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出血性败血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2015-01-24加达才仁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期
关键词:牛巴牛体氏杆菌

加达才仁

(青海省玉树县隆宝镇兽医站,青海玉树 815000)

牛出血性败血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加达才仁

(青海省玉树县隆宝镇兽医站,青海玉树 815000)

牛出血性败血病又称为牛巴氏杆菌病,伴有全身皮下或脏器浆膜局限性或点状出血斑的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该病原体可长期存在于牛上呼吸道,一旦携菌动物体遭受寒冷、过劳、长途运输等,抗病力降低,诱发本病。发病后,病原体将在动物体内繁殖,并随着分泌物、排泄物排出体外,污染周边饲草及饮水,进而导致此病大面积传播。此病于气候突变时节,尤其是秋末冬初最为常见。

1 临床症状

根据临诊症状汇总,出败病的典型症状为体温骤升到40℃~42℃,精神沉郁,体温高热,肌肉震颤,鼻镜干裂,结膜潮红,呼吸困难、咳嗽、呻吟。心跳加快,脉搏80~110次/min,反刍停止,食欲减退,流涎,呈白色泡沫状从口角流出。胸部叩诊疼痛,听诊有湿性哆音和胸膜摩擦音。病初便秘,后腹泻,粪便多呈液状并混有黏液、黏膜片,有时混有血液,腥臭或恶臭。腹泻开始后,体温下降,并迅速死亡。

2 病理变化

病变为纤维素性胸膜炎和大叶性肺炎,肺胸膜上有多处出血点,胸腔积液有纤维素性沉着,胸膜上有一层黄白色纤维素性薄膜覆盖。心冠脂肪,心内外膜有出血,胸内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有出血点,气管黏膜上有多量的泡沫状液体。

3 诊断

根据此病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做出初诊判断。具体确诊工作,必须要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但是,此病典型症状具有高热、肺炎、局部肿胀以及死亡快等特点,极易与气肿疽、炭疽和恶性水肿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3.1 气肿疽

多发生于4岁以下的牛,肿胀主要出现在肌肉丰满的部位,呈炎性、气性肿胀,手压柔软,有明显的捻发音。切开肿胀部位,切面呈黑色,从切口流出污红色带泡沫的酸臭液体。肿胀部的肌肉内有暗红色的坏死病灶。由于气体的形成,肌纤维的肌膜之间形成裂隙,横切面呈海绵状。

3.2 炭疽

病牛临死前常有天然孔出血,血液呈暗紫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死后尸僵不全,尸体迅速腐败;脾脏可比正常肿大2~3倍。而牛巴氏杆菌病则没有上述病理变化。

3.3 恶性水肿

多发生于外伤、分娩和去势之后,伤口周围呈气性、炎性肿胀,病部切面苍白,肌肉呈暗红色,肿胀部触诊有轻度捻发音。

4 治疗

对于急性感染病例,用大剂量的四环素50~100mg/kg融入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浓度为0.5%的注射溶液,静脉注射,每天2次,治愈效果较好。其他抗菌类药物治疗效果也较好,像是环丙沙星也是不错的选择,肌肉注射,2.5~5mg/kg;静脉注射,2mg/kg。2次/d,注射,如果能够配合使用抗出败多加血清,大牛用量为60~100m l,小牛用量为30~50m l,1次注射,康复效果更好。如此治疗,经过10d,病患畜慢慢开始康复,没有新的疫情出现,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5 预防措施

5.1 计划免疫

一旦有牛出败病出现,立即对疫区及周边受威胁区域牛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实际上,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对牛出败病的免疫工作一直疏于防范,由此稍微有致病因出现就可导致大面积的牛巴氏杆菌病病毒感染。建议在今后的防控工作中,尤其是在春秋两季需认真做好防疫注射工作,做到保质保量,常年补针。可以说,只有将疫苗防疫注射工作落实到位,才能有效遏制牛出败病的病发和流行。由此,处于防控此病考虑,我们建议用牛巴氏杆菌灭活疫苗于每年春秋两季对未发病牛2次注射,注射剂量控制在4~6m l。同时,要求牧户将感染病畜圈养一段时候后,割草进行饲喂,可有效避免感染问题的出现。

5.2 卫生消毒

长期的疫病防控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卫生消毒工作是有效遏制病毒进一步蔓延的有效措施。一旦有大面积疫情出现后,建议立即对感染病患畜待过的圈舍使用消毒溶液进行消毒处理。为了避免病毒耐药性的产生,笔者建议使用两种消毒剂交替、轮换用药。比如可用过氧乙酸、氯制品消毒剂交替用药。消毒范围除了养殖圈舍,还应该扩大到污染水源、放牧可能待过的地方(比如:牛只常待过池塘、草场、道路)。总之,疫病流行期,消毒管理必须要落实到各个细节之处。1次/d,连续消毒7d。

5.3 严格无公害化处理

此病重要传染源为病死畜,地方暴发疫情重要的导火索有屠宰后病死畜随便乱扔,导致病原污染水源诱发疫情的情况。由此,暴发疫情后本着病死畜严格无公害化处理的原则,对病死畜深埋或者是焚烧处理,严禁动物及相关肉制品食用或者是销售,同时对牛舍及重点防疫区严格消毒管理,预防疫情进一步蔓延。

6 体会

牛巴氏杆菌长期潜伏寄生于牛上消化道或者是上呼吸道内,当牛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像是过劳、受寒、饥饿等等,都可导致牛体抵抗力下降,致使菌体在牛体内大量繁衍,侵害牛体,造成大面积的爆发。此病致病菌可随病牛排泄物、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草或者是饮水。然后经呼吸道、消化道、伤口感染得到传播。除了传染牛体之外,还对多种动物体造成侵害,像是猪、羊等等。此病典型临床症状为发病快、体温骤变、呼吸困难、病程紧迫。如果诊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率大增,是侵害养牛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给养殖户主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此外,此病于秋末冬初及天气骤变时甚为多见,这些年此病每年有上升趋势,必须要引起地方饲养人员及兽医人员的高度重视。

[1] 梁中枢,邹渠仰,张贵麟,等.暴发性黄牛巴氏杆菌病诊治报告[J].云南畜牧兽医,1989,(3):49.

[2] 陈恩洪,张九鼎,曹频英,等.钦州地区牛巴氏杆菌病流行原因浅析[J].广西农业科学,1992,(1):46-47.

[3] 张延林,唐文山.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6,(11):82-83.

猜你喜欢

牛巴牛体氏杆菌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肉牛消化道线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立秋后养牛三注意
牛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牛巴氏杆菌病发生与治疗
庖丁解牛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山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