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稻吉优1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5-01-24谭陈菊周城勇范燕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晚稻父本母本

谭陈菊,杨 茗,周城勇,雷 傲,范燕波

(1.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西宜春 336000;2.江西省天仁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吉安 331300)

晚稻吉优1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谭陈菊1,杨 茗1,周城勇1,雷 傲1,范燕波2

(1.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西宜春 336000;2.江西省天仁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吉安 331300)

吉优12是江西省天仁种业有限公司以吉丰A为母本、R12(836-1/明恢63//广恢3550)为父本,选配的晚稻杂交组合。该组合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于2013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13005)。介绍吉优12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三系杂交晚稻;吉优12;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是双季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第2位,双季杂交晚稻在杂交水稻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晚稻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全年粮食产量[1_2]。吉优12是江西省天仁种业有限公司以吉丰A为母本、优质恢复系R12(836-1/明恢63//广恢3550)为父本,选配的晚稻杂交组合。该组合2011_2012年参加江西省区域试验,分别比对照增产0.03%和0.01%,2013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13005)。吉优12是集高产,优质等优良性状于一体的优良籼型三系杂交晚稻品种。

1 亲本来源与选育经过

母本吉丰A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2004年用荣丰B与携带有Pi-1稻瘟病抗性基因的亲本BL122杂交,再与荣丰B连续回交4次和2次自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育成携带有Pi-1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新保持系荣丰1B,再利用荣丰1B与荣丰连续回交4代,于2009年育成的配合力好、开花习性好、繁制种产量较高的新不育系荣丰1A,该不育系2011年10月通过广东省技术鉴定,并正式定名为吉丰A。父本R12是利用836-1/明恢63//广恢3550复合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恢复系。2006年利用吉丰A与R12测配,2007年杂种优势观察,杂种1代表现出很强的优势。2008年开始试制种,2009年参加晚稻品比试验,表现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2011_2012年参加江西省晚稻区域试验,2013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产量表现

2011年参加江西省晚稻早熟组区域试验,667 m2平均产量470.86 kg,比对照岳优9113增产0.03%,差异不显著,列第4位,全生育期119.6 d,比对照岳优9113早1.0 d。2012年续试平均525.17 kg,比对照岳优9113增产0.01%,差异不显著,列第8位,全生育期118.5 d,比对照岳优9113长0.5 d。

3 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吉优12属籼型三系杂交晚稻,全生育期119.0 d左右。分蘖力强,株型适中,生长势旺盛,株高90 cm左右,叶色浓绿,剑叶较宽、挺直,熟期转色好。有效穗310.5万·hm_2,成穗率较高,达55.9%,每穗总粒数约115粒,实粒数约93粒,结实率80.9%。谷粒长形,谷壳较薄,籽粒饱满,稃尖紫色,千粒重27.0 g。

3.2 抗性

2011年和2012年2年江西省区试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9级,高感稻瘟病,穗颈瘟平均损失率分别为6.1%和7.7%,均低于对照岳优9113。

3.3 米质

2011_2012年参加江西省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取样测定,吉优12的出糙率82.7%,精米率73.2%,整精米率62.7%,粒型长宽比3.2,垩白粒率9%,垩白度0.5%,直链淀粉含量21.3%,胶稠度50 mm,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GB/T 17891—1999)3级标准。

4 主要栽培技术

4.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在江西省及邻近省相同生态区种植,一般于6月26日左右播种为宜,大田用种量22.5 kg·hm_2左右,抛秧则为30 kg·hm_2左右,要求秧田播种量10~15 kg·hm_2,秧田底肥要足。

4.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吉优12株型适中,长势旺盛,生育期比对照岳优9113短1.0 d左右,抛秧的秧龄要控制在20 d左右,移栽的秧龄在25 d以内,建议栽插规格13.3 cm×23.3 cm或16.7 cm×20 cm,每穴插2粒谷的秧苗,基本苗165~195万·hm_2。

4.3 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采用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补穗肥的施用方法,即耙田时用45%水稻专用肥450 kg·hm_2,移栽后5~6 d,结合施用除草剂追施尿素150~225 kg·hm_2,氯化钾75~150 kg·hm_2。水分管理做到分蘖时干湿相间促分蘖;孕穗时以湿为主,保持浅水层;后期以干湿交替壮籽,保持根系活力。

4.4 综合防治病虫害,确保丰产

用强氯精浸种,防止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应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及时防治好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对于稻瘟病重发区应加强稻瘟病的预防,确保丰产。

5 制种技术要点

母本吉丰A基本特性:稃尖紫色,感温性较强,柱头外露率好,异交结实率高,繁制种产量高,对九二○比较敏感,制种时用九二○270~300 g·hm_2即可。春播制种与夏秋播制种的播始历期变化比较大,在抚州临川区春播,播种至始穗历期为72 d左右。

父本R12基本特性:茎秆中等偏细,分蘖力强,制种花粉量较大,对九二○较为敏感,制种时用九二○270~300 g·hm_2即可。R12在抚州临川区春播,播种至始穗历期为104 d左右。

根据两亲本生育期特性,合理安排播种期,可确保花期相遇。在抚州临川区春播制种时,父本与母本播差期在31~32 d,秋播制种时父本与母本播差期在19 d左右。适时适量用好九二○,抓好人工授粉,以提高结实率。

注意防止病虫害,主要做好稻粒黑粉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和二化螟、稻飞虱、稻中卷叶螟等病虫害综合防治。在父母本生长的整个生育期及操作环节,经常检查,发现杂株、异株及时拔除,确保种子纯度。

[1] 陈春莲,尹建华,黄永萍,等.对杂交晚稻育种技术和田间筛选的认识与体会[J].江西农业学报,2012,2(12):12_14.

[2] 黄淑娥,田俊,吴慧峻.江西省双季水稻生长气候适宜度评价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2,33(4):527_533.

(责任编辑:张才德)

S 511

B

0528-9017(2015)02-0175-0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206

2014-12-13

谭陈菊(1981_),女,湖北钟祥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水稻育种工作。

文献著录格式:谭陈菊,杨茗,周城勇,等.晚稻吉优1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2):175_176.

猜你喜欢

晚稻父本母本
晚稻帖(外一首)
浅谈施用镁肥对晚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再生稻与晚稻常规米质及RVA 谱特征的对比研究
不同播期对中油杂2号母本生长发育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母本不同种植密度对制种饲用甜高粱大马力效益的影响
简述杂交玉米制种应掌握的技术要点
广西乐土成功召开“乐土肥地龙2015晚稻销售启动会”
杂交水稻秋制短组合父本栽培管理技术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