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合并抽搐的原因分析

2015-01-24刘小线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糖尿病

刘小线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血液透析合并抽搐的原因分析

刘小线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合并抽搐的原因。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接收血液透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63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0例,疾病类型主要为糖尿病肾病;观察组患者33例,疾病类型为其他肾脏疾病。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抽搐症状的出现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抽搐出现率为20%,观察组患者抽搐出现率为6.1%,两组患者抽搐出现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出现抽搐的原因与其疾病类型有着直接联系,糖尿病与尿毒症患者的生理病变会促使血液透析合并抽搐,而抽搐与疾病类型有关,还与年龄(老年)动脉硬化、电解质紊乱、脑病有关,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血液透析;抽搐;原因分析

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治疗较为严重的肾脏疾病的常用方法,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一些患者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却会出现身体抽搐的现象,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研究选取了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了血液透析合并抽搐的主要原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63例,根据其疾病类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61.7±8.2)岁,有13例因糖尿病而引起肾功能衰竭;观察组患者33例,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2.6±7.5)岁,均不存在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由其他方面的疾病因素所造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资料调查方法:以患者的原发病类型作为切入点展开患者临床资料的调查,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了其一般资料以及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抽搐症状的情况,将出现抽搐与未出现抽搐的患者进行分类统计。

1.2.2 血液透析方法:使用血液透析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过程中血流量控制在200 mL/min左右,透析液流量控制在500 mL/min左右,透析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身体耐受能力而定,大致维持在4 h左右,透析液的类型为碳酸氢盐。在透析液中,钙浓度为1.5 mmol/L,钠浓度为140 mol/L,温度为人体正常体温。透析过程中使用的透析膜类型为聚砜膜,在透析中与透析后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当患者出现身体异常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抽搐症状,根据抽搐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度、中度、轻度以及无四个级别。在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前后,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完全相同。

1.3 统计学分析:本文研究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文中计数资料的比较经卡方进行检验,采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统计比较发现,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重度抽搐,3例出现中度抽搐,1例出现轻度抽搐,抽搐出现率为20%;观察组33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中度抽搐,1例出现轻度抽搐,抽搐出现率为6.1%。两组患者的抽搐出现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引发抽搐原因为:合并动脉硬化1例,年龄因素1例,电解质紊乱2例,透析不充分2例;观察组年龄因素1例,尿毒症脑病1例。

3 讨 论

血液透析治疗方法是当今临床上使用得较为普遍的一种治疗严重肾功能衰竭的方法,已经有较长的临床应用时间。特别是在肾功能衰竭的晚期,患者必须要依靠血液透析治疗才能够更好地延续生命,由此可见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所具有的地位[3]。但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在延续了患者的生命的同时,也会使患者的生理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出现身体上的异常反应。如抽搐症状就是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身体异常反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患者的生命安全极容易受到威胁。因此,目前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通常需要对抽搐这类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或解决措施,让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

经过对血液透析合并抽搐出现的生理分析,得出从生理角度来说发生抽搐症状的主要因素。在生理角度上,患者出现抽搐现象,是因为其血管发生了病变,血管中的活性因子在一系列病变的影响下,其含量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从而使得患者身体部分组织中的血氧供应不足而出现抽搐[4]。因此在实际的临床预防与治疗过程中,要避免患者出现抽搐症状,主要是从保护血管正常,促进血氧供应的角度入手。经国内学者研究显示,年龄、合并动脉硬化为引发血液透析抽搐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本次研究中得到了证实。而国外大部分学者认为,透析不充分、电解质紊乱、尿毒症脑病等,也是引发血液透析时发生抽搐,与本次研究所得结果相符。

在本研究中,对不同疾病类型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抽搐症状出现的鉴别分析,同样得出了患者的疾病类型与引起抽搐症状的原因有关的结论。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来,因糖尿病出现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其血液透析过程中抽搐症状的出现率达到了20%,而其他血液透析患者的抽搐出现率仅为6.1%,相比较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别。糖尿病以及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更容易出现抽搐症状,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之所以会存在这种现象,与这两种疾病对患者的血管产生的影响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首先,糖尿病患者中的血糖指标一直偏高,并且机体的免疫力相对来说会较低,随着病情的加重,其免疫力还会持续降低。当患者在接受了血液透析治疗后,透析液、透析仪器以及透析膜与人体的生物相容性并不是非常好,就会出现神经功能的紊乱,让患者表现出抽搐症状。其次,尿毒症患者体内的毒素在接受血液透析后虽然会被排除,但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血管却会受到毒素的影响,从而增加了病变的概率,最终引起患者的抽搐[5]。因此,对于因糖尿病 而出现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该加强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控制,让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得到更好的保证。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出现抽搐的原因与其疾病类型有着直接联系,糖尿病与尿毒症患者的生理病变会促使血液透析合并抽搐,因此需要对这类患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随着血液透析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透析仪器的更新,我国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将会迈入新的台阶。

[1] 陈仁贵,叶婷,苏东东,等.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癫痫样抽搐35例临床分析[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2,10(6):41-43.

[2] 张曦,和雪梅,于俊超,等.糖尿病肾病合并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伴发抽搐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0,26(8):834-837.

[3] 莫国华,陈荣姣,胡志恒,等.血容量测定联合输注甘露醇对血液透析病人低血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23):2483-2484.

[4] 张莉,安军民,王昌,等.老年人血液透析抽搐的观察与分析[C].//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662.

[5] 杨天舒.尿毒症抽搐43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167.

R459.5

B

1671-8194(2015)14-0054-02

猜你喜欢

尿毒症血液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