桔梗、龟板。

案例: 李某,女,67岁,因“反复口腔溃疡3年,再发1周”于2014年11月16日就诊。患者自诉口腔溃疡已反复发作3年,自服“华素片及维生素B2片”,口腔溃疡时作时止。1周来口腔粘膜见多个溃疡,口干,失眠,倦怠乏力,腰疼,舌红少苔,脉细弦。龙老辨为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清热,方选三才封髓丹加减。处方:天冬15g,生地30g,党参15g,黄柏10g,砂仁10g,炙甘草10g,蜂房10g,骨碎补15g,白芷15g,细辛6g,桔梗10g,龟板15g。5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患者口腔溃疡数量减少、疼痛减轻,口仍干,乏力改善,夜寐渐安,腰痛减轻,舌红少苔,脉细弦。在上方基础上,去细辛,加百合20g。

三诊,诸症减轻,舌稍红少苔,脉细弦。守方7剂善后。随访1年口腔溃疡未复发。

按: 本证多见于老年人、素体阴虚火旺者。因阴津不足,虚火上炎,灼伤口舌而致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以滋阴清热为主。方选三才封髓丹加减。三才封髓丹来源于《卫生宝鉴》,由人参、天冬、熟地、黄柏、砂仁、甘草组成。方中用党参补脾益气;天冬滋阴补肺生水;龙老常用生地代替熟地,生地起清热、生津、凉血之功;黄柏坚阴泄火;砂仁行滞醒脾;蜂房祛风止痛、散疔疮肿毒;骨碎补补肾兼引热下行;桔梗载药上行,使药到病所;龟板滋阴补肾;细辛、白芷止痛;甘草和胃清热,全方共奏泻热坚阴凉血之功。

3.3 阳虚浮火证 口疮色淡,隐隐作痛,口疮日久不愈,服寒凉药加重,常伴畏寒肢冷,纳呆、腹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治以纳气归肾、引火归源,方选潜阳封髓丹加减。处方:附片、肉桂、细辛、炙龟板、白术、砂仁、黄柏、白芷、蜂房、炙甘草。

案例: 陆某某,57岁,因“反复口腔溃疡5年,再发2周”于2013年12月15日就诊。2周来口腔粘膜见多个溃疡,口疮色淡,隐隐作痛,服“三黄片”口腔溃疡疼痛加重,伴畏寒肢冷,纳欠佳、腹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龙老辨为阳虚浮火证,治以纳气归肾、引火归源,方选潜阳封髓丹加减。处方:附片20g,肉桂10g,细辛6g,炙龟板10g,炒白术15g,砂仁10g,炒黄柏10g,白芷10g,蜂房10g,炙甘草10g。5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患者口腔溃疡数量减少、疼痛减轻,纳食增加,腹胀及肢冷减轻,大便稍稀,舌淡苔白,脉沉细。继守方再进5剂。

三诊,诸症减轻,舌稍红少苔,脉脉细弦。守方5剂善后。随访2年口腔溃疡未复发。

按:潜阳封髓丹(由附片、炙龟板、砂仁、黄柏、炙甘草组成) 是吴佩衡先生将郑钦安的潜阳丹( 附片、炙龟板、砂仁、炙甘草) 与封髓丹( 黄柏、砂仁、炙甘草)组合而成,体现了纳气归肾、引火归源的治法。龙老多年来加减应用于阳虚浮火所致的口疮临床效果显著。方中附片、肉桂温肾潜阳,引火归源; 细辛温经散寒; 炙龟板得水中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功; 砂仁纳气归肾;黄柏味苦,泻虚火而清热;炒白术健脾除湿、补土伏火;白芷、蜂房入胃经,祛风止痛;炙甘草调和上下而伏火;全方阴阳并调,水火相济,对于下元不藏,虚火上浮之口疮,疗效显著。

王华宁,女,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临床研究工作。

R249

A

1007-8517(2015)18-0052-02

2015.06.24)

猜你喜欢

砂仁生地口疮
打嗝不止嚼砂仁
生地价格仍有上扬空间
口疮试试中药含漱
熟地是生地炒熟的吗
《红楼梦》中的人为何饭后喜嚼砂仁
羊口疮治疗方法
百合生地粥治咽炎
阳春春砂仁年产值超16亿元
孩子鼻出血, 不妨试试生地汤
砂仁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